高阶谋士和帅才的区别在哪?请大家用张良和韩信举例可以吗?

关岭化石群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首先要纠正的一点,就是给刘邦引荐韩信,以及月下追韩信的,并非是张良,而是萧何。其次,我们再来探讨:谋士和统帅之间的区别。

01.萧何:月下追韩信,并且向刘邦举荐韩信

在《史记》当中,记载了韩信是如何加入到刘邦阵营,以及韩信又是如何被刘邦所重用的过程。

韩信离开项羽的军队之后,就加入到了汉王刘邦的军队。最开始的时候,刘邦等人也是没有发现韩信的才能,只是让韩信当了一个治粟都尉的官职。这个官职对于韩信来说,绝对是大材小用,就是负责管理粮草的小军官。

由于官职实在太小,韩信觉得自己又被轻视了,于是,心生退意。就在一天夜里,逃跑了。一直在暗中观察韩信才能的萧何,听到韩信逃跑的消息后,来不及跟刘邦禀报,就立即骑马前去追赶韩信。终于,让萧何追上了韩信,并且跟韩信允诺,一定会向刘邦举荐韩信,让刘邦重用韩信。

回到汉军营帐的萧何,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负责管理所有的汉军。萧何与韩信的故事,也被引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

那个时候的张良,已经不在刘邦的身边,而是前去辅佐韩王。从时间上来说,不可能会发生,张良月下追韩信的场景。

02.谋士和统帅之间的区别:

老爹认为:谋士,其实是统帅的第二大脑,是统帅的智囊。

在古代,统帅一般指的是,团队中的最高决策者。比如:遵照刘邦命令,前去齐地和赵地平定叛乱的韩信,就是前去平定齐地、赵地的汉军的最高决策者。而跟随在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就是韩信的谋士,是他的第二大脑。

到了这里,我们就能发现,谋士和统帅之间的区别。

谋士是负责出谋划策的,统帅则是负责做最后决定的,谋士是给统帅所服务的。也就是说,可能身为谋士的你,给统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计策,但是,那个愚蠢的统帅,没有采纳你的计策,如此一来,你的计策,依然得不到执行。

总之,统帅是掌握着最终决定权的人,谋士则是只有提供建议的权利。

03.结语:

从整体上看,谋士和统帅之间,是属于同一个集体,但是承担不同责任的两个位置。两者之间,可以互补,但是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史记》

记录怪咖


,优秀的帝王,其主要的能力,体现在:

1,甄别人才的能力。

2,任用人才的能力。

3,驾驭人才的能力。

唐太宗李世民就具备了以上三种能力,所以是个成功的帝王。

北宋很多帝王都具有甄别人才的能力,但是在任用人才方面,能力不够;在驾驭人才方面,也缺会自信。因而北宋人才济济,军政业绩平平,不少忠臣义士蒙受不白之冤!

,高阶谋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制定蓝图方面,也就是说高阶谋士必须有制定整体规划丶制定长远规划的能力。

汉朝之所得以建立,之所以得以存续,与汉初人杰张良的整体规划,和他制定的长远规划是密不可分的。

汉朝统一天下的步骤,出自于张大人之手。汉朝统一天下后的国家规划丶国家理论构建,出自于张大人之手。因此,汉初以黄老之说,为立国之本,奉行无为而治,主张休兵养民!汉朝正是在这种治世理念的指导下,得已恢复发展,并且迅速的发展壮大!

,帅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深刻领会上级制定的整体规划丶长远规划;能够针对上级预设的主要步骤,制定相应的计划,以确保上级预设的主要步骤,得以顺利实施,并以此确保整体战略大目标,得以实现。

汉初国士韩信,十分擅长对上级定下战略规划,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例如,在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中,虽然楚军已处于数量上的劣势,但是楚军的战力依然强悍。汉军虽然数量上有优势,但是汉军战力并不出色。楚汉两军如果硬拼,最终鹿死谁手,也还难说。

齐王韩信,通过巧妙合理的布局,通过高明的战术设计,让楚军善打硬战的特长,无法充分的发挥,从而导致楚军最终战败,楚霸王项羽自别邬江。

,将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超强的执行力。

再好的战略规划,也必须通过完美的计划与之无缝对接,才能得以体现。计划再完美,也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彻底执行,才能成为现实。

西楚霸王项羽,之所以兵败身死,也能名留千古,就是因为此君是可遇不可求的将才。

霸王项羽的成功,来自于无数次的战场博杀的胜利。霸王的战场执行力堪称当时的天下无双。对于霸王的战场超强执行力,连汉高祖刘邦,都有些动心。汉高祖在围困霸王之时,居然反复劝说霸王投降,并且不惜许下重诺。由此可见,有绝佳执行力的人才是多么宝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帝王之才丶高阶谋士丶帅才、将才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其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如果让他们客串到他们不擅长的领域,他们也就与凡人无异了!

例如,汉朝统一天下后,齐王韩信就看不清大局,理解不了政治。离开了战场的齐王韩信,就是凡人,居然被吕后给收拾了!

例如,如果由张良大人去指挥“垓下之战”,就会结果难料,说不定霸王还有翻盘的机会。但是“垓下之战”由齐王韩信来指挥,霸王就只剩下能扛多久才会输和怎样输的问题了,霸王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性。


鬼影问道化真身


按照刘邦用人以及对张良、韩信的定位来说,刘邦对张良的定位就是顶级谋士,张良就为刘邦出谋划策,提供战略级别的建议,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刘邦对韩信的定位就是大将军,率军打仗的统帅,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才,但除了打仗,韩信并不负责其他的事务。

张良和韩信是两个不同方面的顶级人才,张良侧重于战略,战略不仅仅是军事战略,还包括政治战略与其他所有战略,张良的职责是提供建议,由刘邦安排具体的人负责具体的操作,至于实行的结果,则由刘邦负责。

举个例子:刘邦在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后,要回到封地,当时项羽对刘邦非常不放心,还安排了几万人跟着刘邦,张良给刘邦提了建议,就是把走过的栈道给烧毁,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可能会安排樊哙去烧,也可以会安排周勃去烧,至少这个烧的结果如何,则由刘邦去把握。

张良

韩信侧重于战争,就是行军打仗、练兵以及每场战争的谋略、全局统筹等工作,这些工作全部是军事方面的,除了行军打仗,其他的韩信统统不考虑,比如后勤运输,粮食补给,韩信不管,比如刘邦在荥阳与项羽对抗,韩信也不管,也管不了。

一、张良的优点和缺点

1、张良的优点

张良是一个综合能力相当强的人,对任何事都看得非常透,不仅仅包括军事谋略,还包括政治谋略,为人处事,随机应变及与帝王的相处之道等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非常优秀。

张良不仅能提军事谋略,比如刘邦攻打武关,张良让刘邦先用钱财去受贿秦军守将,然后突然发兵攻打秦军,一举就拿下了武关,打开了进入关中的通道,张良的这个计谋实用、好用、有效果,这是军事谋略。

张良

张良同时能提政治谋略,比如下邑之谋,张良在刘邦彭城兵败后,建议刘邦重用三个人,分别是韩信、彭越和英布,派说客说服英布脱离项羽,联络在梁地的彭越,同时重用手下的大将军韩信,让韩信开辟第二战线,这是一个宏大的政治谋略,为刘邦统一天下击败项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张良处事随机应变,整个鸿门宴前后, 如果不是张良临危不乱,深谋远虑,为刘邦化解了一场巨大的杀身之祸,这是张良的能力。张良为人处事非常低调,不贪图功名,最终全身而退,没有在政治上受到迫害,这就是张良高超的为人处事手段,同时张良与刘邦相处非常融洽,为刘邦完成天下统一后就不再参与政事,刘邦从来也没有猜忌过张良。

简单的说,张良就是眼光敏锐、长远,政治头脑清晰,处事果断的顶级谋士,放到现在来说,就是老板身边的副总级别高管,有思想、有水平、能维持大局,不负责具体的事务,具体的事务都交给手下人去办,张良身上简直看不到缺点。

韩信

2、张良的缺点

张良身上几乎找不到缺点,像张良这种人,不仅老板喜欢,同事喜欢,手下人也喜欢,能力又强,如果一定要说缺点的话,只能是张良的进取心太弱了,如果做事业的话,就感觉张良不是太主动的人,总是被动处理一切事物。

二、韩信的优点和缺点

1、韩信的优点

几乎人人都知道韩信的优点是什么?就是行军打仗,按刘邦的说法来说,就是战必胜,攻必克,韩信亲自领导的所有战争没有一场失败,而是经典百出、谋略不断,韩信所有的能力都在军事方面,在军事上,在当时的年代,几乎没有人能击败韩信。

韩信

2、韩信的缺点

韩信的缺点跟他的优点一样突出,总结起来有两点:

一是韩信在政治上接近于低能。

韩信是刘邦的手下,在创建了一系列的功名后,居然敢跟刘邦要求封王,这可是封建社会的大忌讳,叫以下犯上,威胁上级,韩信不是独立的势力,是刘邦的直接下属,刘邦命令韩信前来围攻项羽,在刘邦没有封王之前,韩信居然不听命令,这对于君主来说,尤其是刘邦这样英明的君主来说,是莫大的耻辱,韩信所有的成功是建立在刘邦重用的基础上和提供平台的基础上,没有刘邦,韩信什么也不是。

按照今天的话来说,韩信是一个杰出的职业经理人,为公司和老板创建了非常大的功劳和利润,之后就开始向老板要股份,甚至有威胁的成份,这叫什么?就因为你工作突出了,就开始提非份之想了,要知道如果韩信凭自己的能力创业,那是没话说的,问题的关键就是韩信拿着刘邦提供的一切,然后成功,反过来向刘邦要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能行吗?

汉初三杰

这也是韩信之所以被杀的原因,有时候鸟尽弓藏并不是单方面的,因为权臣与君主之间的关系,历来就是非常复杂和难以处理的,韩信在这方面明显就是低能,这是韩信最大的缺点。

二是韩信目中无人,看不起人。

有两点可以证明韩信目中无人,看不起人。一是当有人告韩信谋反时,刘邦手下的将军不仅没有一个人帮韩信说话,反而争着想领兵去捉拿韩信,很明显,那些将军们都巴不得韩信被扳倒,如果不是韩信做得事让人反感,那就是韩信让人眼红了,不懂得为人处事与低调。

另外一件事就是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有一次路过樊哙的家,樊哙见到韩信仍然以诸侯王的礼节来拜见韩信,跪拜在地上迎接韩信,要知道当时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在级别上与樊哙是同级的,况且人家樊哙还与刘邦是连襟,与刘邦有亲戚关系呢,地位不亚于韩信。

刘邦与张良

结果韩信还说了一句话:想不到我沦落到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韩信这话的意思明显就是说自己不应该和樊哙是一路人,应该比樊哙级别高才对,韩信为自己与樊哙为伍感到羞耻,这不就是看不起樊哙吗?樊哙都看不起,韩信还能看得起谁?

张良是顶级谋士,韩信是天生帅才,两人的区别在哪里,谁更厉害?

张良与韩信的区别就在于:韩信是一个军事专业天才,且只在军事方面有天才,其他方面几乎是空白,韩信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张良是一个综合性的全才,任何方面张良都处理得很好,几乎没有缺点。如果比起综合能力来,那肯定是张良强过韩信太多,如果比起行军打仗,那显然还是韩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