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进口这么多大豆?我国黑龙江的大豆能产多少吨?

勇敢的心勇往直前


中国粮食安全没有问题,大豆国家大量出口大豆,58年以后粮食紧张,种大豆的土地少了,产量越来越少,改革开放前每人每月只给几两油,改革开放后情况得到好转,但农业部门没有解决种植数量的问题,主要从经济利益考虑问题较多,没有把油料大豆看作和粮食一样重要,主要依靠了进口转基因大豆,使油料安全交给了外国人,从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传播不能不使我们感到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彻底改变。


昆仑激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产粮大国。现在国内的主要粮食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自己率能够达到95%以上。但是我国同时还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每年要进口1亿多吨的粮食。但是如果你仔细翻开这些进口的数据来看,就会发现进口的主要是大豆。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进口大豆大概在8900万吨左右,这比2018年还要增加近100万吨。大豆的进口量占了我国粮食总进口量的80%左右。同时大豆的进口量也占到了全年大豆需求量的8成左右。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要进口这么多的大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先说结论,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国家自己种不了这么多的大豆,但是每年的需求量却非常庞大。正常情况下,我们一年需要消耗1.1亿吨大豆左右。但是国内种植生产的大豆产量每年只有1600万吨左右。所以剩下的接近9000万吨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年我国从国外进口大豆的数量是国内产量的5倍以上,这是一种比较无奈,但也是非常理性的一种选择。

说到无奈,是因为我国自己没有办法种植这么多的大豆,导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尤其是巴西和美国等美洲国家。从国外进口就会受到国外大豆主产国的粮食价格控制,自己进口大豆话语权不高。总的来说,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国家对耕地有18亿亩红线的要求,所以在耕地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将这些土地用来种植主粮,也就是玉米小麦和大米。大豆作为一种副粮,只能必须在主粮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考虑。

说到理性,国外大豆种植规模大,而且品质和价格都有一定的优势,自己种还不如从外面买,因为从国外进口大豆的价格比自己种植的成本还要低。所以将国内有限的耕地用来种植产量较高,经济收益更好的农作物,显然是一种更为合理的策略。要知道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只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的1/3~1/4,规模种植起来其实并不划算,而且中国是人多地少,不像美洲国家地多人少。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理性的选择,也是处于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的。

为什么我国大豆需求量这么大?因为很多人觉得大豆并不会直接作为粮食食用,应该不会像主粮那样需求量如此巨大。实际上,大豆主要是用来压榨加工,比如说制成豆油。另外很多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也主要是食用大豆的,像我们经常食用的各种豆制品,豆腐、豆浆、腐竹和豆瓣酱等等。

要知道,蛋白质在人体循环过程中是必须的,一种营养物质,一般有两种来源,第1种是肉制品,第2种是各种豆类。我们国家一直来说都是一个农耕文明,所以主要摄入的仍然是植物蛋白,而植物蛋白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大豆。所以说实际上虽然我们不会直接大量的食用大豆,但是以大豆为原料所制成的各种产品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都会使用的一种物质。因此其实我国老百姓对大豆的需求量非常巨大,不亚于三大主粮。

不过现在我们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扩大大豆的种植规模,实施大豆振兴战略。像黑龙江地区,就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每年产大豆的数量要达到1000万吨以上,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75-80%左右。当然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目前我国大豆仍然是以依靠进口为主。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支持。


余一斗


因为中国做豆腐,吃豆腐的人多了,[捂脸][捂脸][捂脸]黑龙江的产量只够全中国人吃一个半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