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既有三家分晋,又有三家归晋。晋的国号名下还有什么故事?

用户104031846072


三家分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两个特殊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划分,而三家归晋又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三国时期的结局。这些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所以我们来聊聊,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

在说后晋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五代十国是什么概念,五代十国的混乱一度让我挠破了头皮,总的来说五代就是依次占据过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十国是指没有入驻过中原地区的大小十几个国家,统称十国。理清楚五代十国后我们主要来说说后晋这个国家。

后晋是历史上被人戏称为“儿皇帝”的石敬瑭所建立。它的建立和覆灭只有短短十二年。而它的建立更像是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机缘巧合。

石敬瑭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后晋的建立和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有莫大的关系。李从珂在李嗣源死后兵变夺得皇位,在坐上皇位后,对帮助自己的石敬瑭也是疑心越来越重,两人的关系也随之破裂。

石敬瑭也是指责李从珂不是先皇李嗣源的亲儿子不能继承皇位,之后李从珂就派兵攻打石敬瑭,石敬瑭明知自己不敌,为保命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并向其承诺:割让燕云十六州,每年向契丹进贡,并以“儿国”自称,石敬瑭本人也是称呼耶律德光为“父皇帝”。

让后世诟病的就是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笔者认为不能将“后晋”当做一个正常意义上中原王朝的标准来对待,它成立本身就是石敬瑭个人保命的军事政权而已,更无国家尊严可谈,而他本生也是沙陀族,汉奸之词也是无从谈起。对于称别国皇帝为“父皇帝”也只能说明他保命的时候真不要脸。

之后在耶律德光的帮助下石敬瑭成功灭掉后唐,建立后晋。称帝后石敬瑭也是兑现了承诺,对契丹也是俯首称臣。每每书信也是自称“儿皇帝”。石敬瑭死后追封谥号也是十分有趣“圣文章明德孝皇帝”。估计他的“孝皇帝”也是契丹皇帝亲口说封的。

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继位,对耶律德光称爷不称臣,后契丹发兵攻打晋国,石重贵亲征,各有胜负,而在第三次攻打晋国时,晋国主帅杜重威投降契丹,石重贵被俘,947年后晋灭亡。

耻辱中诞生,又在憋屈中覆灭。


趣史今说


发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标志着奴隶社会向封建谁会过渡的造成。

发生于三国末期的“三家归晋”意味着东汉末年以来混乱分裂的国家再次回归大一统,而且“九品中正制”大贵族政治体制正式确立,影响了中国500多年。

这两个关于“晋”的历史故事也是让人津津乐道。只要爱好历史的都会清楚。

下面来介绍几个不一样的“晋”故事。

灭陈,统一。晋王登天子位

混乱了500多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终于等来了正式的统一。

统帅就是隋文帝之二儿子,当时的晋王杨广。不世之功注定跟晋王杨广捆绑载入史册流芳后世。

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培养势利,讨好母后,盼来了大哥被废,自己被立为太子。

杨广从晋王登为太子,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隋炀帝时代。

晋王李治

同上,李治本来与皇位也没啥关系。被英明神武的“父皇”李世民封为晋王,当个闲散王爷游戏一生也挺好。

谁想,前面的哥哥自己作死。一个造反,两个内斗。自己无所事事不受牵连反而成了唯一继承人!

刀光斧影晋王登基

号称离皇位最近的王位—晋王,赵光义深深知道被封为晋王意味着什么。

终于一个夜晚,陪着号称中国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皇帝,自己的亲哥哥赵匡胤喝酒离开以后,太监至家中报信哥哥“驾崩”了!

一个“金柜之盟”很好的诠释了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但,民间流传的“刀光斧影”也越来越生动形象!


那年今夕


可能是两个小朋友同名,都叫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