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契丹他們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嗎?他們是怎樣起源的?

小熊中國遊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家國天下,一個人首先考慮的是家族的興衰榮辱,爾後才會考慮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從現實角度出發,東晉王朝作為典型的士族王朝,把持朝政的都是當地的大族,即使想報效,東晉王朝也不一定會接受。


海納百川135909126


您好,小白讀資治通鑑不請自來。

匈奴、契丹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這是毋庸置疑的,不僅如此,他們也曾經建立政權,輝煌一時,《史記》、《資治通鑑》等正史中關於匈奴和契丹的記述很多。

匈奴的前世今生

司馬遷在《史記》中專門為匈奴作了列傳,並引用匈奴人自己的說法是:“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但這只是匈奴民族自己的傳說,歷史尚難以考證。

早在西周時期,北方草原就有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不過這些部落相比於中原而言,更為原始,部落雖多,但始終沒有得到統一。那時,一些稍微大點的部落,就已經開始侵犯中原邊境了,《資治通鑑》中關於匈奴最早的記載就是趙國李牧大敗匈奴,公元前244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十餘歲不敢近趙邊。”再比如秦始皇時期,公元前212年,“蒙恬斥逐匈奴……暴師於外十餘年,蒙恬常居上郡統治之,威振匈奴”等等。

匈奴崛起,一方面因為秦末天下大亂,楚漢之戰糾纏不休,漢初國力衰弱,百姓疲敝,給了匈奴發展的天時地利,另一方面,是由於匈奴迎來了冒頓單于這個有志向有手段的君主,他在位時期,大肆對外擴張,先後吞併樓煩、丁零等部落,屢次侵擾漢朝邊境,擄掠百姓和錢糧,一步步強大起來。

漢武帝親政後,在文景之治留給他足夠強身的國力的基礎上,開始對匈奴進行長達數十年的大規模用兵,幾經敗仗,使得其內部也產生了分裂等矛盾,到東漢時期,變成漢朝的藩屬國,其後經過與鮮卑、月氏等民族融合,逐步走向衰落並退出歷史舞臺。

契丹的前世今生

最早記載契丹的漢人史書,也是《資治通鑑》,東晉義熙元年(406年)初,“燕王熙襲契丹”。相傳契丹民族興起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這兩條河是契丹人的稱謂,發源於大興安嶺和醫巫閭山。而古代《隋書》《舊唐書》等眾多史書上,對契丹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匈奴和鮮卑融合而產生的新民族,一種認為是鮮卑的旁支。

在五代十國時期,契丹還是部落群體,在唐代初期逐漸形成聯盟,曾經臣服於漠北的突厥,唐太宗二年(公元628年),契丹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順唐朝。武則天執政後,契丹受不了壓迫而起兵攻陷營州,自立可汗,這期間契丹與唐朝或戰或降,直到907年,耶律阿保機繼承可汗大位,先後粉碎諸弟之亂,發動鹽池之變,徹底清除了他想奉行可汗終身制的政治障礙,統一契丹八部,於916年稱帝,建立大契丹國,也就是遼國,後來的歷史我們就相對比較熟悉了,與宋朝勢不兩立,歷時210年,經9位帝王,先後被女真和蒙古所敗,元朝統一中國後,契丹人逐漸被瓦解分散,在各地定居下來,與其他民族逐步融合。

這兩個民族,都起於北方草原,而且都曾建立政權,可謂盛極一時,從輝煌程度看,契丹相比匈奴還要略勝一籌,兩個民族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和文化的融合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小白讀資治通鑑


匈奴、契丹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當然那時候他們不是被稱為少數民族,而是被稱作“戎狄”,但從現代的角度看來,他們也屬於當今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那麼我們來分別看看匈奴與契丹的起源吧。

匈奴的起源


關於匈奴的起源是國內外學者互有爭議的一個問題。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 唐朝時期司馬貞所著的《史記·索隱》引“張晏曰:‘淳維以殷時奔北邊’”。又引“樂彥《括地譜》雲:‘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其言夏後苗裔,或當然也’。可見,在史書中匈奴族與華夏族與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成為匈奴族。



然而也有學者認為,我國境內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帶,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根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曾北逐葷粥。而所謂的葷粥被認為可能就是匈奴。如晉灼等人稱葷粥是匈奴在上古的稱呼,韋昭認為葷粥是匈奴的別稱。故應劭《風俗通》雲‘殷時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服虔雲‘堯時曰葷粥,周曰獫狁、秦曰匈奴’。書昭雲‘漢曰匈奴,葷粥其別名’。可見匈奴的前身葷粥在五帝時期就已經存在。

然而實際上,直到戰國時期才有“匈奴”的稱呼。考慮到匈奴之後,大草原的主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所以沒有理由認為,在此之前,匈奴會一直都是大草原的主人。學者黃問弼在《古代匈奴之研究》中就認為“鬼方”“葷粥”“獫狁”並非匈奴,它們有著不同的起源地,並非同族。而匈奴是直到戰國末期才興起的遊牧部落,正如蒙古族是直到公元12世紀才形成。

契丹的起源

《遼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志第七記載了有關契丹始祖的傳說:在北方草原上流淌著兩條河,一條叫西拉木倫河,發源和流經沙漠,水中多黃沙,所以也叫“潢河”;另一條叫“老哈河”,發源和流經山地丘陵,水中多泥土,所以也叫“土河”。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有一位駕著青牛車的仙女順著潢河而下,有一位騎著白馬的神人沿土河而東,二人在兩河的交匯處相遇,成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這就是最早的"契丹八部"的來歷,他們的部族供奉青牛白馬,以表示祭祀祖先。



傳說歸傳說,歷史學家大多認為契丹起源於東胡,.東胡與匈奴同時興起於戰國末期,位於匈奴的東邊。後來東胡被匈奴所滅,分為兩支,一支退居烏桓山的稱為烏桓;一支退居鮮卑山的稱鮮卑。契丹便來自東胡的鮮卑族,但具體來說在鮮卑民族內部是屬於哪一個氏族?目前尚存在爭議。

一種說法認為契丹源於鮮卑的柔然部。柔然部戰敗於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為契丹人的祖先。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契丹源於鮮卑的宇文部,宇文部鮮卑被慕容部鮮卑後來建立的前燕政權滅亡後,其後裔的一支----迭剌部,在南北朝時發展成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