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雨 水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農曆 正月廿六

宜靜心



《春夜喜雨》

唐朝 ·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雨水,

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

此時,氣溫回升、

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三候』


漸消冷意,溫流萬象

______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記載,雨水為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木依賴水生,故東風解凍,溫潤以散為雨水。


如果說“立春”奏響了春天的序曲,那麼,正如“數九歌”裡所唱:“七九河開,八九雁來。”冰河解凍、大雁北歸,雨水後,春回大地的氣息更濃了


瀨祭魚

初候 2.19-2.23

魚肥而出,水獺開始捕魚,

常如祭祀般將魚擺在岸邊


鴻雁來

二候 2.24-2.28

五日後,南遷的大雁飛回北方


草木萌動

三候 3.1-3.5

經春雨“無聲”的潤澤,

草木始發嫩芽,是為可耕之候

春風守信,如期而來。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杏花也正是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


春雨杏花,含苞待放時如胭脂萬點,

花開之後,素雅清新,卻小而繁茂。

各自綻放,欲將春景推至一片盛潮。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後繼之雨水。

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

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

氣象意義上春天正式到時了。



春的開始


春雨至,萬物生。

雨水滋潤萬物,

一切欣欣然,睜開了眼。


雨水輕吻過的大地,

微風在溫柔地呢喃,

春天,來了!



雨水時節


在乍暖還寒的夜裡,

人們還在夢中流連,

雨悄無聲息地潛入人間。

幾場煙雨後,山巒蓄滿了春色,

花兒漸紅,柳梢盈綠。



春雨

落在枯木上,綻開了花朵,

落在冷凍的土地上,種子開始發芽,

萬物靜靜地等待一場雨水,等待一場新生。



雨水養生

“春捂”進補,祛風除溼。


雨水節氣中,地溼之氣漸升,

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

因此此際飲食調養應側重於

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溼。



氣候陰冷,可以適當地進補,

如蜂蜜、大棗、山藥、銀耳

等都是適合這一節氣的補品。

古語有言“春捂秋凍”,

因為此時,天氣雖回暖,

但北方陰寒未盡,氣溫變化大,

人的抵抗力不足,要注意“春捂”。



河開雁歸,大地春回,

行走在春天裡,

和喜歡的人一起,

共享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