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出家为僧,薛宝钗的真实感受如何?曹雪芹:失望多过悲伤

贾宝玉出家为僧,薛宝钗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曹雪芹:失望多过伤心。

我们知道,《红楼梦》最后的结局(据现行120回本),黛玉死后,宝玉和宝钗成婚。然后宝玉中举旋即出家为僧下落不明。于是,好好的金玉良缘便成了宝钗独守空闺。

我们在为宝钗惋惜的同时,也难免会有所猜测:蕙质兰心的宝钗,其内心到底是如何看待宝玉出家的呢?虽然,原著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描述,但种种迹象表明,曹雪芹的设定,宝钗在这件事上,伤心虽有,但并不见得有多重,更主要的,竟然是失望。

为什么这么说呢?曹雪芹在原著还是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的。

首先,科举放榜之后,得知宝玉高中了第七名,而贾兰虽然也中了,但被宝玉远远地抛在后面,到了百名之外。此时的宝钗,丈夫宝玉已经不见,她有何表情?要知道,袭人倒是哭得死去活来的,甚至在奴才们的口里,一度有“袭人不行了”的禀报。而作为宝玉的妻子,丈夫不见,宝钗在得知宝玉高中之后,竟然还“略有喜意”。

这一个细节就说明了在宝钗心里,最注重的未必是宝玉这个丈夫,而是宝玉这个丈夫能为自己带来多好荣耀和风光。不是么,很多年前,宝钗就曾自己说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果宝玉中举之后正常回家,那倒确实是一阵能上青云的好风,可惜,如今这阵风虽好,却无力送其高飞了。所以,此时的宝钗,失望才是她内心最主要的情绪。

我们再将时间反推到宝玉贾环临行之际,临别之时,因为宝玉说了好些不明不白的话,王夫人母子情深,倒是非常的揪心流泪。而宝钗则只是在一旁纳闷,心中似有所觉,却没有任何的表示。

而宝玉最后的告别是怎么样?对着宝钗一揖说道:“姐姐,我要走了,你好生跟着太太听我的喜讯儿”。

宝钗的回答很有意思:“是时候了,你不必说这些唠叨话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话。从后面的发展结局我们可以得知,此时的宝玉其实是在和家人永别。宝钗尽管“心有不祥之感”,却还是在催促宝玉快点上路。乃至宝玉也只能说:“你倒催得我紧,我自己也知道该走了”。

我们或许可以想一想,假如宝钗不是那么的功利,在觉察到宝玉“一去不回”的迹象之后,温言善解,会不会让宝玉回心转意呢?

这个假设当然只能是假设,对宝钗而言是永远不会付诸行动的。要知道,早在很多年前,她就曾向大观园所有姐妹宣告了自己的理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一心想要的,只是自己能“上青云”,而她的上青云并不是靠自己努力——当然,那个年代,身为女子的宝钗,也确实不可能自己青云直上,唯有凭借外界的“好风”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于是,嫁给宝玉,盼夫成龙的宝钗,便日夜催促宝玉刻苦学习,以求科举高中。这也是阴差阳错,要不是那个和尚会了宝玉一面之后,宝玉像换了个人似的安心读书,说不准还真不能取得好成绩。

我们要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宝玉临行之际,所有人都见了,唯有两个人不见,那就是紫鹃和惜春。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会不会是宝钗刻意为之?紫鹃是黛玉的心腹丫头,见到紫鹃,难免会让宝玉想起黛玉。而此时的惜春则是出家人打扮,宝玉和癞头和尚见面之后,宝钗是心有所触的。所以可以安排紫鹃和惜春不出来,是很有可能的。

之所以要说到这个安排,只是为了更好地应证宝钗“失望多过伤心”的心理。当然,作为新婚的女子,没了丈夫,心中的悲苦是我们都应该给予承认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原著作者、尤其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提示,宝钗内心虽然有痛,但更多的,则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