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五千亩荒山“穿新衣”,变身“山桃之乡”

“这个鱼鳞坑宽必须打够60公分、长80公分、深浅要够40公分,楞子必须是要硬的,坑与坑的间距要均匀……”“三光一硬,脚踩不动!”4月15日,靖边县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5千亩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点之一,沙洼沟村的百亩荒山坡上,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工人们挖栽植山桃树的鱼鳞坑,光秃秃的荒山坡上,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汇聚成一幅动人的春耕图,漫山遍野的鱼鳞坑犹如一件华丽的礼服,将这片黄土坡装扮的分外惹眼。

定目标,锁定种植山桃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该中心全面实施5千亩退耕还林工程,覆盖3个行政村,目前已经完成了约4千亩,预计4月下旬将全部完工。“水路畔抢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机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林业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白于山区生态治理模式,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行道绿化工程,努力打造秀美水路畔。”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宏德表示。

“这次我们造林的树种为山桃树,这个树种不仅耐旱、容易成活、管护方便,而且见效很快,非常适合在白于山区种植,为此,我中心确立了打造‘山桃之乡’的林业发展目标。”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王国吉告诉记者。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该中心将着力实现三大效益:扩大森林覆盖率,实现生态效益,为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着眼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助力脱贫攻坚,实现扶贫效益。

“10年前,为了烧火我无意间栽植了400余株山桃树,2015年收入最高,卖山桃核净赚4万元。去年山桃被霜冻了,也卖了1.8万元,这山桃树平时不用管理,秋收时间两个人一个来月就收回来了,不耽误外出打工。”沙洼沟村山桃种植受益户武志光分享了种植山桃的经济效益。

“有了武志光种植山桃树的成功经验,群众觉得种植山桃树经济效益可观,现在农民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很高。以前这些山峁子都是撂荒地,村民外出打工无人管理,山桃树种成活后,春花夏实秋景,还可以为民增收,今年我们村计划种植1100亩。”沙洼沟村村主任奥成厚告诉记者。

稳增收,经济效益未来可期

“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人少地广,且均为25度以上坡地,非常适宜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每亩补偿款1200元,群众可以直接受益;山桃耐旱、耐冻、成活率非常好,便于粗放管护,目前市场行情好,经济效益可观;三分种七分管,只要春秋两季按时松土、除草,管护到位,山桃树3至5年就可以见到效益,将来这5千亩荒山就会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林站负责人党振民表示。

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规划实施的5千亩退耕还林工程,覆盖3个行政村,主要种植山桃树等经济林。目前,造林工程已全面开展,位于石窑沟村的两千亩坡耕地上,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走进石窑沟村,100多名造林施工人员正在山坡上种植退耕还林树苗。县林业部门技术员一边指导、一边把关,挖坑、放苗、覆土,每个环节都认真仔细。“我们种植的是山桃树,山桃树不仅耐旱、易成活、易管护,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3至5年后这里就会变成郁郁青山。”技术员介绍说。

退耕还林工作中,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提高“退耕还林”在脱贫攻坚中的贡献率,并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务工管理、流转土地,确保农户退耕能增收、得实惠。“山桃核价格每斤在3元左右,按照规划每亩种植山桃树56颗,成活率以80%计算,每棵山桃树可以收获山桃核5公斤,保守估算一亩地有1400元左右的收益。”石窑沟村村小组长李元飞算账算到睡不着觉。“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我家有退耕还林地14亩,按现在的市场价计算,光这一项就有近两万元的收入,而且自己还能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李元飞感慨地说。

谋发展,生态建设富民强镇

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现有天然林地4.5万亩、草地2万亩、退耕还林地1.4万亩,在完成5千亩退耕还林工程后,境内绿化面积将达到11.2万亩,绿化率可达48%。道路绿化率达92%。为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添砖加瓦、为建设秀美水路畔锦上添花,同时也将助推群众发展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除退耕还林外,该中心今年还实施了45公里的行道绿化工程,对蔡水路、庙石路和二姐畔通村公路两侧进行绿化,目前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加强对林地的管护,加大封山禁牧执法力度,提高山桃树的成活率;同时,进一步扩大山桃种植面积,把水路畔打造为名副其实的‘山桃之乡’” 王国吉说。

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具有白于山区腹地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多次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的基础上,今年,靖边县将5千亩退耕还林项目全部落实到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享受国家补助资金600万元。该中心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规划。点,即对人口相对集中区域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线,即对辖区内蔡水路、庙石路等交通主干道两侧进行绿化,美化乡村道路,建设美丽乡村。面,即大力实施陡坡地退耕还林工程,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相互补,奋力实现脱贫增收和生态建设“双赢”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靖边县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先后两轮实行退耕还林项目。1999年至2006年第一轮退耕还林项目中,全县退耕还林31万亩,国家补助资金6.15亿元,涉及22个乡镇、194个行政村, 2209户农户、近10万人受益。2014年至今,第二轮退耕还林项目已实施35.7万亩,国家补助资金已补助3340万元,涉及16个乡镇55个行政村,8096人受益,同时,涉及的17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金3295万元,退耕还林2万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靖边县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正趁着退耕还林的东风,向着生态建设富民强镇,打造秀美水路畔的步伐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