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桃苗的鉴别

前我国桃树苗木仅有少量是由国内科研单位提供,大多数是由苗木专业合作社或苗木公司培育,桃苗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目前桃苗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以繁育一年生桃苗为例,嫁接、剪砧、除萌、起苗、分拣等环节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操作,大部分劳动力超过50岁,以上生产环节难免出现失误,导致苗木不合格。不同环节出现失误以及一些原因会造成不同类型的次苗和假苗,今天小编带你练就火眼金睛,避开买苗这些坑!!!

1 嫁接未成活的桃苗

嫁接后接芽未成活,嫁接口以下砧木萌发出的新梢被误当做接穗品种保留。

不合格桃苗的鉴别

该类桃苗实际为砧木苗(图7、图8),从嫁接口以上枝干的皮色和皮孔类型以及新梢和叶片形状可以大致判断,一般毛桃砧木发出的新梢、叶片较细,枝干皮色偏白、偏绿,枝条皮孔和皮表的纹路与砧木相近而与接穗品种差异较大。

2 剪砧、除萌不合理的桃苗

第一类桃苗是嫁接后接穗成活并生长正常,但从砧木发出的枝条未及时除去,形成一真一假两个“接穗”。此类桃苗需要根据枝条皮色和嫁接口位置判断真假,一般可以将嫁接带去除,观察嫁接部位的具体位置,将从嫁接部位发出的接穗枝条保留,剪除从砧木发出的枝条(图9);

不合格桃苗的鉴别

第二类桃苗为接穗成活后,从砧木发出的枝条未及时剪除而形成长势比接穗品种更粗壮的枝条,从而导致接穗品种生长较弱。此类桃苗在分拣时需要剪除由砧木发出的枝条(图10);

不合格桃苗的鉴别

第三类桃苗为接穗成活后,工人操作不当误将接穗品种枝条剪除,而从砧木发出的新梢迅速生长成为“桃苗”,此类桃苗是容易混入商品苗中的假苗(图11)。

不合格桃苗的鉴别

3 机械损伤桃苗

传统育苗生产中起苗一般通过人工使用起苗铲操作,在起苗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出现碰伤桃苗主干树皮、沿根颈处切断桃苗或起苗时留根太少的情况。近年来一些育苗公司或者大户开始使用机械起苗,若起苗机械操作失误同样会损伤桃苗,在购苗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

4 带病虫的桃苗

桃苗生产中,分拣和包装目前都是人工操作,分拣过程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分拣桃苗数量较多时,难免出现将有病虫的桃苗混入商品苗中的现象。因此,在建园定植前需要认真检查桃苗是否带病虫,其中桃苗最常见的病虫害是根瘤病(图12)和根结线虫(图13)(在沙土地或者重茬地育苗发生较重),此类桃苗在定植前需带出桃园销毁。

不合格桃苗的鉴别

5 砧木不适宜

目前我国苗木市场中的桃苗基本全是嫁接苗,选购时首先考虑砧木是否适宜!国内桃苗目前使用的砧木主要有山桃和毛桃,其中山桃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盐碱性,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采用;而毛桃抗涝性相对较好,因此南方多雨地区普遍使用。

6 有检疫性病虫害

我国新建桃园在苗木定植前,检疫工作普遍落实不到位,因此购苗者引种桃苗时需要认真做好检疫工作。注意检查苗木根部是否有根结线虫、根瘤病、根腐病,枝干是否有介壳虫、白粉病等,不能购买有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以免为以后的生产埋下隐患。

7 桃苗相关指标没有达到标准

需要检查苗木品种是否纯正,要求接穗皮色相近、砧木类型一致。一级苗(一年生)要求地上部枝条充实、生长直立,苗高大于90 厘米,粗度大于1 厘米;整形带内的饱满芽8 个以上;根系发达、须根多,其中侧根数量大于5 条,侧根粗度大于0.5厘米、长度大于15 厘米;同时要求侧根分布均匀、舒展而不卷曲;无严重的机械损伤,嫁接部位愈合良好,砧桩剪除、剪口环状愈合或者完全愈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