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喜欢杀功臣?

洪流洗清污渍


煌煌史册,不乏贤主明臣,但这些有为的君臣之间,尤其是白手起家,一起打下天下的君臣们,等到了安享太平的时候,这些有功之臣,却往往善终者少,其结局更是令人唏嘘,后人不禁感慨:最是无情帝王家。这真是凭皇帝一己之好恶决定的吗吗?或许非也。

有人会说屠杀功臣,是每一个朝代在所难免的,从古至今不绝如缕。但除了白手起家的汉朝和明朝(其他小国暂且不表),在开国后的太平年月里对曾经浴血同袍,一起出生入死的功勋能臣们痛下杀手,并且几乎屠戮殆尽的,尚在少数。其他帝国的建立或许还保留了一丝的温情,秦帝国建立,始皇对王翦、李斯、蒙恬等仍委以重任;唐朝为开国功臣兴建了凌烟阁,表彰其卓著功勋;宋朝虽对开国功臣不放心,但还是通过杯酒释兵权,避免了杀戮,解除诸将的兵权后赐予丹书铁券,世袭罔替,物质上给予了很大的优待;清朝建国,也只是主要对功高盖主的多尔衮一系予以了惩处(死后开棺戮尸),别的都是加官进爵,予以表彰。而大汉和大明的建立,却是以这些功臣们的鲜血开始的。

大汉王朝初建,高祖刘邦便展开了对一些有功之臣的清算活动,燕王藏茶以谋反罪处死;韩信被骗至未央宫并株连三族;同乡卢绾被逼逃亡匈奴;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这样,在汉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将除远处偏远南方而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相继铲除。并立下誓言:异姓封王者,人人得而诛之。

明朝初立,百废待兴,但这也没让明太祖皇帝停下清算的脚步,被朱元璋亲自比作汉之萧何,功居第一的李善长,即使在被拜封韩国公,官居左丞相的他,也难逃在77岁时,全家七十三口尽斩首于市的命运;17岁便与朱元璋一同参加义军的吉安候陆仲亨,朱元璋经常对人说“此(陆仲亨)我初起时腹心股肱也”但也因其部下牵涉胡惟庸案,终被处死;此外还有延安候唐胜宗、平凉后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等等十三个封侯功臣,尽皆处死,有的甚至是随便找个二十年以前的借口,或者以乱搞男女关系等为由便予以鞭杀;太祖中期的一场蓝玉案,更是诛连一万五千余人,全部尽数斩首,从此大明的开国功臣已经是屠戮殆尽。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可见一斑。

真是如赵翼所言,仅仅是君王本人雄猜好杀,本其天性吗?其中当然有人的主观因素,但或许也不尽然,笔者在此试举几例,供观者思考探讨。

第一,开国功臣多是能臣干将,世家大族,在创一代的手里还勉强可以压制,但某一天,这位帝国的董事长难免会想,这些跟着我一起打天下的主,背着我到底在想什么,会不会蓄谋着逼宫谋反,是不是在想把我熬走了,把我老朱家或者老刘家辛苦攒下的家业给并购了,而且这些人都是骄兵悍将,平日里飞扬跋扈,并且只认现在的老大,对未来的小辈君主们,不知道会不会放在眼里,想想自己的继任者未必有此能力与威望,令其臣服。为自己江山永固计,如果他们不反,或许不会带来什么危害,除了整天有点提心吊胆外别的还好说,可一旦他们失控了,起兵谋反,带来的可是对整个帝国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这个零和游戏里,与其猜疑不定,让这些地雷遍布朝野,还不如痛下决心,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第二,这些开国元勋们,和白衣皇帝一样是出身于底层,一步一步拼杀起来的,在打天下的年代里,说得好他们是独当一面,说不好可不就是独霸一方吗,在战争时期大家的主要矛盾在于敌我之间,比较容易统一思想,统一作战。但到了太平年代里,随着论功封赏,加上一些追随多年,曾经浴血同袍的手下小弟们,这些功臣们一定会逐步的分化为一个个的利益团体,彼此拉帮结派,大搞山头主义。或许这些功臣们他们自己是忠心耿耿,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但奈何身处在这个位置,他代表着的可不再试他一个人的利益,更是代表着这个利益团体,所以在各方势力暗示、激励、逼迫的作用下,他们必然要为自己团体的利益有所行动,即使可能有违自己之本意,而这也逐渐会使得君臣之间暗生嫌隙,互相猜疑。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看似各镇节度使高高在上,可他要是挡了下面人的财路,换了他可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第三,一个帝国的崛起兴盛,这背后难免少不了许许多多的尔虞我诈,以及一些为达目的,而采取的不为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非常手段。而这些行动中,皇帝的臣子们许多都是直接的参与者见证者,在当时儒家文化盛行,提倡以孝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国君们自然是如鲠在喉,深怕有朝一日,自己的秘密被公诸于世,为世人所不齿。而且白手起家的像朱元璋、刘邦等,原来的身份低微,如今身居高位,对于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定很是在意,对于知情者也定会心有芥蒂。而且如今的臣子们曾经可都是兄弟伙,看着曾经几乎平起平坐的兄弟伙,今天大哥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小弟们难免有眼馋的,心有不甘的。对于这些骄兵悍将,皇帝必然欲除之而后快。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数不尽的忠臣良相,道不尽的欢喜悲凉,所有的无论是大奸大恶者、大忠大勇者,他们终归还是那个历史情境下的一个人,只是这些人在特定的历史情境做了他们该做的事,就像是这些白手起家的君王们,为了自己的江山永固,或许只能如此……






塞外遗少


大家好,我是历史真鉴!如果喜欢请点赞!

中国历史上,杀不杀功臣,主要取决于开国皇帝的出身。

滥杀功臣的朝代,以三大王朝为甚,开国皇帝都是历史巨人,靠农民起义起家:刘邦、朱元璋。有一共同特征,即皇帝起于草莽,除自身本事外,无所凭借。偏偏自身军事才干,相对手下功臣大将并无优势。都是一般穷哥们,为何单独你得了天下,赢了一切?我打仗不比你差,为何要拜服于你,甚至生死都由你决定?开国君主的这种不自信,在不受约束的绝对权力的放纵下,演变成滔天的杀意。功臣们即使再忠心都没有用,一桩桩千古奇冤由此产生。

如,刘邦打仗不如韩信、彭越,顶多略强于英布,因此对韩、彭极为忌惮,必除之而后快,使其连反叛的机会都没有,英布则是逼反后剿灭。朱虽然是历史上的大军事家,但是更多的是在战略层次,担任战场指挥官的能力不及徐达、常遇春等人,又看多了历史上权臣篡位之事,因此对文武功臣都来了个近乎无差别的肉体大清洗。

而其他统一王朝的开国君主,除了自身有本事外,还有强大的家族势力或高贵血统支撑,自信心就很强,还是乐于和开国功臣共富贵的。如嬴政、司马炎、拔跋珪、杨坚、李渊李世民父子、赵匡胤、忽必烈等人,都是由强大的家族支持,而刘秀则是有高贵的血统,手下的功臣都是维护江山的有利助手。因此功臣的结局较好。

因此,功臣能不能保住身家性命和富贵,关键在于开国皇帝是否是穷哥们。如果是穷哥们,那就要么趁早归隐,要么藏拙、自污,否则就杯具了。如果不是穷哥们,他本来就比你阔,那就不必太过担心。

这个规律甚至可以用在未统一的割据政权上。

他们往往都有强大的家族或者部族力量支持,功臣很难挑战君主。因此,开国功臣如果有本事且显露出忠心,只要不死在战场上,一般是比较安全的。如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当然,此时外患比较明显,开国之君基本不会杀戮功臣,自毁长城。

刘裕的例子特殊些。但是也可以用“穷哥们”规律来解释。因为,他虽然没有统一中国,但是在刘裕时代,他的实力是全国各割据政权中最强的,相继灭亡南燕和后秦,很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刘裕白手起家,同三位草根大帝情况极为相似,也同样大杀功臣,如谢晦、诸葛长民等人,猜忌王镇恶等。不过,由于自身军事才能远远超过功臣大将,北方又有强敌存在,因此狠辣程度稍逊。

其实杀功臣,会导致军事实力削弱。比如老刘杀多了,一把年纪还得亲征,最后造成白登之围,以及和亲。一般说来杀功臣并不是对自己有什么威胁,主要是怕自己死后孩子震不住.但老朱是个反面教材,他因为杀多了,没人有能力勤王,结果成全了朱棣。

但是也分情况,和开国皇帝的性格/出身及当时的形势等有关.

总的来说,关键在于没有一个平顺轮换和退休制度,只能采取这种极端方式,极端方式只是短期内消除了隐患,却埋下了祸根。简单的归纳:1.觉得功臣位高权重,怕子孙难以驾驭。2.功臣影响力大,不利于自己统治。3.功臣知道自己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是帝王极力想掩盖的。4.功臣里有很多人都非常有才,帝王认为那是一个极大的威胁。5.功臣集团将会左右朝政。6.帝王认为非我同姓宗亲,其心定有异。

是不是居功自傲也是相对而言,因为皇帝的权力大了,不愿意跟原来的手下称兄道弟了,所以就看不顺眼了。只要不过分牵连下层地杀功臣,对百姓还是好处更多。功臣不除,大部分人在几代之后会形成一个特权团体,除了制肘皇室还会给平民造成很大的压迫。从国家稳定上来说,不杀其中相当多的人,一乱起来上下一起遭殃。象蓝玉这样朱元璋活着时都开始专横跋扈的人,建文能压得住他?

功臣们几代后面所形成的利益集团之大,对平民的压迫不言自喻的事情。关键在于,人都会随着环境而变得,少主势弱。自己又是追随先帝的开国功臣,说不定就想上位了。更别说被杀的不少功臣里,在开国皇帝没死之前就表露出这个苗头了。不能冀望人人都是诸葛亮,看历史上,当司马懿的绝对更多。

哪怕最狠的朱元璋,也没有把功臣都杀光,不少识相的还是善终的。


历史真鉴


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规模诛杀功臣主要是因为两个矛盾:

第一、开国后利益瓜分不均带来的矛盾

话说一切问题的根本矛盾都是利益矛盾,一切关系的根本都是利益关系。在开国之君起事之初,他可以为了达到终极目标而舍弃部分利益,分给自己的属下,以激励奋进。比如秦始皇嬴政当年为了消灭楚国可以让王翦独立指挥六十万军队,这可以说是秦国所有的精锐啊。汉高祖刘邦当年为了消灭项羽,将自己的半壁江山分给了韩信、彭越等人。当时,嬴政、刘邦与自己部下的利益可以说是一致的,所以他们戮力同心。但是开国之后的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谁都不愿放弃既有利益且想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刘邦就开始逐步铲除异姓诸侯王。

随后也带来了国家的动乱,比如英布在看到韩信、彭越之死后,选择了起兵造反,其理由是“欲为帝耳”。其中也有通过和平手段的,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狡兔死,走狗烹”,也可以说是皇帝与大臣只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

第二、因皇位传承问题,开国皇帝为了维护政权稳定而带来的矛盾

皇帝诛杀大臣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国元勋们个个都是人中豪杰,能镇得住他们的也许只有开国之君一人。一个政权的建立与稳定,与皇帝本人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般都是以武打江山,以文坐江山。一般来说,相比于开国之君的勇武,继任的皇帝都偏向于文弱。当开国皇帝到了暮年,不得不考虑皇位的平稳过渡问题时,那些残留的功臣们就要开始倒霉了。正如我们熟知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说他诛杀功臣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太子朱标、太孙朱允炆铲除荆棘。

所以,为了解决这两个矛盾,历史上大部分开国之君都有诛杀功臣的情况,通过和平手段收回权利的东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便成了流芳千古的贤君。


国史通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是封建时期王朝更替完成后的普遍规律,开国皇帝杀开国元勋,例如刘邦杀韩信,朱元璋杀蓝玉等,为何要这样呢?

我想,能这么做的皇帝,应该对人心的把握比较准确,但使用的方法有些过激,所谓的功高盖主情商又不够高的功臣,在他们眼中便基本上等同于谋反。下面我就用几个“前车之鉴”说说,为什么开国皇帝要杀功臣。

杨坚夺取外孙政权

杨坚的皇帝位是从自己外孙子周静帝禅让过来的。其实所谓的禅让,就是自己劳苦功高,手握军政大权,还想再升一升官,发现自个儿上面就剩下皇帝比自己官大了,于是找个理由让皇帝给皇位禅让给自己。

杨坚对此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功高,其次有权力,最牛的是自己还是皇帝的外公,所以要来皇位那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所以,功高震主,真的把主震下去了,成功晋升为皇帝的人,杨坚算一个。

宋齐梁陈南朝政权

如果说杨坚的成功属于个案,那么我认为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朝代更替,就是一部教科书般的狡兔死,走狗没被烹,结果把主人咬死自己当主人的典型案例集锦。萧氏大将军干点刘皇帝,当了皇帝;陈氏大将军干点萧氏大将军。

皇帝和朝代的更替,完完全全是一个蓝本,那就是功高盖主,最后真的把主子给盖死了。

除了这两个例子,更早的还有曹魏代汉,司马代曹,也都是功臣抢了皇帝的位置,让皇帝去喝风的。

假如你是一朝开国君主,读了华夏文明史,你会怎么干?是不是会忽然觉得所有的大爷都像杨坚;所有的生死兄弟都有当曹操的潜质呢?

当然了,除了杀功臣来解决这个功高震主问题,还有不少皇帝用了更温和的手段,而且效果极好,例如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都是在开国后分化瓦解战时的军事力量归个人的现象,解决的也很好。

但是大部分的皇帝还是对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存有芥蒂之心,尤其是自己的儿孙辈还很稚嫩,自己渐渐老去的时候,他们这种杀功臣的心思就会越来越重,这是封建王朝家天下思想的局限性导致的。


明离子


如何对待功臣,一直是开国之君面临的难题:这些人出生入死战功赫赫,本应高官厚禄,但是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让这些只知道拿刀子砍人的赳赳武夫治国,那肯定会是一团糟。但是不给这些功臣一官半职,他们又会很失落,这种失落的结果,除了再造反,就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刘邦在分封功臣的时候,就曾问过武将们:“你们会打猎吧?”武将回答:“当然会!”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众人回答:“知道!”于是汉高祖开始暗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其实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两件事有一件是必须做的:“鸟尽弓藏”是应该的,飞鸟都射没了,留着弓箭射人吗?当然,也不能“兔死狗烹”,因为即使不能打猎,看家护院还是可以的。但是有一点是任何帝王都不能忍受的:这些猎狗吃完了猎物就开始吃家里的鸡鸭,甚至一个不高兴就要向主人吠叫几声,甚至还想着咬死主人,这就让人忍无可忍了。

刘邦基本上没有碰到猎狗翻过头来吃鸡鸭甚至向主人狂吠的事情,但是这种事情让明太祖朱元璋碰上了。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朱元璋的功臣们大多数已经腐化堕落,真正成了皇帝权杖上的棘刺,要是不及早拔掉,不但会扎了继任者的手,还会祸国殃民,比如他用鞭子活活抽死的朱亮祖,那就是一个比元朝贵族还坏的家伙,要是朱元璋的功臣们都跟朱亮祖学习,那么大明朝用不了几十年就会被这些由功臣蜕变成的蛀虫掏空根基。

所以任何一个王朝的功臣,都是掉进灰堆的豆腐——吹不得拍不得。放纵,就会让帝国大厦轰然倒下,严惩;又会落下一个“鸟尽弓藏”的恶名。这个比喻不大恰当,但是用来形容功臣与皇帝的关系,或者来分析帝王心术,应该还是比较恰当的……


半壶老酒半支烟


并不是!其实历史上真正喜欢大杀功臣的皇帝只有两个,一个是刘邦,另一个是朱元璋。

这两位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起点低,出身低微。刘邦原本不过是泗水亭长,而朱元璋起点更低,是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小和尚。



造成这两位布衣天子喜欢杀功臣的,有内外两个原因。

内因:

个人心理问题,这两位布衣天子白手起家,很多跟随他们打天下的兄弟、功臣们在起事前就与他们相知相交,对他们的出身和早年经历也都相当清楚。因此,也很容易让他们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



像越王勾践诛杀文种,陈胜诛杀过去乡邻,朱祁镇贬责迫害袁彬,其实和他们诛杀功臣的心理是相似的,一定程度上都是想抹掉过去。

再者就是胸襟问题。刘邦和朱元璋虽然都是一代雄主,但毕竟早年都没受过系统的教育,加上创业的艰辛,使得他们更加心狠手辣,也更加自私。



李渊和宋太祖都是官宦人家,出身好,教育好,胸襟和气度自然也就不同。他们往往能容得下自己的臣下,而刘邦和朱元璋却不行。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飞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 良狗烹”的缘故!

外因:

就是骄兵悍将之风;刘邦和朱元璋因为起点低,因此得天下更多的依仗着手下那帮兄弟和功臣。如此一来,手下的人就更容易居功自傲,就很容易造成骄兵悍将情况。他们在皇帝困苦之时跟随,一路杀来,功勋卓著。他们自然也会认为皇帝对他们的这份情而感念于心,故而行事更加有持无恐。



因此,天下大定后,为了后代君王的统治,为了政权的巩固,两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杀功臣。而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低下这些居功自傲的功臣所逼的。


这些历史要读


开国皇帝也不是都屠杀功臣的,但一定有办法解决功臣。例如赵匡胤没有杀功臣,因为他杯酒释兵权,一杯酒让大家交出手中的权力,从此皇帝高枕无忧,何必杀了你们。还有就是刘秀,刘秀是因为杀不动,只能极尽笼络,什么云台二十八将什么荣誉都给。稳定第一。

李世民也没杀,但李世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他们的防范,例如尉迟敬德不听话,他就提出警告,尉迟敬德乖乖闭门不出了。他最不放心徐茂公(就是李勣)临时之前安排徐茂公出去当官,试试看他是不是听话,若有犹豫,立刻杀掉。好在徐茂公智商够数,家都不会,直接上任去了。李世民这才放心。

其他如刘邦如杨坚如朱元璋都大开杀戒。

为什么防功臣如同防贼呢?

这是因为:

第一功臣都是和自己一起成长的,知道自己那点糗事,搞不好还会宣扬。例如刘邦当年被项羽追着跑,曾经把儿子都推下车,自顾自己跑,还曾经让项羽把自己亲爹给煮了。这些事都是丢人的事,功臣们都知道,到处宣扬那可了不得。

第二这些功臣也不好管理,大家一起出生入死,你现在高高在上,让我给你磕头,我心里肯定不痛快,当年让你坐上了老大的位置,你才有今天,如果当初是我做老大的位置,搞不好谁给谁磕头呢?他们出点错误,你要声色严厉去批评,他肯定给你闹脾气。

这都是人之常情。

第三也是最担心,你们这些家伙能打仗,知道国家是怎么来的,什么君权神授那套你们压根不信,万一我死了,我儿子给你们当老大,你们不服气怎么办?你们不服气带着兵反了老子怎么办?

赵匡胤说得好,你们弄件黄袍给我披上,我就是皇帝了,改天万一你们给另一个人披上呢?即便不弄黄袍,留给自己的儿子也不好管理。

当初李世民没有杀功臣,他手下的关陇贵族集团到了他儿子李治手里就很棘手,李治为什么重用武则天,这个女人有手段啊,朝堂上的人全是亲爹留下的班子,自己的舅舅把持朝政,当皇帝的说点什么,你们还不服气。李治让下层官吏提意见,结果没人敢提。李治的话还不如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

史学家评论武则天有个成绩就是打破关陇贵族集团。

李世民当初不舍得杀的,你儿子你媳妇(也是李世民媳妇之一)替你杀。

这就是人性。

用现代化来解释这一切就是:

没有制度来建立权力更替,一切靠暴力建立起来的权力,新的统治者最担心的还是暴力。



锦翼


寡人寡人,皇帝是否真的要大杀四方做孤家寡人?

纵观中华几个主要的朝代,说实话,过河拆桥的甚多,但登基杀人的没有几个。

那为什么朱元璋在登基之后会大开杀戒,除掉有功之臣?

1.推己及人

朱元璋也算是草根出身,元朝末年积弱已久,退出中原回到蒙古高原。不管是什么原因元朝没有经营下去,有一点是肯定的,官员乱来,底层人民吃不起饭了。朱元璋作为从草根进化到了皇帝,自然对以前的生活感念甚深,所以才对贪官施以重刑。黄金家族退回蒙古后,中原各大势力算是从新洗牌了,那谁有机会首先拿到王牌?答案毋庸置疑,自然是陪他打天下的那些人,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适合坐天下吗?先不提手握重兵的事情,一个两个的作为朱元璋曾经的左膀右臂,自然对他们的性格和能力了如指掌(开国皇帝知人用人是基本技能)。朱元璋一想到他们一旦拿到资源组建门阀势力寝食难安是肯定的。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一个个去死呗。

寡人寡人,皇帝是否真的要大杀四方做孤家寡人?

纵观中华几个主要的朝代,说实话,过河拆桥的甚多,但登基杀人的没有几个。

那为什么朱元璋在登基之后会大开杀戒,除掉有功之臣?

1.推己及人

朱元璋也算是草根出身,元朝末年积弱已久,退出中原回到蒙古高原。不管是什么原因元朝没有经营下去,有一点是肯定的,官员乱来,底层人民吃不起饭了。朱元璋作为从草根进化到了皇帝,自然对以前的生活感念甚深,所以才对贪官施以重刑。黄金家族退回蒙古后,中原各大势力算是从新洗牌了,那谁有机会首先拿到王牌?答案毋庸置疑,自然是陪他打天下的那些人,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适合坐天下吗?先不提手握重兵的事情,一个两个的作为朱元璋曾经的左膀右臂,自然对他们的性格和能力了如指掌(开国皇帝知人用人是基本技能)。朱元璋一想到他们一旦拿到资源组建门阀势力寝食难安是肯定的。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一个个去死呗。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上演了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也是推己及人。今天我的部下推了皇帝让我黄袍加身,那么明天你们的部下是不是也能这么做,且不管这么做是否有远虑(宋朝纯粹是国富但不强),近忧是拜在面前了,凡是不能一起解决就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那就回家当富家翁吧。虽说赵匡胤过河拆桥,但也没有卸磨杀驴啊。



2 势力的重新洗牌

唐太宗手下诸多猛将(至今还有门神形象的尉迟恭,秦琼),也没有做出兔死狗烹的事情,明成祖朱棣自靖难的功臣也是该用就用。

唐朝建立之前是诸多顶级门阀世家争夺天下,直到唐太祖李渊登基,门阀仍然是社会的基石,即资源保持不动,那些猛将要想起飞,不但要看皇帝的脸色,还要看那些豪门的眼色。同样,朱棣虽然把建文帝给撵了,但各个势力在朱元璋手里依然稳固,加上朱棣得位不正,诸多功臣自然也得以善终。


凝望星空的倒影


历史上杀功臣比较有名的开国皇帝,主要有两个人:刘邦和朱元璋。

刘邦和朱元璋的相似之处:

一、出身微贱

刘邦出身低微,家境贫寒,起事前当过泗水亭亭长,相当于村治保主任。



朱元璋更是穷苦出身,放过牛,要过饭,起事前在护国寺当和尚。

二、受教育程度低

刘邦言语粗俗,举止粗鲁,瞧不起读书人。

朱元璋应该认得些字,因为他念过几本经,但从他颁布的圣旨内容看,言语十分粗鄙。



三、身上都有黑记。

《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刘邦又叫刘季,应该是记,说他身上有黑记的意思。

《明史.太祖本纪》描述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志(痣)意廓然,人莫能测”就是说他满脸痣,人们数都数不清。



四、都经常吃不掏钱的饭。

刘邦在村里头吃刘媪的小饭店打白条。

朱元璋乞讨,也是吃了不用给钱。

五、都好色,到处找女人。

刘邦逃跑途中丢下儿女找戚夫人。

朱元璋战争间隙找了好几个老婆。



从他们出身和经历分析他们杀功臣的心理:

从小没经过好日子,一时有幸得坐龙庭,尤其看得紧,瞧见谁都像谋算他的宝座。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害死可能会产生威胁的人。

总结:

穷鬼出身,没文化,身上好多黑记,白吃饭不舍得给钱,见了女人就眼冒绿光。这种人特别危险,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千万离得他远点。



世上多恶鬼,且行且躲避。


馋嘴肥猫铲史官


于内:1:皇帝自己的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一个国家王朝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必然是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过程,这其中,岁月的的沉淀和经历的丰富,都会促使一代君王从一介热血青年变成极具城府的枭雄,比如曾经立志死时墓碑刻上”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热血青年曹操,晚年也变成了可以杀死多年知己好友的荀彧的冷血孟德;亦或者是曾经称赞再世诸葛的朱重八,晚年也一样是联合了胡惟庸让刘基郁郁而终,设置有病不敢医的朱元璋。再加上建立了一世功勋的志得意满,晚年随心杀人也可以理解了。

2:皇帝出于对未来的考虑:似乎是一个历史的循环,一代开国帝王的后代,往往没办法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代表,汉开国高祖皇帝从一介亭长起家,可谓壮哉,刘盈则完全是吕雉的傀儡;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开国皇帝名义上是是李渊,实际嘛~~~大家都懂),杀伐果断,杀起兄弟都毫不留情,而中宗李显,则完全被武昭仪玩弄于鼓掌之间。或许一代两代皇帝没有发觉,但是历史记载下来,相信没有哪个皇帝对这个不谨慎的,这样为了避免自己的后代被架空,杀死一些位高权重的的功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历史上的权臣往往评价不差:这里对于权臣这个词,小编有自己的理解,这个词实际上是个中性词,掌握权柄的臣子即是权臣,并无关于忠奸,所以赵高可以是权臣,诸葛孔明也是权臣,而奸佞之臣,自然有后世抨击,但是忠贞之士,往往却会无意中让君主挂上了昏庸无能的帽子(例如刘禅)甚至连霍光这种有干涉到皇位继承这种古代大不敬行为的臣子,也并没有太多负面评价,要知道这种行为虽然在后世或者当朝百姓看来,霍光确实没错,但是这个在国家的帝王眼中完全是在干涉自己的权利,是对自己家天下的强力干扰,所以后世虽然帝王们不能随意修改前人评价,但是也会极力避免这种权臣的产生。

于外:1:臣子身份转移的迟钝:这里所说的,实际上就是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可能当年在行伍之中,没有太多的顾忌和礼仪,但是曾经的领导当了皇帝之后,很多臣子对于身份的转变是比较迟钝的,毕竟所受教育不多,再加上多年的固定思维,让类似樊哙,徐达等大老粗时不时做出僭越之举,或许在他们心中觉得不过是以往所做的事情,但是此时已经不再是他们的老兄弟的陛下心里,这就是一根刺。

2:虎有伤人意,人亦防虎心:可以说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和皇帝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的,臣子们也不是傻子,比如韩信在刘邦最困难时候讨要齐王封号,或者是司马仲达在知道曹操起了杀心以后的装傻低调自保,都说明了臣子也在一方面的避免被出现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然而很遗憾的事,史书如实的记载了这一切,让后世的君王不仅对那些无礼之徒厌烦,同时更加警惕那些曾经或者现在表现低调的功臣们,甚至更忌于前者(樊哙虽险些丧命但仍然得以善终,而韩信则是汉初开国功臣死的最快的),所以也让功臣们越发难办,导致这一高危职业伤亡居高不下。

其实总的来说,只能说是心不齐了,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大家是劲往一起使,等到守天下的时候,都在自己为后代着想了, 所以分崩离析的结果,也是必然的,而皇帝杀功臣,也只是意料之中了。

我是猪猪侠说故事,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和收藏转发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