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朝的那些皇帝们,虽偏安一隅却也英才辈出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因其在西方,所以被称为西夏。党项族原居于四川的松潘高原,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党项族首领李思恭因平叛有功被封为夏国公,拜夏州节度使,领有五州之地,“夏”的国号即来源于此。从唐末到宋朝的这段时间内,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皆俯首称臣,十分谨慎的处理与周边政权的关系,换来了对该地区的长期统治和大量的赏赐,到了北宋太宗年间,继任夏州节度使李继捧率众归降宋朝,但李继捧族弟李继迁不愿归附,率众占据银州向辽国请降,被封为夏国王,并时常侵略宋境,宋太宗曾派五路军击夏但尽皆败北,到了宋真宗即位后为了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静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西夏版图

到了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了西夏,西夏从1038年立国到1227年亡于蒙古,共享国189年,历十帝。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雕像

李元昊,西夏的开国皇帝,称帝后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造西夏文字,派兵攻取瓜州、沙州、肃州三个战略要地,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大战役中,西夏歼灭宋军西北数万精锐,在河曲之战中,又击败了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不过晚年的李元昊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导致西夏内部日益腐朽,众叛亲离,公元1048年被自己的儿子所杀,死后被追谥为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夏毅宗李谅祚

李谅祚,夏景宗李元昊之子,公元1048年李谅祚异母兄宁令哥弑父后被杀,时年仅十一个月的李谅祚被立为皇帝,由其母没藏氏掌握朝政,他的舅舅没藏讹庞因拥立之功出任国相总揽朝政。亲政后,李谅祚在大将漫咩等人的支持下诛灭了舅父没藏讹庞及其家族,重用汉族士人,对内他调整监军司,加强军备,并控制军权,使文武互相制约,又增设汉、蕃官职,充实行政机构,对外则不断发兵侵扰宋边,先后收降了吐蕃首领禹臧花麻及木征等,巩固了西夏的南疆,到了公元1068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李谅祚去世,庙号毅宗,谥号昭英皇帝。

夏惠宗李秉常

李秉常,夏毅宗李谅祚长子,生母为梁太后,夏毅宗去世后年仅七岁的李秉常即位,由太后梁氏摄政,梁氏之弟梁乙埋为国相,年幼的新君成为梁氏姐弟操纵的傀儡。在梁氏姐弟秉政期间为提高自己的威信,连年向宋朝发动战争,结果搞得国内财政拮据、兵力疲困,政治也不稳,公元1076年十六岁的李秉常正式亲政,希望借助宋朝的势力来对付梁氏外戚的势力,结果事泄被囚,虽然后来成功复位,但朝政大权仍然牢牢地控制在梁氏姐弟手里,公元1086年二十六岁的李秉常因长期不能亲政忧愤而死,庙号惠宗,谥号康靖皇帝。

夏崇宗李乾顺

李乾顺,夏惠宗李秉常长子,他的生母是夏惠宗母亲梁太后的亲侄女,夏惠宗忧愤而死之后三岁的李乾顺即位,朝政仍有梁氏家族掌握,但在梁氏执政期间西夏政治腐败,军力衰弱,公元1099年十六岁的李乾顺一举消灭梁氏势力成功亲政。亲政后的李乾顺整顿吏治,结束了累年出现的外戚贵族干政的局面,在经济方面减少赋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得西夏国力逐步变强,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外交方面李乾顺抓住辽、宋日益衰落的时候先是联辽侵宋,夺取了宋朝大片领土,后来又联金灭辽、宋,趁机夺取了河西千余里之地,使得西夏的疆域大大的增加。公元1139年李乾顺去世,共在位五十四年,庙号崇宗,谥号圣文皇帝。

夏仁宗李仁孝

李仁孝,夏崇宗李乾顺第二子,李乾顺去世后十六岁的李仁孝继立为帝,在位期间对外结好金国以稳定外部环境,对内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人主持国政,并设立学校、推行科举,开创了西夏盛世。但是李仁孝在位期间重文轻武,军队军备废弛、战斗力减弱,在对外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力逐渐走上了下坡路,但是总体来说在他在位期间西夏的国力与文化均达到了鼎盛,公元1193年七十岁的李仁孝去世,共在位五十五年,是西夏皇帝中在位时间最久、寿命最长的,去世后谥号圣德皇帝,庙号仁宗。

夏桓宗李纯佑

李纯佑,夏仁宗李仁孝长子,李仁孝去世后即位,时年十七岁,李纯佑在位期间基本奉行李仁孝时期的政治方针和外交政策,对内安国养民,对外依附金国、示好宋朝,国家还算安定,但随着承平日久,西夏的统治阶层开始贪图享乐,朝政也日益腐败,西夏国力由盛转衰的趋势愈发不可逆转,而且李纯佑在位期间正值蒙古的崛起,这也加速了西夏衰败的步伐。到了公元1206年,夏崇宗李乾顺之孙、仁宗李仁孝之侄李安全发动政变,废掉了李纯佑自立为帝,李纯佑在被软禁不久后暴卒,年仅三十岁,谥号昭简皇帝,庙号桓宗。

夏襄宗李安全

李安全,西夏崇宗之孙、夏仁宗之侄、越王李仁友之子,其父李仁友在仁宗朝因协助诛灭权臣任得敬有功,被封为越王,公元1196年李仁友去世后李安全上书桓宗李纯佑希望能够世袭越王爵位,桓宗不许,降其为镇夷郡王,李安全因此萌生篡夺皇位之心,公元1206年,李安全在桓宗母罗氏的协助下废桓宗自立。但是李安全在位期间昏庸无道,在于蒙古议和后发兵攻打金国,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间两国大小战役二十五场,首尾相连长达十三年,连年的战争使得两国国力大衰,从而为蒙古灭金和灭夏创造了条件。公元1211年宗室李遵顼发动政变,李安全被废,一个月后不明不白的死去,谥号敬慕皇帝,庙号襄宗。

夏神宗李遵顼

李遵顼,西夏宗室齐国忠武王李彦宗之子,史书记载他“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在1203年考中廷试进士第一名,1211年废襄宗自立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任内李遵顼全盘继承里前任自取灭亡的策略,继续发兵侵金,导致民怨四起,国力直线下降,公元1223年传位于儿子李德旺,是西夏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太上皇,三年后去世,谥号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夏献宗李德旺

李德旺,夏神宗李遵顼次子,在位时期力挽濒临灭亡的西夏王朝,他一改前朝政策,力主与金国修好,但为时已晚,西夏在经过襄宗、神宗两朝后已病入膏肓,在位仅三年便忧惧而死,庙号献宗,无谥号。

西夏最后一位皇帝李睍

李睍,西夏神宗李遵顼之孙、献宗李德旺之侄,李德旺去世后被西夏群臣拥立为帝,李睍刚即位就面临着亡国的危局,公元1227年初蒙古率兵围困西夏都城中兴府,李睍率众坚守半年后因城中粮食用尽,再加上遭遇强烈地震、军民大批得病,于六月向成吉思汗请降,后被蒙古军所杀,西夏正式灭亡,李睍成为了西夏最后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