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真正死因,曾国藩不愿意说,100年后真相才浮出水面

过去许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的论著,都说洪秀全是在清军逼近时服毒自杀的,现在不少太平天国的论著则说洪秀全是病死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洪秀全之死,由于原始材料记载不一,加上曾国藩篡改史料,以假乱真,因此分歧颇多。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大多认为洪秀全是“服毒自杀”的,所据史料主要有三条:



一是曾国藩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奏称:

“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另一条是曾国藩同治三年七月七日奏稿称:

洪秀全“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

还有一条就是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记载:

“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这三条材料出自当时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双方的知情主将之手,因此,被史学界的大部分人当成信史。

李秀成作为当时太平天国的实际掌舵人,他的话是最具权威性的,所以上至史学家,下至平民百姓,基本上一边倒的认为洪秀全是病死的,但《李秀成自述》刊刻本中有关此事的记载,是经曾国藩篡改过的。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史学界对洪秀全之死实无定论。



李秀成亲供手迹(线装本)

直到1962年,曾国藩的后代曾约农将把这件藏在曾国藩家中达一百多年的《李秀成亲供手迹》(即《李秀成自述》)正式影印发行,其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原始记载,有力地证明了洪秀全是病死,并非自杀。

为说明问题,现把正伪两段材料摘录如下:《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

“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

“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



曾国藩在刊刻《李秀成自述》时将上述说法篡改成:

“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原稿和刊刻本对照,真相大白,人们历来所据信史系曾国藩所伪造,而李秀成“亲供”原稿则明明白白记载了洪秀全因病而死。再和其他原始记载对照,洪秀全病死更可确信无疑。

上述《洪福瑱自述》明确记载

“本年四月十九日,老天王病死了”。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五月初六日条也记有:

“闻探报禀称,逆首洪秀全已于四月二十八日病死(彼中之四月二十日)”。

当时清、太双方记载是一致的。



洪仁玕虽然不在天京,但他在湖州和幼天王会师,自然要谈到洪秀全去世情况,所以他在“自述”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记述,也为史学界所重视。

但《洪仁玕自述》前半部分说:“至今年四月十九,我主老天王卧病二旬升天。”后半部分又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这个自相矛盾的记载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不得而知。

不过,《洪仁玕自述》前半部分,即病死说是出自洪仁玕供词原稿,而后半部分,即自杀说,出自英译本,原稿己失,无法查证。但英、中两次翻译受《李秀成自述》刊物本之影响,并不是不可能的。



人们也许会问,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篡改《李秀成自述》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说法?

这是因为,湘军攻破南京之后,曾国藩在安庆给清廷的一个奏折中已经说过洪秀全是“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的。

而在他到达南京之后,又于七月初四日亲自拟写了七月初七日的奏稿;并在奏稿中重申了洪秀全因“官军急攻,眼毒身死”。

这两个奏稿都是在曾国藩看完李秀成亲供前写成的。

曾国藩看到李秀成亲供有关洪秀全之死记载和奏稿截然不同,他在把亲供抄送军机处时,把这些文字给篡改了,当不难理解。

至于曾国藩两次谎报军情,罗尔纲和周村合写的《洪秀全论》说:“洪秀全因天京缺粮,久吃甜露充饥,致病发逝世。”并在注中说:“曾国藩刻本《李秀成供》所说洪秀全因被围急自杀死,乃是曾国藩为着要向清廷报功而盗改的。”



由于《李秀成亲供》影印出版,曾国藩篡改史料骗局被揭穿,洪秀全死因之谜已初步解开,近年来有关太平天国史论著,大多改变了“自杀”说的看法。

当然也还有一些同志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