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胡适并列的"差生",20岁破解世界难题,22岁当上985高校教授

孩子在学业上之所以成绩不是很出众,甚至处于中下游,很大原因是因为"偏科"。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偏科的现象,这种事也着实让家长着急。

而今天要分享的是一位偏科"数学天才"的故事。他曾是老师眼中"智商不高"的"差生",可以说不是学习的料。但他却因偏爱数学,并达到如痴如狂的地步,现今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985高校教授,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差生"成功破解国际数学难题

刘路自小便喜欢数学,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钻研数论,草稿纸上都是他演算的痕迹。由于沉迷数学,刘路的其他科成绩飞速下降,就连他最喜欢的数学,成绩也不拔尖。

因为从小到高中成绩都不是特别优秀,老师基本已经放弃,家长也认命了。他一路走来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差生,却成功破解了国际的数学难题。

刘路在20岁读大二时,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成功破解了悬疑17年的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并将证明过程发表在了国际权威数字期刊上。

这个数学难题,困扰国际数学界将近二十年。国际上无数知名数学家曾想破脑袋、反复证明也没能破解,哪怕是那些声名显赫的数学天才们最后都无功而返。

一个默默无闻的"差生",却"轻松破解"了世界性难题。一夜之间,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瞬间引爆了国内的舆论。


中国最年轻的教授

中南大学在刘路大四的时候特批他硕博连读资格。有人对刘路从本科生直读到博士这件事持怀疑态度,毕竟中南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竞争非常激烈,一百多名研究生报考读博,最后也只有二十余名能够被录取为博士。更何况,刘路仅仅是个本科生,仅凭他破解了一道数学题就给他开通绿色通道未免也说不过去。

但博士导师侯振挺教授却不这么认为,侯教授曾表示在创新能力这方面,他还不如刘路

所以侯教授不仅把刘路收为学生,还千方百计为他创造条件,鼓励他参加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甚至把他推荐给李邦河等三位中科院院士。而这三位院士听闻此消息后,立即联名上书中央以及教育部,希望国家重视这位年轻的数学天才,应当破格录用。

不仅如此,中南大学在刘路22岁时,破格聘任其为正教授研究员并奖励100万元。刘路创造了中国最年轻教授的记录,与梁漱溟、叶公超、胡适、刘半农等20多岁便成为正教授的大学者齐名。就这样,差生刘路完成了人生中的逆袭,成为难以企及的人物。


继续在数学的路上前进

刘路没有被这些头衔给迷惑了,而是珍惜导师给他创造的研究环境,马不停蹄的准备下一步的研究。

当记者问刘路,为何能解开西塔潘猜想。刘路回答说,只是自己爱好数学、物理,纯粹出于好玩,完全没有想到会获得什么荣誉,几乎没有任何功利心。

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可到底该怎样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呢?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主杨振宁在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

他说:"刘薰宇先生是著名的数学家,写过很多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对数学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刘薰宇先生的书籍。"

可见,一本好的数学书能让孩子爱上数学,而刘薰宇的《给孩子的数学四书》,正是这样一套优秀的数学科普书籍。

就被誉为"

数学天才"的陈景润在少年时的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他的数学老师向他推荐了这一套《给孩子的数学四书》的经典启蒙读本。

我专门找来了这套《给孩子的数学四书》给我家侄女看。经常听她爸妈吐槽,因为侄女马上就要小升初了,花了不少钱给她补习数学,但她总觉得数学很枯燥,成绩很难提上去。

当我把这四本书给她看的时候,她一开始是抵触的,想敷衍了事的看十分钟应付我。过了半小时,没动静,我去书房偷看了一眼。她居然在津津有味的读着那套书,一看就是个把小时。看完还跟我反馈说,作者就是个段子手,把她在补习班学到的枯燥知识都通过很有趣的段子讲解出来,看完都过目不忘了。

我给侄女看的这套书一共四本。很多人都只知道刘薰宇写过《数学三书》,其实他最重要的一本是在1949年后出版的《因数和因式》,这本书对于初中孩子的数学启蒙非常重要。

这四本书包括《马先生讲数学》《数学趣味》《数学的园地》《因数和因式》。他将自己化名为马先生,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了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数学问题,以及通过讲解题目,将很多数学知识点全部融合在一起。

这套书非常合适小学生和初中生,可以当成平时自学的读物,会让很多中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评价的那样:真正读懂了刘薰宇先生的这套启蒙读物,就会发现数学原来这么美妙简单有趣。

这套书价格也不贵,四册只要

79元。给自己孩子买一套,非常划算有价值。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下面链接,直接购买。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