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第一次到北大上课,学生们却哄堂大笑,仅15分钟教室鸦雀无声

鲁迅先生的大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存在,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等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大的贡献。鲁迅还在北大做了6年的讲师。但他在北大第一次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却哄堂大笑。这是为什么呢?

鲁迅第一次到北大上课,学生们却哄堂大笑,仅15分钟教室鸦雀无声


鲁迅第一次上北大讲课的时候啊,上了讲台立定,然后开始讲话,一张口便是特有的“绍兴官话”,没讲几句,学生们再也忍俊不住了,顿时哄堂大笑起来。但是鲁迅毫不在意,继续切入正题,正式开始讲课。他讲话时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语言中蕴蓄着精辟的见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跟传统说法不同,但却十分中肯。15分钟后,学生们的注意力彻底被吸引了,个个瞪大眼睛,竖起了耳朵,生怕少听一个字。讲了半个小时后,鲁迅开始与学生互动起来,教室里便开始沸腾起来,充满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与其他枯燥沉闷的课堂形成了鲜明对比。

鲁迅第一次到北大上课,学生们却哄堂大笑,仅15分钟教室鸦雀无声


“一课成名”之后,每次鲁迅只要一踏入教室之内,学生们立刻鸦雀无声,聚精会神起来。后来,一周只有一次的鲁迅课堂上,不只是国文系的学生,别系的学生也赶来听课,甚至其他的北大讲师和教授也过来听课。


鲁迅第一次到北大上课,学生们却哄堂大笑,仅15分钟教室鸦雀无声


据当年在北大任教的林语堂回忆,那时的北大教师分成两派,一派以鲁迅为首,另一派以胡适为首。由此可见当时鲁迅在北大有多大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