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集中了皇权,但为腐败披上了合法的嫁衣

有一件大事发生在宋朝开国初年,具体怎样?请听我娓娓道来。在那段五代割据的黑暗的历史中,赵匡胤黄袍加身,周恭帝让位,朝代更迭,大宋就此开始。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


契丹南下 赵匡胤领军权发动陈桥兵变

当时赵匡胤和一部分将领发起了陈桥兵变,据说当时是赵匡胤的亲信,在将士中散播谣言议论皇帝难当大任,将士被鼓动兵变。

这时赵匡胤假装醉酒醒来,赵普就将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他却佯装很无奈的样子,声称自己是被迫的。而当将士都拥护他时,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收下了皇位。


黄袍加身

他真的是被逼的吗?没有史料能证明他策划了这件事,但是从他登基后治理国家的谋略来看,他绝不是一个胸无城府的人。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

皇位是到手了,但赵匡胤的心中仍然有一个担忧,公元960年末,宋太祖把赵普召到跟前问道:“我经历五代见证了国家间的征战,如今我要治理一个国家,希望国家经久不衰,你有什么好计策吗?”

赵普略思片刻,说道,臣认为,若能削减潘镇力量,君强臣弱,可能解决此问题。一个为后人所称道的加强中央控制的计划就此出现。

一场宴会在皇宫中举行,席间人们把酒尽欢,和谐的如同一幅画卷。然而这时一声叹息传来,感知到这场叹息的发出人的方向,在座的人心里不由咯噔一声,就像被按了中止键,在场的氛围瞬间凝结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在场的第二把交椅开国元勋之首石守信,按耐不住性子率先询问:“陛下可有忧虑之事?臣等愿意为您分忧。”

宋太祖抬起头,脸上满是忧虑,忍不住再次叹息说,我们本都是草莽中人,幸得世宗皇帝的提拔,而如今我们为了这荣华富贵,恩将仇报,只怕日后后患无穷啊!

在场无人敢应答,宋太祖接着说,当初这陈桥之事,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怕是当前不少人正盼着再一次的黄袍加身呢。一时间人们都跪下高呼:“臣等愿誓死效忠陛下。”

宋太祖无奈一笑,“我怎么会怀疑各位兄弟的忠心,只是当年我也曾对世宗皇帝忠心,而现如今…”底下的一些人理解了宋太祖的意思大呼陛下救命。

《宋史•石守信传》中,“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在座之人哪敢不答应,一个个的都装病请求解甲归田。权利就此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故事看似简单,一杯酒就得到了全部的兵权,但手握重兵,只会让皇帝忌惮,兵权对于那些将领来说,可能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所以这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交换条件也很粗暴,一世的荣华富贵,只要不谋权篡位宋太祖都不会惩罚你,顶多是雷声大雨点小。

宋太祖给了他们免死金牌,给了他们不遵守宋朝法律的借口。

杯酒释兵权的真实性

经过后人的不断考据,官方的权威史书其实并没有这一事件。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今追书。”

李焘的依据是什么?不过是三部文人的笔记,在真实的历史上进行加工,释兵权是可能的,但是杯酒可能是夸大其词。

这样的故事广为流传,可能是出于宋朝的政治宣传需要,当时的各将领,好歹也算是赵匡胤称帝的有功之人,若他手段强硬的收回兵权,岂不是寒了忠臣的心?君臣间生隙,结果可不太美好。

所以无论当时的真相如何,都是不能为人知晓的。但是历史文献可作不得假,只要细心查看相关的资料,便可判断出其中的矛盾之处。

虽然杯酒释兵权这样温和的兵权转变并不存在,但在宋朝初年,收回武将的兵权一事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其的原型。结合当时的历史中人们对权利的渴望,让我们可想而知,这场权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温和。

开国元勋石守信,在成名之时,骁勇善战,重情重义,这样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在后期居然仿佛变了一个人,重视敛财,毫不顾及自己的名誉。

石守信


王全斌前期也是智勇双全,让人称作一声好汉,但在攻入蜀国时,纵容手下烧杀抢掠,染上了一辈子的污点。

《宋史》中,“尚念前劳,特从宽贷,止停旄钺,犹委藩宣。我非无恩,尔当自省。”

同样镇守关南的大将李汉超抢强民女为妾,并且借农民的钱不还。无论这些,在我们看来多么荒唐,多么罪无可赦。

但滔天的罪过,惩罚却几乎没有,甚至宋太祖对于李汉超的行为还为其辩解,最后竟赏赐给李汉超白金三千两。这种行为无异于助纣为虐,当时宋太祖许其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又可曾想过这样的代价?我想这可能是宋太祖少有的政治败笔之一吧。

收回了兵权,却助长了腐败,国库亏空,百姓苦不堪言。不可否认,收兵权是一种最快稳定国家的一种方法,但是若后期处理不得当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表面君臣和谐,背后,国家渐衰,民心渐失。

宋朝


结语:

这场收回兵权的闹剧落幕,使得军事力量和政治权利进一步集中到皇帝一人,却纵容了这些人的腐败。

在其后,宋太祖不断限制武将权力,转用文臣,这使得作战计划固化,在其后应对别国战争时缺点明显,一环又一环,环环相扣,为日后宋朝衰败埋下伏笔。

参考历史文献: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