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了解汽车年检新变化,车友:车子有病得抓紧治

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18)》,从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5年版标准同时废止。

说白了,就是机动车检测站尾气检测有了新变化——每辆车在尾气检测前都要进行OBD检查。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对我们的爱车年检有什么影响。

OBD全称车载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氧传感器、排放控制系统、燃油系统、EGR等系统和部件。然后通过不同与排放有关的部件信息,联接到车载ECU,当出现排放故障时,ECU记录故障信息和相关代码,并通过汽车仪表盘上的故障灯(黄色的那个灯)发出警告,告知驾驶员。ECU通过标准数据接口,连接到专用解码仪上,提供检测人员对故障信息的访问和处理。

标准同时规定,2011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轻型汽油车(总质量不超过3.5吨)必须检查OBD,也就是说出厂8年以内的私家车必须先过OBD检验第一关,如果OBD检验不合格,连后面尾气检测的资格都没有,直接判定排放检验不合格,至于判定不合格的后果,你懂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杜绝尾气排放造假。

过去在尾气检测不合格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黄牛,每个黄牛背后都有几家关系户小修理厂,这些小修理厂会给车主推销一种尾气净化装置,也就是在尾气排出车体的环节中再加一道过滤,短时间内可以将发动机排出的污染物吸附过滤掉一部分,尾气检测时就能够达标。

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治标不治本,发动机燃烧本身并没有质的改观,当净化装置吸满饱和后,将不再有吸附功能,这时如果再测,尾气仍然不合格,同时排气阻力增加,反而会导致发动机排气不畅,更加容易导致积碳、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排放数据更差。

另一种技术含量高一些,就是调整发动机供油量,让发动机吃得少拉的少,以此来降低排放,以期达到排放合格的目的。带来的弊端想必大家也知道,吃少了虽然拉的少但干活没劲,发动机动力下降,功率不足。这些事先所做的手脚通过OBD接口数据交换,解码仪全知道,所以新的检测方法规定,尾气检测前必须先过OBD这一关,发动机必须各项指标完好才能进行下一步尾气检测。

发动机日常使用时,如果产生故障,仪表盘上的故障指示灯会第一时间点亮提醒司机要去修理。有些非关键性故障短期内并不影响车辆使用,所以部分司机就不去理会。这样不但会造成故障的扩大,而且年检时会判定不合格而导致年检不过关。因此,一旦发动机故障灯点亮,我们一定要尽快去修理,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