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了美国历史的重要战役之一——盖茨堡大战

事件简概: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盖茨堡战役,此战之前,

南方军节节胜利,气势正旺,而北方军接连败退,首都华盛顿眼看就要被攻破。罗伯特·李将军意气风发,对于自己军队的辉煌战绩无比自豪,面对北方军,面对北方军新任的司令乔治·米德将军,他认定自己的军队将会毫无疑问地取得又一次胜利。

林肯总统在大战前更换了乔治·米德将军担任统帅职位。这一举措大大振奋了军队士气,凭借自身的顽强和一点点运气,北方军在盖茨堡附近占据了有利地形。就这样,盖茨堡战役揭开了宏大而残酷的序幕,到处都是激战,到处都是血腥和尸体。

但是,南方军就是无法攻破北方军的防线。1863年7月3日下午3时,南军最悲壮的冲锋开始了,南方军完全暴露在北方军的大炮射程内,成了活靶子,但是,他们仍然坚定地向前冲锋……但最终,北军援军赶到,将南军团团包围,而李将军只能无奈的接受失败。

南部联邦总司令

罗伯特·李将军是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南部联邦军队的总司令,也是一位出色的将军,

他在战略上借鉴、吸收拿破仑的经验,熟练掌握了调兵遣将的艺术以及大规模炮攻的强大冲击力,他擅长以少胜多,以寡敌众。1863年5月,李将军所率领的部队在钱瑟勒斯维尔战役中的以少胜多,这让林肯感叹“13万精兵居然被6万饥寒交迫的士兵打败”!

虽然,南军在钱瑟勒斯维尔战中获得了胜利,但是李将军失去了他手下出色的将领斯通维尔·杰克逊是在他的部下返回南军防线的时候,被误认为是北军而被己方士兵误射重伤,结果不治身亡。

老绅士罗伯特·李将军

战役过后,李将军下令向宾夕法尼亚中部的盖茨堡进军,虽然盖茨堡不是要塞,但这座城镇是通往各处的道路枢纽,李将军希望在盖茨堡击败北军,指望这一次行动可以帮助被围困在密西西比河维克斯堡的守军脱离困境,同时可以威胁北军,迫使他们承认南部联邦的独立地位。

后悔莫及的南军

7月1日,南北双方的军队在盖茨堡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战斗刚刚开始,南方军队占有人数上的优势,2.5万南军对战1.8万北方军队,北方军被打得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眼看着军队状况岌岌可危,北方军将领汉考克集合了残余的士兵占据了战场北部的高地卡尔普山河公墓岭,公墓岭呈鱼钩型非常适合防守,而凸出来的一面正好对着南军。

影片《盖茨堡战役》剧照

北方军守住制高点,顽强地抵抗南军的进攻,直到这时,南军前线指挥官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南军本来可以在攻击的的前夜占领这个制高点的,但是当时忽略了它,现在这个制高点就被北军占领了,南军后悔不已。

南军错过了抢占有利地势的机会了,所以,迫不得已将军队布置在比较低的地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北军连夜在卡尔普山和公墓岭构筑了战壕。

但是李将军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似乎充满了信心,几个月前战役的胜利使他坚信他能够打败盖茨堡的北军,他认为只要再增加进攻力,就能迫使北军投降。第二天,李将军就集中兵力向卡普山发动全面进攻,试图夺取卡普山阵地,然后再用火炮向公墓岭射击,他要将北军分割成两部分,然后逐个击破,这是典型的拿破仑式战术。

声势浩大的火炮对决

战斗打响了,尤厄尔率领的南军曾一度冲上了卡普山斜坡,北军的指挥官乔治·米德少将和他打了一场机动灵活的防御战,向南军右翼发起了反冲锋。结果南军的后续军队居然没有及时跟进,南军又被北军赶下了山坡。

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拉锯式战斗,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伤亡惨重,但由于南军的前线指挥官频频失误,虽然占领了一些北军阵地,但是还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李将军的目标还是没有达到。

北军的指挥官决定继续依靠山地环境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作战,此时,李将军的部下剔除从翼侧攻击,但是李将军并没有采纳,而是决定从正面直接进攻,过于自信的李将军认为,北军加强侧翼防守,必然就会导致公墓岭山脊中央地带防守空虚,于是下令重点攻击公墓岭山脊,让一个旅长率领突击队撕开北军中路防线。

天空刚蒙蒙亮,只听见轰隆声震天响,一场声势浩大的火炮对决开始了,南北双方动用了300多门火炮进行对轰,场面极其壮观,南军的突击队向公墓岭山脊的北军阵地发起进攻,这些突击队员们要穿越1000多米的旷野才能接近联邦阵地。

这期间,突击队员们完全暴露在北军的近200门火炮和数千支步枪的火力之下。只见南军将领率领着他的突击队员们以整齐的队列迎着枪林弹雨向北军阵地稳步向前推进,而穿着蓝色军装的北军则用密集的炮火和雨点般的子弹迎接他们。

流血最多的一次战役

面对着北军密集的炮火与子弹,前进中的南军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勇猛,但是在这样猛烈的枪炮中,南军始终是艰难前行着。

终于,在人数伤亡近半的情况下,南军冲到了公墓岭山脊北军最后的一道防线跟前,南军的率领着挥舞着刺刀,高喊着冲锋

,他越过障碍物,英勇的跳进了北军的工事中,跟在他身后的是数百人的南军,南军的军旗终于飘扬在公墓岭的脊峰之上。

南军已经冲到北军工事了,北军士兵们也纷纷拔刀相向,开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南军虽然人少,但是一个个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勇猛,北军难以招架,就在北军坚持不住的时候,从两翼赶到的北军迅速向被攻破的缺口合拢,赶到的北军援军将这几百南军重重包围住,这些勇敢冲锋的士兵不是被打死就是成了俘虏,公墓岭阵地最终还是被北军守住了。

黄昏时,南军用于作战的1.6万人的伤亡人数已经接近四分之三,李将军能做的只有撤退了,这场战役已经没有再坚持打下去的必要了,如果继续坚持,将会带来全军覆没的结果,这是李将军最不愿看到的。经过了一夜的准备,南军在清晨开始有秩序的撤退了。

但上天似乎特别偏爱北方军队,在李将军撤退的那天,瓢泼大雨倾洒而至,导致了河水水位上涨,这使李将军无法撤过河去,林肯表示要抓住这个时机,歼灭南军,但是米德考虑到自己的部下也是损失惨重,知识谨慎地尾随在南军之后,并没有认真的截击。

最终,李将军带领残余部下顺利的渡河,林肯虽然懊恼,但还是表扬了米德在盖茨堡战役中的贡献,盖茨堡战役是美国历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战役,南军近伤亡了3万人,而北军近伤亡了2.6万人,米德在这次战役中,沉着冷静的指挥对这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伯特·李在这次战役中元气大伤,此后,在也未能向北进军,南军从此失去了战略的主动权,盖茨堡战役因此也成为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的转折点。

结语: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的历史,在这场战争中,南方北弗吉尼亚军团和北方波托马克军团,他们有着同样的信仰、语言、文化、历史,交战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战斗,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但命运让他们站在了对立的两面。南方军队节节胜利,气势正旺,北方军则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落败。

但是,战场上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决定于布局就能改变整个战争形势,李将军过于自信,轻敌导致这场战役失败,即便打再多的胜仗,一场盖茨堡战役就可以把他们打回原形,而北方军队虽然一直战败,但是指挥官米德冷静而沉稳

,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兵源和装备,扭转了整个战局,获得胜利。

《美国内战》

《世界战役》

《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