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和白起誰更勝一籌?這樣比較就出來了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被後世尊稱兵仙。


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遣張良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韓信的功績其實要從劉邦與項羽的鬥爭中作比較,秦滅亡後,項羽分封18路諸侯,因不滿分封,劉邦集團與項羽集團發生了彭城之戰,項羽靠著出色的指揮以3萬之師擊潰56萬漢軍集團,也就是在此戰之後,劉邦其實看不到任何一點戰勝項羽的可能,幾乎全盤都是弱勢,後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蕭何舉薦韓信,從韓信當上大將軍開始,漢軍開始慢慢的由弱勢轉為優勢,最後亥下滅項羽,楚漢相爭其實軍事功勞最大的就是韓信,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一輩子也不可能打贏項羽。


出自羋姓。楚國白公勝後裔,唐代許多白氏墓誌銘詳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孫白公勝。《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白乙丙之說已考證為以誤而錯。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也被後世稱為殺神。


白起時期秦國已經是戰國中的強國了,剛開始應該不能說是最強,至少是秦、齊、楚三足鼎立,還有後期崛起的趙國,但是從白起之後,戰國七雄沒有任何一國是秦國的對手,秦國實力遠勝其它國家,也為後面秦始皇統一奠定了基礎,整個秦國的崛起,白起在軍事上居功至偉。

白起從底層士兵做起,一生大小戰爭70餘戰,從未有敗績,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最出名的長平之戰直接殲滅趙軍45萬精銳,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戰國戰死400萬人左右,白起一人殺了200萬左右,光從戰績看就可以看到此人有多可怕,似乎怎麼吹都不為過了,最為可怕的莫過於當時整個戰國一聽到白起的名字,從國君到士兵,無不聞風喪膽,竟然出現無將敢掛帥迎戰的地步,將軍當到這樣的份後世也沒誰了。

其實韓信與白起本不在同一個時代,也就沒有一決高下的機會,因為兩人都是軍事天才,在軍事領域都有至高的建樹,所以後人都比較愛比較,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吧,縱觀兩人的戰績以及戰法戰術,其實白起是略勝韓信的。

1.白起的戰爭規模普遍比韓信大,韓信最大的規模莫過於最後60萬漢軍圍項羽十萬大軍。

2.戰爭性質不一樣,白起打的都是生死存亡之戰,上面提到的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長平之戰,列國都是生死相拼,這樣的戰鬥非常的困難,相比於白起,韓信打的更多的是擊潰戰,韓信只需要攻城就好,人可以不用殺,敵人內心反抗也沒那麼激烈。

3.士兵素質不一樣,白起打的戰役可謂是精銳打精銳,白起領的兵是秦國最精銳的士兵,打的也是各國最強的部隊;而韓信可以說是垃圾打垃圾,精銳都留給了劉邦來對陣項羽的精銳,給韓信的都是一些新兵,韓信也是靠著這些新兵一路擊潰各路小諸侯,當然對手也大多是雜牌軍,各個地方的小諸侯也都是殘兵殘將。

4.戰績不一樣,白起的戰績明顯要比韓信要好一點。

5.戰法不一樣,其實戰法很難做比較,但是有點,韓信打過的戰法,白起似乎也用過,韓信已少勝多的戰役很多,白起同樣如此,更是已10萬的兵力攻入楚國,迫使楚國搬遷,但是白起打的殲滅戰韓信就沒有。

其實個人感覺白起的戰法戰術已經達到一定的藝術高度,已經將軍事理論完完全全融入實戰中,就試想下,整個戰國啊,一半的人都是白起殺的,大大小小多少戰役,實戰需要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戰法也是千變萬化,若真有機會較量,孫武,吳起在實戰中也未必是白起的對手,當然白起沒有什麼軍事理論留給後人,韓信可謂千古奇才,一介書生,直接為將,直接導致項目兵敗,綜合來看,白起還是要略勝韓信的,大家對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