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代天籁上市了,聊聊它的“多面手”

(作者/兴风不作浪 2410字;阅读时间3分钟)

12月18日,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

这一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榜单上,出现了一位汽车圈最有名、也是小编最敬佩的的企业家,他就是民营汽车工业开放发展的优秀代表——李书福。当年一句“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的话,至今依然余音未散、振聋发聩。

如今,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而以李书福执掌的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汽车工业从大到强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也是在这一天的杭州,一家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合资车企,迎来了可能会影响其未来5年发展轨迹的“里程碑”时刻——日产智行之夜暨第七代天籁ALTIMA上市发布会,它就是东风日产。

习惯贾跃亭、李斌、罗永浩的新品发布会,这次大家可要换下口味了。没有来到现场围观发布会的朋友,下面就要给大家划重点。

1、第七代天籁 ALTIMA 在中国市场正式上市,共6款车型,市场指导价为17.98万元—26.98万元。

2、日产智行 2022 导入计划发布。

3、现场展示了日产智行互动体验区——灵·隐 智界,通过 11 大体验项目,让艺术邂逅科技,重构科技美学,突破人类五感。

……

我承认,再这么编下去,公关稿的味道一定会引起大家不适,严重者可能会招致跨省追击小编的风险,想想都后怕。

因此,本着三无精神(无充值、无公关、无偏见),针对这次发布会,小编还是提炼些干货吧。

干货一:第七代天籁,胃口比较大

从第一代天籁到第六代天籁,都是卖给你爷字辈、父字辈的消费者,因为这几代天籁以舒适见长,特别是座椅,有口皆碑。我们通常嚷嚷着日产大沙发,买日产车送大沙发,这些明晰化的正面标签或评价,其实主要归功于天籁的(当然,也有轩逸的功劳)。这个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但是到了第七代天籁,即此次上市的主角儿,给人的冲击感太强了。这里所说的冲击感太强,主要是其外形给人的视觉冲击太震撼。第七代天籁就像经过TNGA架构“洗礼”之后的第八代凯美瑞,一扫中庸形象,运动感扑面而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第七代天籁,“多面手”最贴切不过了,因为它是一款卖给“居家型+运动型”人群的中型车。言外之意就是,既要用舒适来巩固的前六代天籁积攒下来的基盘,又要用运动从凯美瑞、雅阁为代表的运动型车中虎口夺食。这就是东风日产给第七代天籁布好的算盘。

其中,对于已有的舒适性优势,第七代天籁主要还是体现在它的座椅上。3D Multi-Layer 人体工学座椅,采用了航天零重力科技理念与防污涂层和菱形绗缝技术工艺制作,以致于很多车评人形容这代天籁简直就是“运动型大沙发”。

那么,这代天籁新增的运动基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它的动力。与英菲尼迪QX50同样搭载的全球首款量产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2.0L VC-TURBO,峰值扭矩380N·m,最大功率185kW,还能实现发动机压缩比由8:1-14:1之间的无级切换。0到百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不到7秒,圈内媒体对第七代天籁的加速表现赞叹有加。更甚的是,这款发动机最近还荣获了“2019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

数据这么好看,那实际的驾驶感受又是怎样呢?还别说,在上市之前举办的试驾活动,我们有幸体验了这代天籁的动力及操控。从人体感受层面来说,在起步和加速这两个重要性能指标上,这代天籁给我们的感受可以用“巅峰”来描述。甚至可以这么说,前六代天籁,不是用来开的,而是用来乘坐的,而第七代天籁则要倒过来说。

其次,造型也能体现第七代天籁的运动特质。前六代天籁的造型,偏大甚至大到臃肿,与运动造型基本搭不上边。第七代则不一样了,东风日产对这代天籁的外形设计语言有个官方称呼,叫什么V-Motion 2.0全球设计语言。简单理解就是,在很夸张的U型大嘴、蜂窝状格栅以及回旋镖式大灯的融合下,重心感看起来很低矮很运动。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和第八代凯美瑞一样,第七代天籁的座椅。除了之前说的设计地很舒适外,其重心设置的也很低,这就更能体现它的运动感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网友会站出来指摘第七大天籁把大气稳重的一面丢失了。对于这点,我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原因很简单,这种审美上的东西,公说公有理,争辩毫无意义。

至此,第七代天籁的正式上市,代表着中级车“日系三强”全部换代完毕。

干货二: 东风日产开始朝着“转型”方向使劲了

提到转型,无论国内的车企还是国外的车企,都说自己在转型,或说自己已不仅仅是一家造车企业了。比如吉利集团CEO安聪慧就说过,吉利汽车将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科技型企业。

本次发布会,举办地儿是在杭州西湖的云栖国际会展中心,这个地方可是马云的“老窝”呀(由阿里巴巴举办的每年一届的云栖大会就是在这里),这不免有点让人联想东风日产的用意:我才是最强的科技show!

另外,发布会现场专门开辟了一个叫做日产智行体验区。里面展示的技术,大部分极具前瞻性。譬如心·浸 Thinking数字互动装置,用来展示日产汽车全球独创的“脑控车(Brain-to-Vehicle)”技术。简单理解就是,搭载脑控车技术的日产汽车,具有解读驾驶员大脑所发出信号的能力,将驾驶者的反应更加快速地传达给车辆,使车辆根据驾驶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让驾驶过程变得更加智能有趣。

从智能体验区的设置,我们不难察觉,东风日产开始往智能、科技走了。

还有一个“司马昭之心”的举措就是,东风日产在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日产智行2022导入计划

自动驾驶层面——以ProPILOT自动驾驶辅助技术落地为开始,到2020年,将陆续投放4款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2021年,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因搭载了ProPILOT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和ICC智能自适应巡航系统,第七代天籁被东风日产认定为旗下首款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的汽车。

汽车动力方面——到2022年,投放4款搭载VC-TURBO发动机的燃油动力汽车,4款搭载e-POWER技术的产品;除了2018年上市的轩逸·纯电外,到2022年还将投放3款全新的Zero Emission纯电动汽车。

车联网方面——至2022年,东风日产将共计投放10款具备车联网功能的车型。我们熟知的奇骏、楼兰、劲客、轩逸,都已经搭载了车联网。

你瞧瞧,平日闷声发大财的东风日产,这下“转型”的动作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