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古兄弟改革:湮灭于罗马统治阶层暴力斗争的改革

前言

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重要举措,我国古代战国末期的秦便是通过商鞅变法的改革,才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且影响深远的大秦帝国。

而在遥远的古代欧洲,另一个空间与时间下的罗马共和国走向强盛亦是离不开一系列的改革,在公元2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提比略·格古拉和盖约·格古拉兄弟二人就以保民官的身份实施了改革。

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发生,是在当时罗马共和国的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开始的。简单说来,当时的罗马共和国主要有奴隶与奴隶主、平民与元老贵族、元老贵族与骑士以及诸同盟国的贫民与罗马统治阶层的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是罗马共和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亦是威胁罗马社会安定及统治稳固的不利因素。

格拉古兄弟改革措施的客观作用上对缓解统治危机和部分社会矛盾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这次短暂的改革并没有成功的进行下去,最后以两位改革发起者葬身统治阶级的暴力斗争而告终。

改革虽然没有成功,但改革的相关措施在改革期间得到一定的施行并且也有一定的效果,对当时的社会危机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改革的同时,亦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甚至有研究者提出格拉古兄弟改革打开了罗马共和国统治阶级暴力斗争的潘多拉魔盒,并使得这种暴力斗争在罗马共和国统治阶层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可以说,格古拉改革充满了激进的色彩。

从纷争中走来的改革

最初,罗马仅仅只是一个意大利中部的城邦,是意大利众多城邦中的一个。在公元3史记初期,罗马在不断的内部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元老贵族和平民两个新阶层。元老贵族掌握了罗马的最高政权,平民拥有罗马的公民权并且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一定的土地。这种小农生产方式是罗马共和国的重要的统治基础之一。

后来,波提利阿法案解除了罗马公民的债务奴隶制,同时也解除了公民沦为奴隶的危机。而这些小农可以组织成为公民兵。这为当时与其他城邦战争不断的罗马军队实力强盛,并且逐渐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纳入统治范围之内。

在罗马向意大利其他地区扩张的同时,被罗马征服的城邦则成为罗马的"同盟",这些同盟并没有名副其实的自治权,实际上,他们都在罗马的控制之下。

同盟们的民众不能拥有罗马的公民权,并且还要为罗马提供兵源,即是向罗马上缴"血税"。这使得同盟们的三分之一男性都要进入罗马的军队。然而,同盟们的男性进入军队后与罗马公民的士兵的待遇和报酬相比,极大地不同,同样的付出只能得到别人所得报酬的一半左右。

不仅如此,同盟者的商业和农业生产都受到罗马的欺压。同盟者的小农的土地的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土地被罗马抢占,同盟者亦没有直接进行商业贸易的权力。这些使得作为同盟者的众多意大利人愈加贫困,生活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掌握罗马最高政权的元老院的贵族、大地主以及大量的骑士兼并土地、谋取经济利益,以达到他们自己奢靡享乐的生活的目的。特别是在罗马的地方行省,元老贵族与骑士的相互争斗也愈加激烈。最初,元老贵族与骑士是具有相互联系的,然而地位崇高的元老贵族在各个行省力争掌握最高权力,亦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而没有实权且地位相对较低的骑士则在行省力争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二者所谋求的利益逐渐产生冲突,使得元老贵族与骑士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彼此的

对立面上。

随着元老、贵族、罗马大地主、骑士们的强取豪夺,大肆兼并土地,使得庄园经济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侵害了众多小民的直接利益,还造成了奴隶们的困苦境遇。

庄园经济的主要生产者就是贵族和大地主们蓄养的众多奴隶,奴隶主们的需求提升的同时,

奴隶们的处境愈加恶劣,甚至在当时有不少上层人士提倡机智地压榨奴隶的劳动力,对奴隶们缩衣减食,延长劳作时间。罗马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并且在公元3世纪中期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征服迦太基,基本控制了地中海地区,获取大量的土地和奴隶,然而这些土地大都归于贵族和大地主等奴隶主手中,奴隶也只是陷入无止境的压榨困境之中。

奴隶主对奴隶的肆意五度剥削,使得在格拉古兄弟改革之前,罗马发生了许多奴隶起义。在意大利农村的西格尼亚、伊达拉里亚、坎佩尼亚、阿普利亚多个地区,奴隶发起武装暴动,袭击奴隶主。在提比路·格拉古实行改革前不久,西西里岛爆发了第一次巨大规模的起义,让统治者意识到其存在巨大威胁。此外,越来越多的小农濒临破产,使得在编民众减少,罗马的兵源大幅减少,军队的组织面临困境。这些各方面的影响促使格古拉兄弟二人推行改革

提比略·格古拉的第一次改革

公元前3世纪20年代初,提比略·格古拉被选举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保民官。

与此同时,西西里岛的奴隶起义给罗马政府带来了重创,他们还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甚至一些贫困农民和手工业者也加入到暴动的行列当中,使得武装起义的规模扩大,战斗力也屡屡压倒罗马。这让罗马的执政者们意识到奴隶起义的巨大危机,尤其是对于多次处于战败之地的罗马军队,兵源的缺乏使得罗马的统治有所动摇。为了缓解罗马社会矛盾和奴隶暴动危机,以巩固罗马的奴隶主统治,提比略·格古拉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

提比略·格古拉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土地分配上,只要解决好这一问题,罗马的统治和兵源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个想法看起来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提比略·格古拉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土地改革。改革规定每个人占有的土地不能超过

500犹格,其儿子可以拥有其一半的土地,也就是不超过250犹格,但总的加起来不能超过1000犹格。对于超出限额的土地则上交给国家,有选举出来的三个代表性的委员按照规定分配给没有土地的贫民,这些贫民也包括意大利同盟者的贫民。这项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改革之后,得到土地的贫民已经增加至七千多户,这也使得参加罗马武装军队的公民增加。

这项土地改革意在增强罗马的军队实力,巩固罗马的奴隶统治。然而,提比略·格古拉的土地改革政策并没有在罗马极其意大利同盟者彻底执行下去。在实行土地改革的同时,贫民获得一定的好处,提比略也得到了广大的意大利贫民和破产小农支持,可以说有很大的社会底层力量的支持,但对于曾经拥有大量土地的奴隶主大地主们而言,改革并不是他们所支持的,改革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破坏。

在这些大地主的"齐心协力"之下,土地改革的三个委员的执行权力被移交给执行官。而执行官并没有对改革上心,这也使得土地改革没有贯彻下去。公元前133年,提比略·格古拉被罗马元老院的贵族杀害,这次改革暂告一段落。

盖约·格古拉的第二次改革

提比略·格古拉被杀害后,罗马的

起义又有兴起的势头,反抗罗马统治的起义再次爆发,整个局势再次陷入紧张状态。直至公元前123年和122年,提比略·格古拉的弟弟盖约·格古拉连续两次被选举为保民官,盖约格古拉继续跟随其哥哥的步伐进行改革,继续实行提比略·格古拉的土地改革措施。不仅如此,盖约·格古拉的改革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不只局限于土地改革,还包括审判法、筑路法和殖民地法案。

在继续推行土地改革的同时,盖约·格古拉在其首任保民官期间提出了审判法案。审判法案的主要内容在于将其实纳入了罗马的审判委员会,即把300名骑士加入到300名元老院贵族中,使得罗马的法庭成了600名骑士与贵族的混合而治的状态。这遭到了元老院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对他们并不是件好事,可以说是厄运。

骑士加入到审判委员会,对行省总督和贵族们相互勾结、贪污腐败、牟取暴利的行为造成重创。反过来,审判发极大地帮助了骑士可以加入到行政管理当中,并且可以更好地加入到金融和商业贸易等行业当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骑士对元老贵族以及行省总督等大地主形成了一定的牵制。这对元老院和贵族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除此之外,盖约·格古拉还提出了筑路法和殖民地法案。筑路法规定罗马的筑路等工程交由骑士来执行,这对骑士们来说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罗马历史上的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便是盖约·格古拉建立的,并且是建在迦太基原来的领土之上。此外,还在意大利的其他地区建立了三个殖民地。

殖民地的建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民的土地问题,并且使得曾经一度有所凋零的工商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

从这些情况看来,盖约·格古拉的改革正逐渐使罗马的统治回到正轨。盖约·格古拉的改革范围比提比略·格古拉的改革更加广泛,涉及领域也更多。并且看起来盖约·格古拉在其哥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盖约·格古拉似乎从哥哥的失败中考出来

元老院贵族是改革的最大阻碍,所以他改革的第一步便是提出审判法,拉拢骑士的的力量,获得比提比略·格古拉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甚至他还扩大海外殖民地来解决贫民的土地问题。

然而,遭到重创的大地主及贵族们不会轻易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后来,在元老院和其他贵族的合力诋毁和攻击下,盖约·格古拉的地位渐渐下降,甚至元老院贵族再次使用暴力杀害盖约·格古拉极其众多支持者,重创了格古拉兄弟的改革。

改革终局:兄弟二人身殉

格古拉兄弟二人的改革最终以他们二人被元老贵族动用暴力杀死,重挫改革而走向终局。虽然改革的各项措施并没有全部贯彻实施,但在改革期间的成效是不可置疑的。即使改革如此短暂,但格古拉兄弟的改革对罗马的发展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次改革的失败之因,有很多说法。格古拉兄弟改革是意图是解决贫民的土地问题,恢复罗马的小农生产制度,以达到增强罗马军队实力,巩固罗马奴隶统治的最终目的。然而,对于罗马共和国而言,从小农生产制度到大地主和奴隶主的大庄园经济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这大概类似于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中也难以避免。这样看来,格古拉兄弟的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走向失败是注定的结局。

结语

并非仅有单方面的原因。这次改革的出发点对于当时的罗马社会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改革存在仓促且缺少决策等问题。改革措施一出台,直接重创云老院及贵族、大地主的直接利益,而元老院掌握了罗马的最高执政权力,且根深蒂固,难以撼动。这使得兄弟二人的改革显得过于激进

当然,不仅是因为动摇元老院贵族的利益。格古拉兄弟二人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违背了罗马共和政体的执行程式。改革的法案并没有事先向元老院提交商议通过后再执行,这从元老院的角度老看就完全违背了罗马的共和政体。所以,元老院在面对改革的反抗与斗争也极其的激烈,甚至直接采取暴力手段杀害改革发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