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網雕塑:風景之上是文明探索遺產創新性展示邏輯|良渚古城遺址

良渚古城遺址

2019年7月6日

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此,5000多年前

良渚先民建成並使用的“中華第一城”

正式被請上世界大舞臺

終成展現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

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

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立體的古代中國和

現代中國的國家名片!

良渚古城內

夾河而居是常見的生活景象

美人地遺址發現用枕木、墊木和立木做河道護坡

鍾家港遺址則用木樁和竹編對河道進行護岸

在江南地區

這種沿河道兩岸建房屋而居住的生活方式

一直延續到今天

只不過現今的駁岸方式

大多數改為了塊石壘砌或混凝土澆鑄

為了向遊客再現

5300年前先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的居址與作坊展示區

安放了諸多鋼網雕塑小品

人們看見這些雕塑便會直接走向前去

無一例外!

似乎可以看到他們在想雕塑是怎麼做成的

似乎非常詫異竟然能夠透過雕塑看見周邊的風景

……

原來

用透視性強的鋼網雕塑小品

表現良渚時期的生產與生活

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一大創新

~

跟隨小蝸 先睹為快吧!

製作茅草片

屋頂搭建

製作漆器

良渚先民打水場景展現

訪客參觀居址與作坊展示區

小蝸瞭解到,面對土遺址保護與展示的難題,在保證真實性的前提下,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創新了大遺址展示的途徑和方法,以虛實結合的多樣性方式來探索遺產的創新性展示

例-先民雕塑手中拿的玉器是真實的玉石

展示區裡的房屋同樣利用了實體房和鋼網房交錯搭配的方式,演繹了一種時間流逝與物質轉變的概念,即便眼見為實,都不敢相信這些由褐色鋼網構制的空間設計竟有如此震撼的視覺之美。

風景之上是文明!居址與作坊展示區大量鋼網雕塑小品是對良渚先民生活、生產方式的全新詮釋,表達出建築與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之間互通的自由空間。這些虛擬化的網格與環境高度融合,為訪客提供了認知遺址的想象空間。

為了更好地瞭解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居址與作坊人物雕塑場景展示邏輯,小蝸有幸採訪到了良渚遺址管理所所長黃莉,以下將以“Q&A”的方式向大家闡述。


Q&A

Q:為什麼將居址與作坊展示區選址於此?

A:良渚古城營造在沼澤溼地之上,水網密佈,水系發達,猶如一座水城。居址與作坊展示區旁邊的這條鍾家港古河道作為當年重要的河道之一,南段的臺地邊緣,出土了大量的玉料、玉鑽芯及礪石磨條等玉器加工工具;河道中段和北段出土了較多石器坯料、木器坯件、大木作等手工業半成品。


根據對良渚時期建築形態、手工業製作和生活方式的研究,這裡正是良渚先民生產、生活的地方。所以我們選擇在這片考古發掘的區域進行復原展示。

Q: 展示的形式和內容包括哪些?

A:事實上,遺產保護展示在設計之初我們就設定了一套

以遺產價值闡釋和遺址體驗相結合的展示體系。通過遺址現場展示揭示良渚古城的遺產價值,凸顯中華五千年文明聖地的重要地位,增強參觀的參與性、體驗性、互動性。

為提升遊客的參與度,我們以考古研究為基礎,設置了考古體驗和河道與作坊兩處互動性較強的參訪區域,訪客在考古體驗點參觀良渚古城的生活面貌展示之餘,還能體驗平時難得一見的考古發掘工作;在河道與作坊區域,我們主要採取了虛實結合的方式,每一處雕塑都是請考古學家現場指導後,經過反覆的推敲和調整的產物,包括人物雕塑手握工具的方向是否準確、當年的陀螺是否是現在呈現的樣子等等。因此,根據考古的發現,我們復原了當時作坊區繁榮的生產場景,通過房屋人物的雕塑展示加工玉器、漆器、石器;訪客還能體驗紡織、夯土、打陀螺等生活和工作場景。你能通過這些模擬的場景,觀察五千年前手工業作坊區的繁忙景象。

這些走入式、沉浸式、體驗式的展示互動,不僅能夠進一步增強文物、遺產的鮮活度、親切感,還能進一步提升遺產價值、文化故事傳播的有效性、覆蓋面。

Q: 場景打造和展示的過程中,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A:展示中,我們按照“保護第一”、“最小干預”、“真實可逆”的原則,在充分尊重遺產真實性、完整性和保護有效性的基礎上,借鑑國內外大遺址展示的成功經驗,按照“可識別、可逆”

的原則,運用綠植標識、模擬復原、小品雕塑、數字演示、場館展示等手段,開展遺址保護展示,科學、立體、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遺址的文明特徵、價值內涵,讓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為全民所共享。

Q: 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鋼網雕塑吧,為什麼想到採用這種形式來呈現良渚時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狀態?

A:首先,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不同於一般的城市公園或主題公園,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集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展示、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於一體,是對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展示利用的積極探索創新,為的是讓良渚古城的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不斷傳承永續。因此,對於良渚來說,保護是第一位的。採用鋼網雕塑的展示形式正是為了儘可能地不破壞整體環境,公園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如果在這麼美的公園裡放置很多實體的東西,對整體環境的破壞就會比較大。

其次,鋼網雕塑小品是我們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創新,目前國內應該是沒有的。設計之初,我們看了很多國內外知名遺址的展示方式,直到看到國外一位藝術家在一座古建上面做了現代化的鋼網,覺得這種形式非常好,然後開始討論是否可以這樣做。在雕塑的工藝上我們也討論了很久,比如雕塑的穩定性、框架的支撐性等,試驗了很多遍。

第三,採用鋼網雕塑的方式可以迴避考古學方面的一些問題,譬如當時人們穿什麼衣服我們目前是無法得知的。公園是在遺址保護的基礎之上,通過可識別、可逆(遺址之上做保護層,在保護層上再做模擬展示)的原則來進行展示,現在你們看到的鋼網雕塑呈現的簡單的動作,其實都有科學性在裡面,不是簡單地看這幾個人形雕塑,而是根據幾十年來的考古研究成果得來的。

Q: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為遊客展示了一個水草豐美、河網密佈的王國都邑。在您看來,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區別於其他公園的地方在那裡?能否分享在展示方面值得同類型公園/景區借鑑的做法和經驗?

A: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是一個以考古為特色的遺址公園。考古發現和研究是良渚古城價值認知的基礎,

今後很長一個時期內仍將持續開展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是參觀者理解古城遺址豐富內涵和遺址價值的重要窗口。考古發掘研究、公眾考古展示、互動考古體驗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有別於其他公園的特色。

你會發現,公園用不同的植物對各個古城內的遺址分佈區做了劃分。大片的水稻代表了這裡豐富的水域資源,樹皮鋪陳的區域,則代表著一處處房屋遺址。我們在打造公園環境、做綠化不是為了讓花開的更美更漂亮,而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為什麼園區內種植那麼多的三葉草?一方面是為了大面積地標識特定區域,更重要的是三葉草是淺根系植物,對遺址破壞最小。我們在居址與作坊展示區種植的樹木,大多也是良渚時期就存在的樹種。

在做整個園區遺產展示的時候,秉承的是在考古研究的基礎上,以遺址本體保護為主,通過深挖遺址文化內涵,系統梳理遺址區內環境,大量運用綠植標識遺址本體,恢復良渚時期的古地貌環境的方式,讓良渚古城的生活環境以這種獨特的方式重現在世人眼前。

我認為,無論是博物館、圖書館還是公園,公共場館發展的理念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更多的是對訪客文明行為的塑造和引導。各場館傳播的理念也應該是各有側重,有所分級。想大概瞭解良渚的訪客知道這裡是5000年文明聖地就夠了,如果想更深入地瞭解,我們也有豐富的展示、體驗產品可以提供。遺址公園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其次才是對保護成果的共享。

開園啦!



7月7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了隆重的開園儀式。


良渚古城有著“中華第一城”的美譽,是目前已發現的中國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時擁有城牆和水利系統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遺址,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起源的重要物證,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堪稱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範例。良渚古城遺址的價值突出、意義重大,不僅是中華文明的偉大見證,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是值得全人類共同保護和記憶的寶貴財富!

良渚古城遺址在7月6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國際社會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5處世界遺產。

入園小貼士

為切實保護遺址,提升參訪體驗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開放秉持“預約參訪、有序引導”的原則

開放時間9:00至17:00

入園時間為每天9:00至16:00

實行預約參訪制

遊客進入園區需通過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進行預約【上午9:00可在線預約,每天預約人數不超過3000人】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聖地]

蝸牛為能夠參與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開放、

為公園提供管理諮詢及運營服務

而自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