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中作为主角的秦琼排名只到第十六,尚师徒新文礼都在前面,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鲁赤水


(说唐)一书的主角是秦琼,身份是瓦岗寨的兵马大元帅,但和别的书中主角普遍带有主角光环不同,秦琼的本事书中仅排第十六,而且他上面的每个对手武艺都高出他很多。



三国中有个二十四将排名,开头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其实这前六名本事相差不大,第二名到第六名几乎都能在第一名马前走上上百回合。但秦琼不同,秦琼每遇到排在他前面的敌方对手都被吊打,除了题主提到的四宝将尚师徒和八马将新文礼,还有比这两位更厉害的排名第九的魏文通和排名第八的杨林,秦琼几乎在这几个人手下都吃过亏。

再往上是秦琼的表弟排第七的罗成,表兄弟之间肯定没说的,哥俩还互相传过武艺;排名四五六的分别是第六伍天锡,第五伍云召,第四雄阔海,这哥仨比秦琼高明太多了,对秦琼几乎是秒杀的结局。杨州比武奢状元就能看出来,瓦岗寨的王伯当本事比秦琼不差多少,三合被突厥人铁木金打败,而伍云召出马一合即刺死铁木金!但这三位和秦琼一样,同属反隋同盟军,十八路反王四明山截杀杨广,这四位还在秦琼帐下听令呢,所以也是自家人,不会找秦琼的晦气。

排第三的是银锤太保裴元庆,这位更是个狠角色了,手中一对三百斤的梅花亮银锤,除了第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就算是四五六七这些超级高手,也没人能在裴元庆手下走上三十个回合。但裴元庆先是带兵攻打瓦岗,后被瓦岗招降,成为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小舅子,也是名副其实的瓦岗第一悍将,在秦琼帐下听令,自然不会和主帅过不去。



第二名是天宝将军宇文成都,本事更在裴元庆之上。秦琼和柴绍齐国远等人长安闹花灯,撞上了宇文成都,宇文成都随便把手中四百斤的凤翅溜金铛划个圈子,秦琼的双锏沾上宇文成都的兵器已经是虎口震开,秦琼的武力相比宇文成都,几乎是凡人和天神的差距了。后期秦琼领兵对阵宇文成都,也是裴元庆和伍云召等出马对付宇文成都,秦琼这点本事已经不够看了。

第一名,西府赵王李元霸,号称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的李元霸能一合打败第二名宇文成都,有多厉害就不用说了。四名山宇文成都被裴元庆伍云召等打败后,李元霸被召至前线对付众反王,秦琼曾与李元霸对阵,李元霸因为知道秦琼是他李家救命恩人,所以只是和秦琼假打几下,秦琼见李元霸不下死手以为有便宜可占,步步紧逼惹恼李元霸还手,一枪打弯了秦琼的虎头枪,但李元霸竟然又用两手给抻直了!

江湖号称“赛孟尝似专诸神拳太保”的秦琼的本事在书中太不起眼了,说唐一书的作者又为什么如此安排?我以为,这是作者为了突破主角光环框架的固有模式。

因为在一般的古典或武侠小说中,主角不但功夫高武艺好,而且很少打败仗,因为作者普遍对自己书中的主角或喜欢的人物有所偏爱。比如(水浒),施耐庵为什么不让读者心目中的林冲对战史文恭?却让同为五虎的秦明二十合速败给史文恭?答案是主角(或深受施耐庵喜欢)林冲远非史文恭的对手,用秦明的败阵间接说明了史文恭和林冲的差距;再比如(神雕侠侣),金庸为什么不让神雕第二男主为国为民的郭大侠和练成十层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打一仗?却让东邪南帝周伯通三人在绝情谷合力擒金轮?神雕三绝不顾身份群殴金轮,已暗示郭靖远非金轮的对手,再安排二人过招,光芒四射的郭大侠会败的很难看。



而(说唐)一书抛弃了那些固有的模式,不再执着于对主角小心翼翼的保护,不再像保护婴儿那样,捧着怕飞了,含着怕化了,主角也可以本事稀松也可以屡打败仗。当然,放眼全国,能胜秦琼的也只有十五个人,所以他也并没有那么差。但不管秦琼本事如何,书中对他的塑造都是非常成功的,作者不拘泥于常规,刻画出了一个孝义双全有血有肉性格更丰满的秦琼!当然这只是小说,真实的秦琼是唐朝二十四凌烟阁功臣之一,是实打实的大唐第一猛将。


东岳巍巍汶水幽幽


乱世一般容易出英雄,隋唐也不例外。在隋唐风云变幻之际,涌现了一大批的谋臣和武将,秦叔宝就是那个时期比较有光环的英雄之一。

在《说唐》所演绎的隋唐十八位有名的英雄人物中,秦叔宝只勉强入围,名列倒数第三。在排的上号的隋唐十八英雄里,武力值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阶梯共三人,李元霸、天宝将军宇文成都和三公子裴元庆,他们三个的武力值碾压后面的十五位,如果对垒基本上三招之内毙命,其中排名第六的伍天锡就是因为杀了李元霸的开路将梁师泰,三个回合死于李元霸之手,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此三人中李元霸又碾压其余二人。

第二阶梯共五人,柴面将军熊阔海、南阳候伍云召、沱罗寨寨主伍天锡、玉面寒枪俏罗成、靠山王杨林。此五人基本上都是十项全能人物,武力值不及李元霸等三人,只因那三人基本上都是天生神力,而他们五人基本上可以吊打其余十人。举例为证:扬州夺魁大会上,突厥大将铁木金,使一条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两枪即剌死铁木金,如果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伯当一回合之内基本上可毙命,与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程咬金诸将也等同。

第三阶梯共十人,分别是花刀将魏文通、四宝将尚师徒、八马将新文礼、双枪将丁彦平、平南王韩擒虎、昌平王邱瑞、李元霸开路将梁师泰、兵马大元帅秦叔宝、大将尉迟恭、赤发灵官单雄信。此十人武力值基本上碾压其余的寻常武将,但是比之前八人基本上又次一个等级。

武力值并不高的秦琼在当时却颇有忠义之名,被称之为山东小孟尝。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门下食客三千,颇有义名。秦琼在说书人的口中称其为有名的朋友八百,没名的朋友不计其数,可见秦琼人缘较好,且能当得上忠义二字。在其干捕头的时候,连土匪山贼都感其义气,秦琼也不论贵贱,慷慨相交。其为人处世,可见一斑。

秦琼一生三易其主,最先效力于张须陀,征讨义军李密,兵败便投靠了大魏瓦岗的李密,后因李密目光短浅无大志,又败于洛阳王世充,秦琼不得不投靠王世充,因不满王世充的为人,便率众最后投靠了大唐。此后追随李世民鞍前马后,成为大唐的开国功臣,大概是因为其没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才排在了凌烟阁倒数第一的功臣吧!

为什么秦叔宝也数度易主,却没有人评价其为三姓家奴?因为在那个乱世,良禽择木而栖本就是一个为大家所共识的就业法则,何况秦琼改换门庭不是自身原因,而是因其主或无能或昏庸。而其自身并无见利忘义或者为大家所不齿的行为,所以大家都不会对一个内心清明的人乱泼脏水。吕布为何被叫做三姓家奴,那是因为其本主原本无错于他的时候他就出尔反尔反害其主。

或许是秦琼太在乎忠义之名了,所以在玄武门这件兄弟相残的不义之举行动中,秦叔宝才不会去参与吧。许多人说自古无情帝王家,我若不杀你,那你就会杀了我,所以先下手为强吧那就!可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到底当时是怎么一个情况,我们谁都无法得知,只要秉持忠义,保持内心清明,不论历史如何反覆,忠义之人终都是被褒扬的对象。这或许是秦琼在综合能力并不突出的隋唐英雄里能占得一席,且历史光环胜于他人的原因吧。


大嘴影视圈


这样写才精彩呀。

在评书《说唐》中,秦琼秦叔宝是书胆,是整部书的灵魂人物之一。在整个《隋唐》中,高手又分四猛四杰十三条好汉,而秦琼和尉迟恭两人加一块儿才算第十三条好汉,其他上榜的人都在秦琼之上。那么作者为何要这么写呢?为何不把书胆写的更厉害排名更靠前些呢?

要知道,当时习武之人何止千万,能排前二十也绝对了不得了,一般情况下难遇敌手。如果把他写的武功排名第一,任何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那这部书就太没意思了。任何一场战斗只要他在,就能绝对赢下来,这既不符合现实,又减少了评书作品的悬念,还无法体现其他人的精彩演泽,这会让整部书的精彩程度逊色不少。

真正的好评书,很少有让书胆无所不能的,这样就很没意思了。




无剑的剑客


说唐

李世民部下的大将秦琼为啥在功臣阁排名只有十六位,不能靠前,因秦琼在建唐前在军中挂过师,该功劳不会少他人。可是秦琼在瓦岗時,为了替父报酬,假装后在炀帝叔父杨林手下当十三太保。后被杨林识破,二人斗了一场,秦琼受了重伤,自从大唐建国后经常伤发生病,在薛仁贵征东時想要挂帅过海,因又发病调换了尉迟恭,自征东凯旋回国,秦琼已逝世,李世民很悲伤没有见过最后一面,秦琼对李渊一家还有过历史恩惠,在李世民小時,李渊带全家在山东道遇强盗很危险有秦琼同路经过而搭救,秦琼临终对儿了秦杯玉说:告诉主公排功臣位子,请求皇上宜靠后,首先鼓励年轻将领,让他们为国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