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情深,临终托付红颜八十万,红颜带着钱,嫁给自己的蓝颜

清末,一位江浙地区的新军将领贪污了巨额军饷,数十万的钱财寄托于上海名妓沈秋水之处。

将军不幸,因他人设计死于都督府,却不料,这笔钱财成就了史量才,成就了《申报》的振兴,成就了秋水山庄一段浪漫佳话。

一、陶骏保——钱财之主死于派系之争

这笔数额巨大的钱财,原是这江浙联军的参谋总长陶骏保所属,托于沈秋水保管。

这位新军将领并非粗陋,生于江苏镇江,少时便追随兄长学习。他武能十八岁入江南陆师学堂,也曾身赴日本,研究学习宪兵改良之事,文能撰写歌曲,《步兵歌》《大哉军人》。

只是,很不幸,这位身兼要职的军官将领,混进于这一场江浙联军内部的纷争之中。

1911年的12月,当时的沪军都督陈其美,心生一计,引诱陶骏保进都督府,枪杀了结。

陶骏保死于派系之争,这八十几万的钱财,便落在了先前托付的沈秋水手中。

二、望穿秋水得慧芝,辗转才知深情在

上海四马路,迎春坊。

迎春坊内有三美,三美之中,有位“慧芝”姑娘,年纪最小,才情却最出众。

一边是因拜访好友张竹平,与其前去观赏美人,听曲抒怀的史量才,后来承接《申报》的一代报业巨子;另一边是如泣如诉的《平沙落雁》,慧芝一手好琴,一颦一笑,弹进了史量才的心里去,沪上名妓终成为了秋水夫人。

不错,这慧芝便是秋水。

史量才才华横溢,与秋水谈天谈地。

秋水心思巧妙,貌美可人,只羡鸳鸯不羡仙。史量才为慧芝改名,“望穿秋水”,从此以后没有了沈慧芝,有这一位沈秋水。

沈秋水担心若是这钱财被当局侦知,祸事降临,正不知所措,便将一切实情讲于史量才,让史量才帮忙给拿主意。史量才听后若有所思,并不说话。而沈秋水正是焦灼,见他不言语,于是连连逼问。

史量才这才正色相对,说了这样一番话:

此事处置不当,确有倾家之祸。现在我为怜惜你起见,也顾不得一切,我来担当风险。以我在上海政、商、学界的地位,可以说得到,做得到。当局既未来查包裹,你尽可放心。我来负责保证你的安全就是。

沈秋水带着陶骏保留下的八十多万钱财,价值二十万余元的首饰,如愿以偿嫁给了史量才。即使此时的史量才,早已娶妻,但沈秋水依然过得舒心幸福。

这位庞姓的原配夫人,养育一子,对秋水礼让尊敬,大度容人。

才子多情,而多情自古伤离别,未伤离别,却伤了秋水的心。

史量才几年后江湖遇见才女,娶为三姨太,诞育一位女儿。

秋水以泪洗面,恨自己不能有所生育。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这眼泪,流进了史量才的心中。

他愧疚,也怨恨自己,念起秋水,为了弥补秋水的难过,史量才一掷千金,购买了位于西湖北山路的一处地皮。他精心设计,建造别墅。此处不仅有园林风光、小桥流水,这二层小楼更有木雕的窗沿。

他找来手艺最好的匠人,给秋水这一处风雅别致的“秋水山庄”。

这里是二人抚琴谈心的专属之地,在此下棋,在此焚香礼佛。

曲径通幽处,可见才子佳人。

三、暗杀殒命,心死弦断灵堂前

《申报》振兴于史量才手中,言行大胆,针砭时弊。

在动荡下,国民党当局拉拢史量才不成,发布禁邮令威胁。后来,史公更是曾“出言不逊”。

蒋介石对他说:“惹火了我,我手下有一百万的兵!”

史量才便答:“我手下有一百万的读者!”

动荡时局,终究引来杀身之祸。

沪杭公路,1934年傍晚,天色渐晚,报业才子命已终。

那晚的轿车中,沈秋水与儿子同在,留住了命,还有吓破的胆。

恍惚的沈秋水,久久不能平复,每每居于秋水山庄,任何角落都有她与史量才的浪漫情深,以泪洗面。

凄凄惨惨戚戚,灵堂前,秋水一曲《广陵散》抚得心碎,肠断。

一曲未终,七弦琴断一弦。

这琴承载着太多,沈秋水抱着二人共同弹奏的古琴,丢进了火炉之中。

后来,也没有了秋水山庄,沈秋水捐为慈善,“尚贤妇孺医院”的招牌挂了上去。

后来,也没有了秋水夫人,只剩青灯古佛旁,独孤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