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義.十二卷.易圖.五贊.筮儀.各一卷.宋朱熹撰(1)

學習國學,傳承文化!

《周易本義》是朱熹的重要著作,他兼採兩漢、魏晉、隋唐易說,融占筮、象數、義理於一體,又卓然有所創立。它影響元、明、清三代官學六百餘年,在易學史和中國思想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此本《周易本義》(上下經二卷,十翼十卷)是清康熙時期內府仿南宋鹹淳乙丑九江吳革刊本。


《周易本義》成書後,流傳甚廣,一度成為科舉考試標準用書。自漢以來,研究、批註《周易》的書很多,朱熹的《周易本義》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他用呂祖謙考定的經文,做了詳細的解釋,在釋文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並且經、傳各自為卷,即上、下經二卷,十翼十卷,意在保持古《易》之舊,卷前附《易圖》,卷後附《五贊》和《筮儀》。

卷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次序》、《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和《卦變圖》九圖。

周易上經第一,周易下經第二,周易彖上傳第一,周易彖下傳第二,周易象上傳第三,周易象下傳第四,周易繫辭上傳第五,周易繫辭下傳第六,周易文言傳第七,周易說卦傳第八,周易序卦傳第九,周易雜卦傳第十,周易五贊,筮儀

朱熹(1130.9.15-1200.4.23),漢族,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亦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書籤。清康熙內府據宋鹹淳元年吳革刻本翻刻,框高24 x 16釐米,六行十五字,左右雙邊,白口,雙魚尾。此為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本

文件名:周易本義.十二卷.易圖.五贊.筮儀.各一卷.宋朱熹撰.清康熙年間內府仿南宋鹹淳乙丑九江吳革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