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培養出四個絕世徒弟,把戰國搞的天翻地覆,鬼谷先生真高明

鬼谷子,王氏,名詡,一作王禪, 衛國朝歌人,是戰國時代顯赫人物。著

名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傳其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 精通百家學問, 因隱居在雲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常入山靜修,深諳自然之規律,天道之奧妙。

他被上天賜予通天徹地的智慧,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變幻莫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辭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形神俱妙,超乎萬有,體合自然。

鬼谷子,被後世稱為“謀聖”。他一生未出鬼谷,看似不問世事,其弟子卻攪動天下局勢,影響列國興亡,不謀之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鬼谷子一生教育了:

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呂不韋、白起、李牧、王翦、甘茂、樂毅、毛遂、趙奢等500多位精英!

鬼谷子共有四大弟子,皆為鼎鼎大名的兵家人物:

孫臏、龐涓、張儀、蘇秦。鬼谷子一次只收兩名弟子,分縱橫兩派,一橫一縱相互對抗。

孫臏

孫臏,出身於阿,鄄之間,是孫武的後代。

與龐涓是同窗,因受到龐涓的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

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逃到齊國,被齊王封為軍事,輔助齊國打敗龐涓,取得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著有《孫臏兵法》一書,也稱作《齊孫子》。

龐涓

龐涓,戰國初期的魏國名將,曾率部橫行天下,北拔邯鄲,西圍定陽。

差點將趙國滅國,桂陵之戰後收復河西失地。

此人智勇雙全,愛兵如子,深受魏王的喜愛,不過肚量不行。

同窗孫臏曾經遭受到他的迫害,最終孫臏逃到齊國。

而後龐涓敗於孫臏之手。他的人生奠定了魏國的盛衰,他的死亡為魏國霸權敲響了喪鐘。

張儀

張儀,魏國安邑人,魏國貴族後人,戰國時期的外交家,謀略家。

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

秦惠王封之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以橫坡縱。

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因此被封為武信君。

秦惠王死後,繼位的秦武王不喜歡張儀,張儀逃到魏國,出任魏相,一年後逝去。

蘇秦

蘇秦,字季子,洛陽人。戰國時期的外交家,謀略家。

蘇秦與張儀同為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

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

蘇秦到了趙國後提出了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

並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身兼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國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

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雖然鬼谷子在歷史中很少露面,但他的弟子卻各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因此,鬼谷子的學說,備受後世推崇。

《鬼谷子》是一部研究古代社會政治鬥爭謀略與權術的智慧之書。每篇由謀略典故、現代應用和商海實戰三部分組成,對原文進行了通俗易懂的翻譯,側重闡述做人、辦事、經商這些普通讀者極其關心的主題。

這本全譯全解版本的《鬼谷子》不但將各篇文章做出了詳細的解釋和解讀,而且在每篇文章後都舉了相關的例子,使讀者能夠更加透徹地體會到鬼谷子的智慧。

圖文結合。充滿智慧的文字、精美珍貴的圖片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設計理念,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打造出一個彩色的閱讀空間,全面提升本書的欣賞價值 和藝術價值。

《鬼谷子》一書被世人譽為智慧的禁果,曠世奇書!

時至今日,儘管鬼谷子、蘇秦、張儀等風流人物早已煙消雲散。但是好在,鬼谷子概論且述,我們才得以在他的作品中瞻仰前人的風采,學習古人的智慧。

開卷有益,此卷更甚!

僅需78元,只要兩張電影票、兩包煙的價錢,閒來無事讀一讀,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

,就可獲得大師鬼谷子的畢生智慧, 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讀者們在現代社會也能夠更巧妙地運用鬼谷子的智慧,從而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