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 草原“霸主”

公元六世纪,起源于今新疆一带的突厥人强盛,建立了突厥汗国。当时突厥政权辖境辽阔,东自辽河上游,西至今里海,有万里之余;南自沙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有五六千里。呼伦贝尔也被突厥人占领,并派三吐屯(吐屯为“监察官”之意)统治室韦诸部。从此,室韦人沦为突厥人统治下的奴隶或黑民(战争中的归附者)以及普通牧民,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吐屯交牲畜和貂皮等物作赋税,并时常为突厥奴隶主打仗。当时突厥政权经常派兵进犯中原,对隋王朝威胁甚大。隋朝对突厥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政策,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个汗国。

七世纪初,唐王朝建立后,东突厥和西突厥不断侵扰,唐朝通西域的商路也被阻塞。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遣将反击,并利用了北方草原上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族,一举攻破了突厥。当时漠北广大草原建立了薛延陀政权,牙帐(领导中心)设在郁都军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之北山)。

呼伦贝尔草原又归薛延陀政权管辖。唐朝曾利用薛延陀打败了突厥,但又恐其强大难以控制,便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其力量的政策。公元646年,薛延陀政权发生内乱,唐朝乘机出兵,利用回纥等部大败薛延陀于郁都军山。公元647年,唐朝在漠北设置三府七州。府有都督,州有刺史,以各部落酋长担任以上官职。从此,唐王朝中央政府的统治管辖权直接行使到漠北全部地区。当时唐王朝在今贝尔湖附近的拔野古部设置了幽陵府,辖贝尔湖以西地区;在白习部设窴颜州,辖大兴安岭以西,贝尔湖以东地区。至此,呼伦贝尔全境为唐朝统辖。各部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各部落遣使者与唐朝来往不断,沟通和建立了呼伦贝尔草原与中原唐王朝的联系。

由于唐朝没有派兵力及官吏进驻所统辖之地,至七世纪后期,东突厥东山再起,重建后突厥政权,回纥等诸部又一次被突厥奴役。至八世纪中期,后突厥政权内乱,回纥联合其他部落消灭了后突厥政权,占据了突厥故地。呼伦贝尔又为回纥之辖境,在回纥所控制的部落中,派回纥人充任“监使”,向室韦人勒索贡赋,繁重的苛捐杂税,使呼伦贝尔的室韦人怨声载道。

公元840年,回纥西北部的黠戛斯人攻破回纥,呼伦贝尔又属于黠戛斯的辖境。十世纪初,黠戛斯人又被新兴的契丹人击败,契丹人又成为了呼伦贝尔的新主人。

悠悠400余年,呼伦贝尔草原历经突厥、回纥、黠戛斯人的轮番统治。这些草原“霸主”们对生活在呼伦贝尔的游牧民们进行奴役,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战争、掳掠仍无休止地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