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重度贫农到九五之尊的逆袭之路(上)

壹.忆往昔淮右布衣

朱元璋终于迎来了这一天,看着金光灿灿的龙袍穿在了身上,摸起来多么的有质感,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可爱,江山如此多娇,这是朕的天下。回忆着从重度贫农摇身一变到如今的九五之尊,这一切好像是在梦里,却又是那么的真实。

金銮宝殿里,朱元璋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俯视着底下的文武百官,心中顿然百感交集,酸甜苦辣咸五味从心头一拥而上,夹杂在一起,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味道。

他想纵声大哭却忘记流眼泪是怎么一回事儿,想仰天大笑又不能在群臣面前释放出来,种种感受唯有在心里边来回如翻江倒海一样翻滚着,表面只能一脸严肃。

《朱元璋》朱元璋剧照

毕竟此时的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无人之下,天下人之上。

以前他做梦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穿上龙袍,做上皇帝。他想的只是能吃饱饭而已,一家人能团团圆圆的在一起,就已经很满足了,可是命运总是喜欢跟人捉迷藏……

每每想到这里,朱元璋内心感慨:真是造化弄人呀。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蒙古人统治。蒙古铁骑统治下,中原百姓人不是人,民间百姓哀鸿遍野,民生疾苦,老百姓的命也不值钱,正是生命如草绳。

早在几十年前,成吉思汗的其中一个孙子忽必烈经过四年的夺权,打败他的兄弟阿里不哥,成功当上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后来带领蒙古铁骑消灭了南宋,建立了大元朝。

到了元朝后期,皇帝荒淫无道,百姓面临的苛捐杂税可谓数历史之最,暴政之下,老百姓苦不堪言!

在某一天夜里,一个婴儿呱呱啼哭来到了这个世上,他的父亲从来没有读过书,加上由于当时元朝取名的政策,于是给这个婴儿取名叫做朱重八。

虽说人的出生是概率性的事件,也是被动性的事情,大家的出生都是上天随机分配。而小朱重八是不幸的,他没有含金钥匙投胎到大户人家,他和千万人一样注定是农民的儿子。就这样,他在吃完这顿担心没下顿的环境中慢慢成长。

小朱重八不明白人为什么要活着,但是他知道活着就要吃饭。

农耕经济的封建社会,作为重度贫农的家庭,自己家没有土地,自然而然要通过为地主打长工来赚取一家人的生活费用。当然,这其中的付出和回报是远远不成正比的。

底层的农民们出卖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只为了填饱肚子,得过且过的活下去。而地主平时啥活都不用干,照常大鱼大肉,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每天就有白花花的银子入口袋(和现在的房东一样耶)!

朱重八一家人每天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还作的拼了命流了汗的为地主耕田放牛,到头来最多就只有馒头、白粥和白米饭,鱼肉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品,想都别想,根本就吃不上。这种苦难的生活周而复始,一直循环到朱重八十七岁。


贰·十七岁少年的泪季

那一年,朱重八的家乡大旱闹饥荒,饿死者不尽其数,哀鸿遍野。面朝黄土背朝天,依靠土地生存的贫民们没有了收成,哪还有饭吃呀。偷和抢是不可能的,怎么敢去抢地主人家的呀。斗地主分土地的思想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萌芽。那能怎么办呢,只能干等着饿死呗。

于是乎,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相继被饿死,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感觉老天跟他开了个玩笑,痛苦和绝望万分。

谁也不知道他流了多少眼泪、有没有哭的歇斯底里、也没有人知道他擦拭掉最后一滴泪时心里的想法。

可哭完之后还是要回归现实的,人死后总要入土为安,关键问题是朱重八家那么穷,哪有土地去埋葬自己的父母和大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好心人给了一块地,朱重八得以埋葬他的父母和他的大哥。

少时的悲痛经历,做为皇帝的朱元璋记忆犹新,一直挥之不去。

解决了当前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随之上升为主要矛盾。逝者如斯,生者还要继续活下去,可没有人告诉失去父母的朱重八该怎么活下去。

在消耗很多脑细胞之后,朱重八想到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家,乱世之中,填饱肚子要紧,结不结婚无所谓了,到时候混的好再还俗结婚也不迟。有想法就行动的朱重八跑到附近的皇觉寺当起了和尚,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

然而,朱重八在皇觉寺混了才不到五十天,估计连“阿弥陀佛”都不知道怎么写,寺里就开始不发粮食了,原因是整体经济下行,前来礼佛的香客越来越少了,人们入不敷出,那还有香油钱去供奉佛祖呀。

无奈啊,朱重八迈出了化缘(讨食工作)的第一步。在后来的三年时间里,朱重八免费穷游了光州、固州、汝州、颍州等地方,风餐露宿的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期间所见所闻应该是磨练了他的心智(讨饭确实是一门学问),内心的不断强大之后,才更懂得生存之道。时间飞快的匆匆而过,在外面浪够了的朱重八又回到皇觉寺。

回到皇觉寺之后,命运又继续对朱重八下手了。

当时兵荒马乱,群雄并起,有刀有枪的士兵烧杀抢掠,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要么死于战火、要么死于逃窜、要么死于饥饿、要么被元兵当成起义军抓去充数,完成上头交代下来的指标和业绩…死亡无处不在,恐怖笼罩着整个中原大地。

皇觉寺也没有逃过一劫,乱兵焚烧了皇觉寺,朱重八去无所依,脑海中无数次闪过仇恨的想法:以前天欺我不饱饭,如今天欺我不安生。

赶紧卜个卦问神明来压压惊先,朱重八卜了三卦,神明都告诉他说,出逃避兵不吉利,也就是说有可能在半路上就死于非命。

朱重八慌得一批,心里七上八下的,这可怎么办呐?想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朱重八决定再卜最后一卦:造反前途如何?神明:大吉大利!

可朱重八一想到造反被抓到后也是要被杀头的,而且古往今来,造反都非易事,所以犹豫不决,也只能再等等了。

叁·濠州城求职面试

时机终于来了,远方的朋友汤和写了一封信给朱重八,信中的意思是自己混的很好,想拉他入伙,一起去造元朝的反,才有饭吃。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朱重八在看信的时候竟然被人发现了(隔墙有耳呀)!对方声称要去报官举报朱重八。

朱重八可被吓得不轻呀,生活第N次对他下手了,罢了罢了,我造反还不成吗?朱重八这下真的被逼上梁山了,收拾好包袱(不,是收拾好抱负),毅然决然的出发前往濠州城参加面试。

当时濠州城的领导叫郭子兴,郭子兴的大boss是韩山童,在所有的起义军中,韩山童是反元第一人,声势浩大。当然了,枪打出头鸟,韩山童成为了元朝打击的第一大对象。

作为韩山童的派系,郭子兴也不例外,元朝大将彻里不花屯兵在濠州城不远外,虎视眈眈的盯着濠州城内外,只是有所忌惮不敢强攻濠州城。

朱重八是聪明的,知道树大好乘凉,就跟现在年轻人都想拼命的往国企或者世界500强的公司跳是一样的。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选择一个实力强一点的老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于是,朱重八带着自己的简历来到了濠州城下,守城的士兵把他当成奸细抓了起来。正常人的逻辑是,元朝军队都要来攻打濠州城了,这个时候怎么还有人想进城,不是来送死就是奸细想混进城。

而郭子兴显然不是一般人,最起码有识人之明,也知道人不可貌相(话说当时朱重八长的也不是很帅,大家看下面的画像就知道了)。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经过一番面试之后,朱重八对答如流,来投军之前就对于这份工作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哪有不成功的道理。郭子兴被朱重八求职的热情所打动了,意识到公司发展就是需要这种人,永远激情饱满,永远热泪盈眶。

于是老板郭子兴给朱重八提供了一份九夫长的工作,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当贴身保安。后来朱重八为了表明自己杀敌的决心,改名为朱元璋,诛元的璋(璋是一种玉器)。

可能朱元璋以前小不懂事,后来讨食工作的时候经历的多了,才发现其父母和其大哥饿死是因为元朝的不作为和暴政。所以从那时起,元朝就成为了他平生第一大仇人!仇恨的种子在他内心悄悄的埋下,等到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了,大仇必报之。

肆·工作突出,单位分配老婆

求职成功的朱元璋自此得以大展身手,积极的表现自我,加上能力出众,每次出战都能取得胜利。老板郭子兴自然而然都看在眼里:这小伙子真不错!后来郭子兴把义女马姑娘许给了朱元璋为妻。从那开始,嫁鸡随鸡,嫁朱元璋随朱元璋的马姑娘不离不弃,一步步陪朱元璋一起走向人生的顶峰,马姑娘后来也成为了鼎鼎有名的马皇后。

朱元璋也算是傍上了官二代,作为郭子兴的女婿这一身份,对他在军队中树立威望大大的有帮助。

所以现在很多初创公司的CEO总是很喜欢给自己增加头衔,把简历编写的漂漂亮亮,以吸引天使人的投资。

远大理想和抱负的种子慢慢的在朱元璋的心里萌芽生长。此生,他要么死于沙场裹尸还,要么驰骋人生把名扬。

话说郭子兴在濠州还有一个合作伙伴叫孙德崖,因为意见不合(应该是利益吧),郭子兴经常和孙德崖发生矛盾。

后来郭子兴因为得罪了赵均用,赵均用和孙德崖暗中联手把郭子兴抓了起来,准备杀掉。朱元璋本在外地出差,一听说自己的上级领导被人抓了,马不停蹄的赶回救援。没多少手下的朱元璋只能求助于彭大。

之前彭大和赵均用两人带着大部队一起来濠州投靠郭子兴和孙德崖,本来大家伙有饭一起吃,有元兵一起打,可是郭子兴对待彭大的态度跟对待赵均用的态度简直是天然之别(一碗水难端平呀)。

于是乎,对于郭子兴对自己的怠慢,赵均用心里一直暗暗不爽,怀恨在心,所以才有那一出绑架的戏。

得知了郭子兴被人绑架后,彭大大大的生气了,连忙召集了自己的弟兄抄家伙把孙德崖的家给围的水泄不通,用武力震慑住了孙德崖,救出了郭子兴。事实证明了还是人多力量大呀!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中原大地一直动荡不安,四面八方反抗元朝的起义军日渐昌盛,而元朝蒙古铁骑不是在镇压起义军就是在攻打起义军的路上。

那一年大约在冬季,元朝将军贾鲁围攻了濠州城,朱元璋和郭子兴巨力坚守濠州城。耗着耗着,贾鲁死了,被围了很久的濠州城大幸得以解围。

伍·招兵买马 攻城拔寨

外面纷纷扰扰,天下乱乱糟糟,何时才能定乾坤?没有士兵,怎么打仗,没有士兵,怎么推翻元朝的统治,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朱元璋在明白了军队士兵的数量重要性之后,一心只想抢人才,摇身一变成为了HR,回到自己的家乡招募人才。

凭着过人的眼力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再加上出色的演讲口才,朱元璋此行收获颇丰,招了(骗了)七百多个敢死者加入了造反大军。郭子兴很是高兴,升朱元璋为镇抚。

路遥知马力,朱元璋渐渐了解郭子兴的软弱,不足以成大事。于是把七百多个士兵送给了郭子兴手下的其他将领,自己则带着汤和、徐达等人裸辞出来自我创业。

朱元璋的初创团队经过头脑风暴之后,商量去定远开公司(开拓根据地)。后来因为朱元璋在去定远的途中生病了,不得已又返回了濠州城。也是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最重要了,不然病怏怏的怎么打战?

返回濠州城的朱元璋后来听说驴牌寨有三千民兵,正缺一个老板给他们发工资。喜从天降呀!朱元璋大喜过望,于是雷厉风行,用计谋招降了这三千民兵,收至麾下。

启动资金有了,搏一搏吧,单车变摩托。

朱元璋带着这三千民兵去横涧山夜袭了元将张知院,老张为了保命,脚底抹油,抛弃了他的军队逃跑了。这一跑不要紧,送给了朱元璋两万多士兵。

朱元璋对着这刚招的两万多士兵进行洗脑:你们这么不经打就是因为没有跟对人,没有跟对领导,更加没有跟对团队,没有系统性的军事训练,也没有所谓的严格纪律。

然后哔哩啪啦的又说一大堆心灵鸡汤:元朝渎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当兵就是要上战场杀敌,推翻元朝的统治,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而不是混吃等死,终日碌碌无为,死了有何颜面见自己的祖先?……

朱元璋最后还强调了一点:公司不会养闲人,爱干就要996的干,不干就给我滚蛋。

两万多士兵在底下被训的面红耳赤,没有经过排练却很有默契的山呼:唯公所命!要是有镜头特写的话,估计可以看到一些士兵眼泪都流了出来。

朱元璋队伍不断的壮大,从初创团队几十人再到三千多名员工,现在变成了两万多员工,心中满是欢喜,这时候的他想当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将领。

出发啦,朱元璋带着他这群兄弟们浩浩荡荡往滁阳出发了,开始了他的征途。

得道者多助,朱元璋在去滁州的路上遇到了李善长。朱元璋向李善长介绍了他的创业计划,以及市场前景和商业模式。李善长大为所动(这种诱惑非凡人所能抵挡啊)。

无独有偶,在几百年后,马云先生也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招募了自己的初创团队,如今阿里巴巴集团劲头正盛,马云也成为了首富。在那个时候,没有人能想到马云能带领阿里巴巴做出如此成就。

同样,李善长也不敢确定朱元璋一定能夺取天下,虽然诱惑很大很大,但是高收益的同时必有高风险存在,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种机会成本,让李善长赌上了性命,放手一搏!

上船了,李善长感觉朱元璋这个人还比较靠谱,应该不会坑他自己的。

朱元璋队伍现在多了一个总后勤帮手,李善长在后来的岁月中,一直忙着处理后勤大大小小事务,任劳任怨。后来事实证明李善长赌对了,在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之后,封李善长为明朝第一任丞相。

我们现在用上帝视角看待历史,总觉得冥冥之中命运就已经写好剧本,而历史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按照这个剧本尽情的演出。

朱元璋的队伍继续出发了,攻下了滁州。住的房子大了,朱元璋没有忘记他的老领导郭子兴,此时的郭子兴在濠州倍受孙德崖等人的欺负。朱元璋邀请郭子兴来到滁州一起居住大大的房子,有福同享。后来还把一家之主的权力让给郭子兴,这相当于把整个公司的股权都让给了老领导,朱元璋自己退居员工一线。郭子兴滴水之恩,朱元璋涌泉相报。把老领导安顿下来了之后,大家伙在滁州有肉吃肉,有酒喝酒,相安无事。无事甚好,日子又是一天天的过去了。

又是一年的大约在冬季,元朝丞相脱脱在高邮打败了张士诚(张士诚没有被消灭哦哦,不要误会,他是留给朱元璋的)。没办法,枪还是打出头鸟,谁敢称王,元朝就派军队打谁。

张士诚当时占据江浙一带,富甲一方,是全国最大的地主了。钱多没事就随便自立为王来玩玩,一玩不要紧,就把上面的元朝丞相脱脱给招来了。

脱脱通过高邮之役胜利之后,打击起义军的信心大大增强了,摩拳擦掌准备攻打六合。六合靠近滁州,朱元璋得知消息后立感不妙,他应该是知道唇亡齿寒这个典故的,六合被攻破了,滁州也离死亡不远了。

朱元璋当机立断出兵救六合。在救下了六合之后,班师回滁州。元兵早已看中了滁州,不久后围打滁州。朱元璋不愧为优秀的军事家,他设伏诱敌深入,力挫元兵。

杀不完的元兵又汹涌而至,朱元璋只好派人归还之前的战利品,再派城中的父老乡亲们带着酒肉去跟元兵的将军说说好话,解释说:我们是替咱们朝廷守城,防止被那些叛军占领。误会一场,误会一场,将军消消气。将军应该把精力放在别处的叛军上,不应该来屠杀我们这些良民。

父老乡亲们在朱元璋的指导下成功发挥了退敌的作用,元兵不久后退去,滁州又逃过了一劫!

朱元璋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从一名出家的和尚奋斗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不但具备出众的军师才能,更是具备丰富的心理博弈经验,具备与常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也让他在后来的战役中,经常站在掌握真理的少数人这一边,独到的见解、判断和决策,赢得了无数次的胜利。

话说脱脱打败张士诚的捷报传到了大都之后,朝中的小人开始向元顺帝进馋言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当时带领岳家军在外面打战,屡战屡胜。却被秦桧在皇帝面前捅了一刀,皇帝老儿连忙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回了京师,抗金大业也由此而被耽搁。

现如今,脱脱也逃不过历史同样的捉弄,元顺帝在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害怕脱脱佣兵自重谋反,忙不迭的剥夺了丞相脱脱的兵权。不可惜,元朝注定气数将尽!元顺帝不愧为神助手。

这一利多消息传到了民间,瞬间引起了沸腾,各地的起义军更加热情高涨,誓将推翻元朝的统治进行到底。

志在天下的朱元璋突然觉得滁州太小了,必须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目标:和州。朱元璋也算是上天照顾的幸运儿吧,指哪打哪往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和州和滁州成功得以股权合并。

和州被攻陷了的消息传到大都,元朝皇帝气的脚一跺,又派出了十万兵马前来攻打朱元璋试图夺回和州。

朱元璋坚守了三个月,粮食都快要吃没了的同时,粮道也被元朝太子秃、元兵元帅陈野先屯兵给断绝了。朱元璋再一次发挥了他的军事能力,率领部队打得元兵渡江逃命而去。

朱元璋逐渐强大了起来,未来,他将成为元朝的埋葬者。我们仿佛看到了元朝统治者在不久的将来瑟瑟发抖……

可能我们写起来文字总是很容易,这打仗的过程,也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具体的场面。而我们只能凭空想象,或者通过电视剧画面,然后进一步脑补当时的情景:血流成河、堆积如山的尸体、缺胳膊少腿的士兵、还有那染满了鲜血的刀枪、以及那落日的黄昏、还有那发出哀叫声的将死之马……

至正十五年的三月,郭子兴卒。

老领导死了,按照历史的剧本发展,朱元璋开创事业才刚刚正式开始……

诛元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