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盾是他们的生命,但锤子更是!罗马军团士兵的多面生涯

职业军队,往往在人们心中会和只懂破坏,不懂其它,尤其是搞建设这一方面的知识,更是一窍不通,但是对于古罗马帝国引以为傲的罗马军团士兵来说,他们却是另一番模样。

罗马军团

首先强调一点,罗马军团虽然有着同时代远强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军队的战斗力,但是罗马人本身在体质上却并没有占优势,实际上,罗马人的传统饮食中,肉和奶的比重较小,本身民族的体格因此相较于北方的蛮族,更是完全没有优势,就连罗马人自己评价罗马军团与蛮族部落民时都不得不承认,罗马人是依靠纪律,而不是依靠体格战胜敌人的。

由于罗马军团士兵本身在体格上的劣势,所以罗马军团的发展,必要要加强在其它方面的能力,这就让有着职业军团称号的罗马军团,有了一些有趣的特质,这其中,很有趣的地方,就是罗马军团的建设能力。

施工中的罗马军团

如果经常在网络上看古典时代战争的视频,人们就能发现,一旦有关于罗马军团的战斗,经常就会出现所谓“祖传技艺”字眼的评论,这个“祖传技艺”,指的就是罗马军人的建设能力。由于体格上的劣势,罗马军人在于同等经验的敌人,特别是蛮族作战时,如果战场上没有优势地形,就会陷入到不利的局面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马军团士兵都被训练为了可以短时间修建营垒的“建筑师”,他们在每天行军结束后,往往能够在入夜前修建完一座包括围墙在内的简易营垒,而又能在第二天出发前,拆除营垒,以防止敌人利用。

罗马军团的这个特点,高卢人和犹太人都领教过,而且都为此遭到了极大的挫败。高卢人在面对凯撒征服高卢地区的决战-阿莱西亚战役中,就被围城的罗马军团通过短时间修筑营垒而遭到了彻底的封锁,罗马人的营垒的坚固,甚至在后来抵挡住了阿莱西亚城以及高卢援军从其它地方赶来后的两面夹击,充分地证明了罗马军团优秀的营垒建设水平。

耶路撒冷沦陷

而犹太人也碰到了同样的局面,在尼禄皇帝末期爆发的犹太大起义中,犹太义军据守的耶路撒冷城,就被罗马将军提图斯的部队,以修建足以包围整个城市的围墙而遭到彻底的封锁,有意思的是,这么巨大的工程,罗马军队居然只花了短短数天的时间。原本犹太义军还能在入夜后偷摸出城搜集粮食,而在罗马人的围墙修建完毕后,犹太义军很快便陷入到了饥荒之中,并最终在弹尽粮绝中落败,起义于是失败。

而除了城墙之外,还有一个罗马帝国出名的特产,也有罗马军团的贡献,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罗马道路。虽然罗马军队本身是为了行军为修建道路,但是他们所修建的道路,成为了贯穿帝国陆地的主干道,很多行省的人民,自己修建其它的道路,与军团修建的主干道相连,最终形成了后世眼中罗马帝国引以为傲的道路网络。由于各地行省修建道路时间不一,往往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安排,而帝国自身安排修建的道路,也以军团士兵为主要劳动力,较少征发平民为主要劳动力,因此,罗马帝国从建立到灭亡,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修路而引起过国力的消耗。

修筑道路中的罗马人

除此之外,像是造桥、修水渠等等工作,很多时候也是由军团士兵来完成,当然,这也出现过一些尴尬的情况,那就是一些士兵过于劳累,有时会因为这些战斗以外的劳动而充满怨气,有的人甚至会为此哗变。

然而,罗马军团士兵们能够修建的东西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却远比上述这些东西有意思,那就是城市。前面说过,罗马人修建营垒非常熟练,而在罗马军团平日的驻扎中,为了保障军队不会因和平的都市生活而丧失战斗力,军团的常驻基地往往会远离城市,但是,士兵们平日的生活也需要保障,所以,营地里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建筑,甚至有澡堂。因此,当一个军团营地发展时间足够以后,这个营地便会成为未来城市的雏形,现代著名的德国城市科隆,就是在尼禄皇帝时期的罗马军营发展而来的。

基建狂魔罗马人

不过,我强调的并不是这种军营自然而然发展起的城市,实际上,当有一批老兵退役后,罗马帝国会安排老兵们为自己修建一座城市,当然,老兵们自然会自动成为城市的拥有者,而且由于罗马军团士兵长达数十年的服役时间,很多士兵在这期间都早已有了家人,因此,这种城市很快就会被现成的人口所填满,这也是罗马帝国一种扩展本族影响力的方式。

有趣的是,罗马帝国的敌人们也深知罗马军团士兵的这种优点,在萨珊波斯帝国于罗马帝国中后期崛起以后,在与罗马帝国的交战中,萨珊波斯人一旦俘虏大批军团士兵,往往不会选择直接杀死或者释放,而是让他们到后方为自己国家修建基础设施,包括引水渠等等实用建筑,特别是在著名的三世纪危机时代,罗马皇帝瓦勒良被击败俘虏后,他手下的士兵,被波斯人当成宝贝一样带到后方,让他们在那里继续发光发热。

“不务正业”的罗马士兵们

罗马军团士兵,虽然有着“职业军团”的名号,但是他们总的来说,这群人和只知破坏的人相比,还是有所差别,玩锤子比肩玩刀剑的本职,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更加擅长,这或许就是罗马军团的一个独特的有趣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