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中,他们为官兵而歌

5月14日至15日,空军蓝天文艺轻骑队赴空军航空大学、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进行采风慰问服务。

在回溯与展望中传承红色血脉基因

14日,轻骑队一行来到长春,首先观摩了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馆。这里凝缩了老航校的创业历程和历史功绩,从抢占先机办航校到艰苦奋斗奠基业,从组建空军惊寰宇到长空亮剑震敌胆,深深感染着轻骑队的所有队员。

“老航校是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是人民空军的母校,站在历史的丰碑前,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光荣和自豪,更深切的是感悟和发扬老航校革命精神。”创作会上队员陆千波讲到。随着采风活动的开展,队员们对人民空军成长壮大的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老航校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随后,轻骑队赴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吉林省实验中学参观座谈。观看了学生宿舍、教室、体能训练室和航空知识长廊,与带队骨干进行座谈,深刻体会到飞行少年的青春与热血,感受到老航校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航空班教导员张作良深有感触:这些选拔入校的青少年,学习成绩都很好,至少提前3年接触航空知识,从源头上提高了军事飞行人才选拔培养质量。

在风沙与坚守中感受实战练兵热情

15日,轻骑队经过近4小时的火车转站和100公里的公路行驶,赴航空兵某部训练场,慰问全年在那里驻守的20多名官兵。

窗外狂风肆虐、黄沙遮蔽天空。“这么大的风沙多久会刮一次?”“一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这样。”面对队员的疑问,随行的单位领导又补充了一句,“训练区的风沙更大。”果不其然,从大巴车出来后一名同志的帽子就被突如其来的大风掀了去,轻骑队所有同志压低身子慢慢前行,肆虐的大风吹得大家睁不开眼,嘴里顿时感到充斥着一股土腥气。

到达训练场,远远地就能看到实体靶标和弹坑,一股浓郁的实战化训练气息仿佛和着战场的硝烟迎面扑来。场部李场长指着辽阔漫沙的训练场,将近几年在此组织的实战实训任务进行讲解,将个人参加战训任务的切身体会与大家分享。伴着风沙、极目远眺,仿佛身临其境、热血澎湃。

在新闻媒体中心,队员们还聆听了“赛事背后的英雄”、“功成不必在我,攻城必须有我”等一个个官兵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官兵那了解到,他们每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实战化训练时,不仅会有很多人来,关键是能够听着实弹炸响,就会觉得奉献有意义。

离开时,看着车窗外送行官兵们因风沙和阳光变得粗糙黝黑的脸庞,姜华感触颇深地说:“我到了这里说不出一句话,一方面因为嗓子发炎,一方面特别受感染感动,这里的艰苦程度和西藏相比只差了一个高度而已,官兵们是最可爱的人。”

在场部中间贴满了弹片的水池,一个醒目的“战”字诉说着他们坚守的意义。

在欢笑与战歌中释放为兵服务真情

从训练场离开回到营区已近晚上八点,被训练场官兵精神所感染的文艺轻骑队队员不顾疲倦,为了不打扰官兵正常休息,决定把晚饭时间推迟,为官兵带来了一场有感情、有温度的演出。

龙开胜、陆千波两位老师现场下笔书法作画,邵文静一连唱了3首歌曲,来喜的模仿秀引得众人笑声不断,汤非的一曲《我的祖国》更是引来了官兵大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不同的嗓音在演出现场聚合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是在歌唱祖国,也是在传递我们共同的信仰。

演出结束后,空政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服务站赵洪武副站长代表轻骑队向部队赠送了文体器材,官兵井然有序地整队带回。明天,他们还将在各自的岗位继续坚守,空军蓝天文艺轻骑队也要赶赴下一站。

此时的风沙依旧很大,但夜色却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