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老前輩任政先生,行楷《二十四孝》筆酣墨飽光耀後世,好帖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行書是各種字體中最為流行的,之所以流行而長盛不衰,因其所具有的實用性和一定的隨意性。它又可分為行楷、行草兩類。我們習慣上把介於楷書與行書之間的字體稱為行楷。它由於具有隨意性,因而就具有較多的靈活性和學習難度,筆形上可以說是楷書基礎上的簡化、連帶、速寫,字形上打破過於平穩而產生靜中求動的視覺態勢。

二十四孝詩介紹:

“孝”深深的奠基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當中,無疑是中國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標準。無怪乎很多品牌例如椰導鹿龜酒,養生堂龜鱉丸等在中國市場投放的廣告都以“孝”為主題。

孝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就在於孝是中國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義的思想淵源,當代社會文化應當努力實現功利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統一。以孝為基礎的中國人文主義傳統是建構當代社會時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資源。對孝文化的傳承要有批判和鑑別的吸收和摒棄。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任政行楷《二十四孝詩》品鑑:

楊伯峻在《經書淺談》考證說:"元代郭守正將24位古人孝道的事輯錄成書,由王克孝繪成《二十四孝圖》流傳世間;清末,張之洞等人將之擴編至《百孝圖說》。應園先生邀請為其86歲父親慶壽,陳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圖》內容繪製了《二十四孝圖》卷,與之相比,徐操創作的《二十四孝史》則更具個性化。"

書者介紹:

任政(1916-1999),字蘭齋,浙江黃岩人。生前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外國語學院藝術顧問、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藝術顧問。

任政幼從叔祖晚清名孝廉任心尹公精研詩文,青箱家學,淵源有自,平生愛書法,六十餘年精勤不懈,功力之深,鮮有其匹。善鑑別,富收藏,精用筆,擅各體,風神灑落,筋骨老健。楷書法初唐,行草宗二王,分隸學兩漢,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推陳出新,創出自己風格,雄健挺拔,工整秀麗,深受國內外書法愛好者讚賞。早歲蜚聲藝苑,著作論述極富。

親愛的書友們,一路走來感謝有您的陪伴和支持,為了回饋廣大網友對書法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厚愛和支持,清雅閣特意推,持優惠卷可享受專欄的半價優惠。大家可以直接點擊或點擊瞭解更多進行領取專欄優惠卷。優質書法教程專欄半價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