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用孔子和弟子的言行來解說《論語》,此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是怎樣學習的?他五十歲後學習易經,韋編三絕,正如他的自我評價“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的這種狀態和境界,一如佛家講的勇猛精進不退轉,一心不亂,已然進入禪定的境界,法喜充滿,那種喜悅快樂自然由然而生起。

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有什麼朋友?他的弟子算是他的朋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跟這些弟子一起講學,一起進德修業,閒邪存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然是快樂之事。那些來請教自己的各種諸侯和大夫,也勉強算是朋友,通過指導和教育他們,推行自己的仁道,也是快樂的事情。像堯、舜、禹、文王、周公,這些古代聖人也勉強算是朋友,躬行君子,契入他們的聖賢境界,自然是快樂的。還有當代的聖賢如老子、蘧伯玉,相以砥礪,就有道而正,也是快樂之事。


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縱使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受到圍困,七日粒米未進,他依然慷慨彈奏音樂,絃歌不斷。他主張推行仁道,一生奔走於各個諸侯國之間,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張,卻不被各個諸侯國君所採用,那是最大的懷才不遇了。他依然不怨天,不尤人。用他自己的話說:能否得遇明君,是時勢的問題,自己是賢能還是不肖,那是才能問題。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

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孝是孝順父母;弟是“悌”的通假字,友愛兄弟的意思。孝悌的人,不忤逆父母,不好犯上,不冒犯長上,包括不冒犯父母、老師、上司、長輩等,這樣的人,更加不會為非作歹。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悌乃百善之本,更是君子之本。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其中有三則是孔子弟子的故事,分別是:

1)子路的“百里負米”:子路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只能吃粗糧。他為了父母能夠吃得上大米,常常到百里之外為父母背送大米。

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2)曾子的“齧指痛心”:曾子是有名的孝子,有一次他上山砍柴,朋友來到曾家,曾母望子不歸,就用力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在山上忽感心痛,然後就回家了。這是母慈子孝,母子心連心,互相交感。

3)閔子騫的“蘆衣順母”:閔子騫的母親死後,父親續娶,後母又生了兩個孩子。後母刻薄虐待閔子騫,以蘆花替代棉花給他做衣服,蘆花不保暖,他父親知道後,打算趕走後母,閔子騫跪下哀求父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他的後母也被他的言行所感動,從此待他如親子。

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不太喜歡多言之人,他說巧言令色之人少有仁心。孔子還說過另一句類似的話:“巧言亂德”,有些人口才很好,能言善辯,但是說出來的道理是似而非,很能蠱惑人心。例如有人說“好人有好報”,也有人說“好人不長命”;有人說“女人頂半邊天”,也有人說“最毒婦人心”。不管正面還是反面都能找到實例來舉證,然而細心分析,從人心好善的角度來看,後者正如孔子說的“巧言亂德”,說那些話的人少有仁愛之心。

演說《論語》:從學而實習之開始,到《二十四孝》中的三則故事

孔子有一位口才很好的弟子宰予,然而他的言行常跟孔子的教育背道而馳,孔子曾說:“以前我聽到一個人的言語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聽到一個人的言語則觀察他的行為。我是因為宰予才產生這個轉變的。”

只有自己心中有了正確的是非善惡的標準,才可以甄別出巧言,不被那些似是而非的歪理所誤導,不被那些花言巧語所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