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慶和西安,哪一個城市是你的菜

西部地區三網紅:成都、重慶和西安。一個熱情似火,一個麻辣滾燙,一個古韻悠長。各個性格鮮明,無可複製。

當來自香港的貝爾高林,第一次與這三個城市相遇,深入的溝通之後,像王八看綠豆——雙方對上了眼。

於是這幾年,貝爾高林深耕祖國西南的大好河山,將眼裡的風景,用畫筆繪進了每一個項目的骨血裡。

項目提取“圓”的形態,

將“圓”中天地的曼妙融入項目的各個節點,

打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生命之源,

與天地共呼吸。

“圓”的姿態舒展在樹池與下沉式休息臺間,

蘊藏著設計師精巧的心思,

整個景觀畫面氤氳出一陣詩意,

令綠樹繞青瓦,白石春水生。

流光不僅是美麗的光彩,

也是綿長的福澤。

在電建洺悅璽項目中,

燈光沿著“圓”的姿態一路流轉,

將深厚的福澤侵染進每一個角落。

在項目中融入當地文化元素,

憑藉理水、迭山、種植,營造古典園林意蘊,

希望人們在層層遞進的空間中,

享受寧靜致遠的生活體驗。

在空間的使用上多運用了小中見大的手法,

並形成門庭院府的空間格局,

將中央庭院設計為開敞空間,

弱化建築高度給人的壓抑感。

以九曲迴路作為入園主線,

再輔以五層錯落有致的跌水,

書寫“小樣洪河分九曲,飛泉環繞粼粼”之意。

建築入口的特色雕塑將點明項目的設計要點,

現代、穩重、不凡,

矗立在跌水與鏡面結合的綜合水景上,

與建築光影構成一幅靈動的時尚畫面。

融入了“橋·水·山·田·雲”的設計理念,

以浮橋的曲折變換為媒介,

以水之流動為基底,

表達時間的流逝。

將河川千百年形成的過程及形態

抽象、濃縮到場地之中,

讓居者感受到歲月的沉澱與流逝,

在水的靜謐流淌中體會生活的詩情畫意。

通過汀步的連接,

下沉式洽談區彷彿兩艘靜靜停泊的小船,

圍坐其中,彷彿身在一處風景甲板,

輕盈漂浮,感受與水面最親密的接觸。

運用階梯式種植池和草階的搭配,

從而過渡高差,

讓高層與低層之前有了更好的連接與分隔,

且更富趣味性。

通過藝術處理的手法,

將空間美學與景觀硬性需求相結合,

在數組花缽與鏡面水景之間,

打造出一條“隱形”的消防通道。

以山、水、林、谷為大背景,

再以“一片葉子的旅程”為主題,

通過遊覽動線的牽引、景觀節點的營造,

形成一個有節奏、有起伏的人居故事,

將四序更迭的生機感和迴歸環境的至純感呈現。

結合基地的地勢高差,

以九層臺階與五層迭落水景模仿山川形勝,

打造具有中式內涵的入口禮儀通道。

“九五”之數在中國文化中含有至高無上的尊貴含義,

層層遞升的空間引導參訪者開啟一段“尋山之旅”。

植物與水景結合確立參觀者視線虛實體驗,

組團圍合植物疏朗有致,

多層次植物搭配,增加了花園的深度,

讓空間顯得更凝練。

後花園通過水系勾勒了空間邊界,

同時又成為連接不同豎向臺地的要素。

大面積緩坡水景鋪排在營銷藝術中心前,

跌水、石坎、綠植,

山城園林婉轉曲折,

好似一幅絕美壯觀的蜀地山水畫卷,

江山大宅,一曲知音,靜待觀者。

每一個人都試圖發現那一枚打開秘密花園的鑰匙,

而發現作為一種私人的行為,

這個過程本身也伴隨著某種秘密性。

我們做的則是,

設計一座秘密花園,來等待你的探索。

水景點綴在休息區域,

下沉式洽談空間包圍其間,

水面雖小,足以倒影天光雲影。

靜坐其中,讓水景成為心靈的護城河,

在這座秘密花園中,隨處皆是私享的空間。

通過對《作庭記》與《園冶》中造園之術的梳理,

意將理水、迭石的日式禪意庭院賦予其間,

嵌入山水,融於自然,

覓一份超脫都市的性情。

設計師深諳東方山水繪畫藝術,

將疏、密、曲、直的空間符號一攔入園,

構成了層次豐富的空間排序。

以沙喻浪,以水喻海,以石喻島,

時而幻化為雲海,

時而變幻為雲端的大山。

提取桃花的精韻,將其應用於場地設計,

以“桃花塢”為線,

由此推進園內景觀情境變化的起承轉合,

實現具有故事情節以及敘事性的桃源寫意景觀。

以沉浸式的手法,

在道路的節點處塑造出豐富的桃花主題景觀節點,

將灞橋桃花的朵朵繁華都聚於此,

溶於此,綻放於此。

設計師利用自然山水語言及線性機理,

抽取剝離再融合入景觀佈局中,

並調整地形和高差以營造出豐富的空間關係,

將景觀在有限的空間中塑造出極具張力的呈現效果。

利用現代生活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將內斂沉穩的中國古典元素

與當下的主流時尚元素融合,

打造富有中國韻味的現代景觀空間,

使居者可以“出入有庭院,推窗即賞景”。

寒冷的冬天,

皚皚大雪覆蓋了整個地塊,

但是高矮錯落的植物層次

和景觀空間關係卻讓整個項目別具特色。

感謝 貝爾高林國際 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