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浅谈古罗马时代的地中海航行

在大海上航行,对于海员们来说,知道方位是最重要的事。指南针从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在中国使用,但直到公元14世纪才出现在欧洲。在没有指南针和其他辅助定位工具的古罗马时代,罗马人是靠什么来辨别海上的方位,从而驾驭海洋的呢?

罗马人的航海技术学习自腓尼基人。腓尼基人是生活在地中海东部今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的古老民族,存在于公元前10世纪末(或9世纪初)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他们擅长于航海和经商。据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说,罗马人将腓尼基人的天文学知识运用于海上航行,成为当时最好的水手。例如,罗马人从腓尼基的水手处得知小熊座(Ursa Minor)比大熊座(Ursa Major)更紧密地绕天体北极旋转,他们通过观察小熊座精确的确定了正北方。除此之外,罗马人还掌握了其他一些不太准确的方向估计方法,例如通过正午太阳的位置或者风浪的相对方向来估计方向。

罗马人通过观测小熊星座来确定正北方

由于地中海被亚欧非大陆所包围,且岛屿众多,罗马海员为了方便和安全,尽可能地沿海岸线航行。已知航线通常都有一系列标识,海员们可据此确定方位。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希腊语制作的标识,到公元50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地中海航线的标识大部分都由拉丁语制作。这些标识不仅标注了地中海航线,而且还标注了欧洲和非洲大西洋沿岸的航线,以及从波斯湾到印度的航线。

古罗马灯塔

古罗马人靠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前进,海员必须对天气以及如何在不同风向和各种天气条件下操作风帆和船只有很好的了解。对于桨帆船来说,协调好划桨手十分重要,因为划桨手如果不能行动一致,船只就很难按照预定的方向前进。一般的桨帆船上会有一名经验丰富的划桨手利用手势来指挥划桨,而某些超过一百名划桨手的大型桨帆船,甚至会利用乐器来进行指挥。

古罗马没有专门的客船,想要乘船旅行的人只能搭载商船。他们可以登上任何种类的商船,不过必须获得船长的批准,当然也是需要付费的,价格通常与船长协商。大多数时候,乘客会带上自己的食物和寝具,甚至是帐篷,然后在甲板上睡觉。一般情况下,甲板上会有多名乘客,有时甚至会有数百人。乘客可以使用船上的设施做饭,但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乘客们只能通过玩游戏、赌博、看书或喝酒来打发漫长旅程中的无聊时光。

装有大量货物的古罗马商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乘客都住在甲板上,一些富有的罗马人可以花更多钱住进位于船尾的船舱。而更加富有的罗马人则通常会拥有自己的船只,就像今天的富人拥有游艇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前218年罗马元老院颁布法律禁止元老院议员拥有大型船只,目的是为了使贵族阶层较少从事商业贸易,将主要精力放到他们拥有的大片土地上,通过农业来创造财富。

在罗马统治地中海的时代,大量商船通过地中海的商业航线,把来自各行省(例如埃及、高卢、希腊等)的物资运往意大利半岛的港口。那不勒斯湾以西的波佐利港(Pozzuoli)和台伯河河口的奥斯蒂亚港是当时最为繁忙的港口,据估计,每年有1200艘大型商船到达奥斯蒂亚港。要知道,在罗马时代,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的,在冬季,所有的商船都会进入冬歇期停止航行。

奥斯蒂亚港

对罗马人来说,地中海不是天堑而是通途,通过乘坐船只,他们可以很快去到想去的地方。罗马船只通常会以4至5节的平均速度在地中海水域中航行,最快的可以达到6节的平均速度。从罗马城外的奥斯蒂亚港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航程大约需要6到8天,具体取决于风向。这个速度对于同时代的其他大陆国家居民是难以想象的。

繁忙的地中海贸易为罗马人带来了生机和财富

除了军舰和商船外,还有小型渔船,其他各种用途的辅助船以及有钱人的私人船。这些大大小小的船只在地中海上往来航行,描绘着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罗马人热爱地中海,将它亲切的称呼为“我们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