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白茶里的牡丹王和白牡丹,该如何正确分辨,掌握这四点技巧


《1》

街道上的梧桐树,发出了嫩绿的新叶。

慢慢的走在它的树枝下,神清气爽,有春风拂面的轻松感。

过去的古籍里记载,梧桐为树中之王。

相传,梧桐是灵树,能够知时知令。

《诗经》中写:“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凤与凰和鸣时,歌声飘飞山岗。

于是,身披灿烂朝阳的梧桐树,新叶疯长。

凤凰,属于传说里的百鸟之王。

凤凰择木而栖,非梧桐不止。

故而,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树木里,梧桐为王。

而白茶的白牡丹里,有牡丹王的存在。

究竟这有着霸气称谓的牡丹王,和普通的白牡丹有何分别呢?

《2》

第一,外形不同。

牡丹王,它是一个民间的称谓。

简单的理解,即是指白牡丹里的王者。

它的标准官方称谓,叫做特级白牡丹。

作为白牡丹界的佼佼者,牡丹王的生长时间与白毫银针是相近的。

每年春茶季的时候,牡丹王的开采紧跟在白毫银针后,或者与后期针交替采摘。

这样的生长背景,决定了牡丹王和白毫银针拥有不少相近处。

白毫银针,作为白茶的茶王,标准长相是一旗一枪。

枪是5-7层白毫厚度的芽头,旗是没展开的小叶壳,似剑鞘那般,护着枪。

而牡丹王的长相,同样是芽头粗而壮,白毫丰富。

只不过,和银针相比,它的“旗”长大了,长宽了,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叶片。

于是,大致的看上去,那一两片极窄小的,叶背白毫密布的猕猴桃绿叶子,托着中间的是饱满芽头,神采飞扬。

而普通的白牡丹,家族庞大。

白茶牡丹里,除了牡丹王之外,分类众多。

按国家标准分,有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三级白牡丹。

从长相上,普通牡丹更符合白牡丹界的“大众脸”,一芽一、二叶,连梗。

并且,依据等级递进的区分,由高到低,茶梗愈长,愈明显。

而牡丹王,与生俱来拥有贵气,它是没有梗的。

或者说因为梗极细极短极嫩,几乎可忽略不计。

梗的有无、芽头的粗壮程度等,是普通白牡丹和牡丹王,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

《3》

第二,香气不同。

白牡丹,是以花香显著的茶。

喝过的白牡丹数量越多,其中的好茶领略越多,那么整个人自然能深刻领会:

那类或浓或淡,或清或郁的花香,究竟是有多迷人!

能够将人熏得昏昏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在没有细作分辨时,不少茶友会觉得,白牡丹的香气都差不多。

最最主要的香气,是花香+草药香。

嗯,常见的白牡丹花香,有雅致的兰花香、清甜的桂花香、甜蜜蜜的槐花香、淡雅的茉莉、端庄的晚香玉、以及馥郁至极的栀子花香。

总而之,花香多变,香气层次丰富迷人。

而白牡丹里的草药香,常常是鸳鸯藤、艾草、淡竹叶、干荷叶、箬竹叶等清芬宁神的香气。

其实,一旦在喝茶时,仔细的闻过白茶的香气变化后。

就能够知道,不同等级的白牡丹,香气差别极大。

牡丹王的香气,主调是毫香。副调是花香。尾调是箬竹叶香。

上文介绍了,牡丹王的外观,接近于白毫银针。

芽头肥壮,白毫丰富。

于是在牡丹王的香气呈现上,毫香占据了极大的比重。

甚至于,远超过了花香的风头。

从牡丹王的茶香特征上可以知道,并非所有的白茶白牡丹,香气王牌都是花香!

悠扬的,干爽的,持久的毫香,才是牡丹王的茶香特色!

而普通级别的白牡丹,大部分以花香著称。

并且,馥郁的花香表现强劲,像大观园的蘅芜苑,种满了不知名的香花异草。

清香雅丽的花香们合在一处,形成了迷人的香氛。

随着白牡丹的等级越往下,尾调上的草药香更明显。

特别是位于白牡丹和春寿眉交界处的那一批茶,由于芽头瘦了,叶片展了,茶梗长了。

整体的外观看起来,与春寿眉十分相近。(如何区分真正的白牡丹和春寿眉,另有文章细述。)

于是,这部分采摘时间靠后的白牡丹,茶香上的草药香比重更多。

清丽淡雅的草木、草药清芬香气,大有与馥郁花香比肩的之势!

《4》

第三:滋味不同。

牡丹王和普通白牡丹,它们的外形有差异,采摘时间分先后。

于是,它们经过冲泡后,茶汤滋味喝起来明显的不同。

牡丹王的外观,接近白毫银针。

而它的滋味,同样和银针相似。

芽头肥壮,叶片窄小的牡丹王,通体的白毫数量丰富。

在新茶时期,由于白毫数量多的影响,汤感是略淳和的,柔软的。

细尝入口,滋味感细腻。

嘴巴里像是下了一场如酥的小雨,润润的,香香的,很舒服。

而普通级别的白牡丹,它的香气以花香为主,毫香在次,草药香在尾调上。

于是,尝起来滋味感和牡丹王大不同。

论茶汤的淳和、淳厚感,普通牡丹要略逊色于牡丹王,毕竟白毫数量级不同。

而在清冽、鲜爽、花香落水层次上,大部分的白牡丹喝起来另有风情。

这一点,主要得在平时喝茶时,切身处地的感受,才能有深刻的对比感。

要另外展开来看,又是一篇文章了。

《5》

第四,转化空间不同。

白茶,是能够长期储存,不断陈化的。

于是乎,白茶里的牡丹王和普通牡丹,在后期会走向不同的转化之路。

经过岁月的洗礼,跨过漫漫时光后,能走向不同的道理。

牡丹王,是白牡丹里的王者。

它的外形接近于银针,较普通牡丹而言,芽头大,白毫多。

这些外观特征会决定,牡丹王在新茶期生出浓郁的毫香。

不过经过妥当的陈化后,在干燥密封的仓储条件下,牡丹王的老茶会拥有浓郁的稻谷香,以及干芦苇的香气。

这是因为,伴随着白茶的后期转化,毫香同样在变。

新茶期的毫香,闻起来香气清扬。

而存成老白茶后,香气就会变得更沉,更接近干燥浑厚的稻谷、谷物的香气。

而牡丹王级别的老白茶,陈化出来的茶汤质感,很有特点。

经过陈化后,汤感会变得更淳、更稠、更有温泉汤的淳厚感。

牡丹王的老茶,滋味接近于白毫银针的老茶。

只不过,因为内质的不同,茶汤的浆感没有老银针明显,而花香的留存要更多一些。

而到了大部分的普通牡丹这,它们在存成老白茶后,醇厚感没有牡丹王好。

不过,在岁月的陈化下,以花香显著的白牡丹会香得更加有特色。

桂花、兰花、栀子、晚香玉、夜来花等各种清扬的花香,慢慢变得沉。

像一束干花,珍藏多年后,隐约的花香相伴着老植物、老叶片的气息,一同释放。

这种感觉,同样很奇妙!

《6》

白茶的世界里,等级区分鲜明。

白牡丹,可分为四个级别。

从特级白牡丹(牡丹王),到一级、二级、三级白牡丹,依次排列。

春茶季里,伴随着茶树的自然生长。

按等级从高到低区分,白牡丹的芽头呈现逐渐变瘦的趋势,白毫数量渐渐递减,而叶片却慢慢的变大,变宽。

外形构造的不同,决定了牡丹王和白牡丹之间,注定是不同的精彩。

牡丹王,毫香浓郁,汤感更醇。

普通牡丹,花香更显,汤水更清新。

要说到两者之间,哪个更好喝,全凭个人喜好。

环肥燕瘦,各有风情!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