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间的宁波,那时的宁波好美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和义门。和义门建于元代至正二十年(1360年),因附近建有盐仓,也叫盐仓门,为宁波古代六城门之一。

夏时,宁波所在地区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

鄞江

唐时宁波称“明州”。唐朝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

古城墙

同时,宁波依赖地理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开埠港口,与日本、高丽均有非常频繁的贸易往来。

东钱湖莫枝堰码头。过去,东钱湖建有许多堰坝,以作为泄洪抗旱之用,莫枝堰就是其中一座。

五代时,宁波属吴越国。吴越王钱镠的富民政策发展了宁波的经济。

浙东运河

宋代,宁波开始确立“耕读传家、商儒并生”的传统,本土的四明学派开始出现。

鄞江桥附近的河道

人口的南迁使得宁波的农业生产和文化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南门附近的城墙、运河和庙宇

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达使得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

跑运输的轮船

元代,宁波已经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全国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

奉化江

明代,倭寇的进犯和海禁政策使得宁波的航运开始衰败,而宁波商帮也在此时作为重要的商业力量在中国出现。

宁波的民宅

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本土经济受到外资的重创,宁波商帮开始将新兴的上海作为主要活动地点。

宁波海关区

海关办公楼

海关码头的建筑

海关公馆

惠明桥

月湖桥

运河上的石桥

一条并不宽的河道中停满了木船

陶器制作工场

招宝山脚下的寺庙

福建会馆天后宫的戏台

天封塔和塔影巷

采石场

宁波乡下,农人、牛及灌溉用的工具

日湖旁的吕祖殿

镇海,北门城墙和护城河

镇海,沙家祠堂

镇海孔庙

宁波总持寺钟楼

张邦奇祠墓入口

素有“宁波外滩”之称的宁波三江口。宁波三江口是指姚江、奉化江汇合成甬江流入东海的交叉口。

文昌庙

天封塔和白水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