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富察同款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故宮博物院藏 明·唐寅 王蜀宮妓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清·吳觀岱 採桑圖扇頁 源於每日故宮


“春日遊,杏花插滿頭”,

古人喜花也愛簪花。

簪花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生花”,

即當日新鮮採摘下來的花朵;

另一種是“造花”,

則是用不同材質仿製的假花。



清末以來,

尤其盛行簪花,

並以此為時尚。

在沒有鮮花的時節裡,

女性們的髮髻上便會簪上

由絨、絹、紗等製成的人造頭花。



人造頭花顏色鮮豔,

形象逼真,宛若天然,

又多帶有美好的寓意,

在方寸間,

繁花錦簇,層次分明,

為后妃們的日常裝扮錦上添花。




絨花始於唐朝,

當時僅供宮廷享用,

明清時走向高峰,

此後絨花逐漸從宮廷走向民間。



故宮博物院藏 明·明人繪秋景貨郎圖軸


絨花不僅外觀雍容華貴,

而且諧音“榮華”,

寓有“榮華富貴”之意。

絨花用材考究,做工精細,

色彩協調,暈色層次豐富,

即便歷時百年之久,仍姿態撩人。




絹花以綾、絹、緞等材質為原料,

經鑿、染、攢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在技藝上講究追真仿鮮,精工細作。



清中葉時,

滿族女性興起梳“兩把頭”,

因“兩把頭”較為寬大,

需要大量飾物進行點綴。

絹花淡雅明快,豔而不俗,

因此深受宮妃們的喜愛。

梳“兩把頭”、戴絹花,

也成為晚清時期風行一時的標誌性髮型。



兩把頭

兩把頭是用真髮梳成“底座”,之後則梳“把兒”。若用真發纏繞而成,則為“小兩把頭”;若純用假髮頭面固定,則為“大拉翅”。


故宮博物院藏 清·孝全成皇后與幼女像軸



旗頭花是由絨花、絹花、紗花等

各類頭花相組合,

或搭配各色流蘇(珠翠串飾之物),

或綴上各類吉字祥符,

組成繁花滿飾、富麗精緻的旗頭花。



造型精巧別緻的旗頭花,

一支便是“一樹繁花”,

花卉種類豐富多樣,

花繁葉茂,恰如百花爭奇鬥豔。

比起纖細靈巧的單枝花卉造型,

又是另一派繁華氣象。



遙想手綰青絲,造花添俏,

一抹奼紫嫣紅,戴於鬢間,甚是可人。

今日,雖未能折“一枝春色”慰己,

卻可繁花入眼,回眸動人。


鶴禧覺色故宮歲朝清供彩妝盤,

以花入畫,以畫入色,

捻一朵花的風雅,

化作你眸間的盛放之姿,

那一刻,繁花入了眼,傾了心。


(注:文物品鑑文字均源於故宮博物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