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有什么区别和渊源?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提及王阳明,人们都知道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有他创立的心学影响了近代许多的名人包括晚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日俄战争的东乡平八郎、蒋介石、毛泽东,也可以说是阳明的心学是继朱熹之后对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当然也有人指责阳明心学是导致大明王朝的思想导火索,甚至转变“我思考故你在”的这样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学说。众说纷纭,对他理解的人总是赞叹他的可取之处,对他理解不够深入的人总在质疑这样的学说。那么,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解读阳明,阳明心学主要说了什么?他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指导意义。

首先追溯阳明心学的思想源头是来自朱熹理学,就是号称“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否定人的欲望,提倡实践去格物来获取理得知识,这里的理是指古人根据儒家修身治世齐家平天下的目标。理是身外之物,通过格物来获取系统理论的方法,而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举个而简单的例子,微博B站有好多美妆博主,他们通过化妆展现出来的美很大可能是基于身材然后化妆的美,而对广大社会大众来讲只要用某一款化妆品就能让人变美,你想这可能吗?是吧。王阳明前期立志要成为圣人,而朱熹理学作为主流思想是他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也是他按照朱熹格物致知方法格的第一物。结果如何呢。龙场之悟是王阳明与朱熹理学彻底决裂的标志。在这期间他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这就是心学。

就人本身来说是高级的动物,动物世界所有的追逐与杀戮血腥残忍依旧发生人类的社会。而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借助沟通建立契约把杀戮血腥的本性进行抑制。之所以要进行追逐和杀戮最初的动力就是私欲和本能。因此肯定欲望的阳明心学渐间的是对人的一个重新认识。既然肯定了人的欲望,那么怎么达到修身治世的目的呢?

欲望本无错,欲望也分好的欲望和坏的欲望,就像你认为侵害别人利益的私欲是值得肯定的,那么警察叔叔可能就把你抓了。但是你说你有当兵打仗捐助慈善的私欲,那肯定受到大家的喜欢。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首先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至关重要,这也是抑制坏欲望的关键。于是阳明心学第一招:心外无物。就是将心中的杂念都去除,要对不良诱惑有定力,简单来说,就是打扫屋子在请客。阳明心学第二招:致良知。如果你理解不来里就在心中这句话,致良知也可以理解为“应用良的好的知识和体系来指导自己”而这句话的本意是指“理就在心中,而我们就应将这种理得做法推演到万物”这句话的另外一个一层意思就是,良知他是一定符合个人处境和需求的指导体系。阳明心学第三招: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照这样理解,就可以被人理解为只要思维层面付出行动就是行,而这个行就是知。这是不现实的,总不能说我爱学习脑子已经学过了就不参加考试。我们今天倡导的知行合一是指把知识变为行动的倡导实践观更贴切。另外,任何一种思想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且思想最大的作用就是指导实践。可能你也看到了,第一招心外无物先对不良欲望各种杂念排除在外,第二步用符合自己的理论体系知道自己,第三步知行合一倡导实践的重要性。然而并没有结束,第四步就是事上练,简单来说就是面对不同的问题把前面四个步骤不停地反复的应用不断地磨炼,最后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显然,王阳明首先肯定欲望并且提出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来引导善欲的发展,既重视人的主观需求又结合整个社会环境为人的成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拿现在来说,充斥在我们身边的诱惑太多了,黄赌毒就不说了,就一个抖音就能让人不吃的度过一天的时间,游戏充值,直播打赏,表面上看这些都是时代多元化的产物,可能对于长善的人来说是机会,而对于价值体系不健全抵制诱惑能力差的人来说就是诱导,那这样说是不是我们需要清理一下我们心中的杂念呢?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背景只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超越的人来说我们与别人的唯一的相同在于24小时没有头一分一秒的相差,所以效率很关键尤其是我们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身处的这个环境所在的整个意识形态对我们的成长和改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人从这样的环境中生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符合自身情况的盲从,一个一米五的姑娘相貌不佳,那么高跟鞋和雅诗兰黛对于他开说就是多余的。人总是在模仿格物的过程当中寻取安全感,那么不符合实际的追求与模仿对自身精力的耗费不也是添堵吗?所以把杂念清空,开始重新审自己,重新定位自己非常重要。清空就意味着重建,怎样想就怎样不意味着违反客观实在的肆意妄为,而是此时作为一个向上个体开始用新的符合自己发展的只指导体系来要求自己,接下来就是坚持,只有坚持,只有坚持知行合一坚持事上练得原则就一定能够接近梦想。

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尾更难,可能这些话讲起来滔滔不绝,但实际落实的过程当中困难重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身边肯定有许多大牛,就是 他们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都能够取得令人称赞的成就,你回顾他的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正是清空杂念、树立信念、抵制诱惑、知行合一、长期坚持的过程吗?反观我们的过去,不可否认理想的美好,但就是在落实过程往往受到来自各方方面的影响和牵制,最后在一次一次的努力失败之后对自己的要求慢慢变低。回顾过去我们也或多或少有过一段需要咬牙吃苦的经历,拿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过去的这段时光可能的确是吃尽苦头,但就是那段磨炼塑造了今天的你,让你在未来面对同样问题的情境下变得睿智和聪敏,不是吗?

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强调一件事,就是人生很有限挫折和磨难常有,但是人间值得。如上所讲都是我的浅薄感想,如果你认同 ,会对你有帮助,那是我不甚的荣幸。如果哪里有牵强附会还请多多指点,如果你觉得我在扯淡,那就随便看看好了。




百川杂货铺


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儒家四圣之一,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是新学的集大成者。

区别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指到万事万物中去寻求理。所以朱熹才会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朱熹更强调的是向外求理。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说理不在心外,所以要向内求。格物就是“为善去恶“,致知就是“致吾内心的良知”。所以王阳明更讲求的是反求诸己。

王阳明和朱熹说的理都是指的是天理。但在今天看来,王阳明的“理”侧重于“事理”,朱熹的“理”侧重于“物理”。

朱熹和王阳明对“知”的理解也不一样,朱熹讲的“知”更多的是知识,王阳明讲的“知”不仅指知识,还包括良知。

朱熹和王阳明是两条不同的格物致知的路线,或者称为不同的学习路径。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现在他们各自的经典著作《近思录》和《传习录》中。

联系

王阳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之间的联系可以这样理解。

1、两人追求的都是天理,但是朱熹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而王阳明强调的是“存天理,去人欲”。一字之差完全不同。

2、在万事万物中格的理,进入的是人的大脑,但要通过心来印证,才是真的理。从这个层面上理解,我们今天所有学习获取的知识,如果仅仅是进入你的大脑,而没有经过你的心来验证,实际上都不真正属于你。这就是:知识最难的一步就是从脑到心的距离

3、你了解的理仅仅是“知”,要通过“行”来检验,才是知行合一。这就是格物和致知的完美结合,两者结合了,就是知行合一了。


知行合一时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有什么区别和渊源?首先要明确王阳明和朱熹都是儒家学派人物,都是在传统儒家思想上加以完善和改造。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穷理,在认识观点上都是唯心主义学说,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

“格”就是知明,判断。“物”就是万事万物。“格物”就是判断天下万事万物的形成之理由。

王阳明的格物理由就是“心即理”,朱熹的格物理由就是“性即理”。分别来论述。

论朱熹格物“性即理”。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学说。认为“一草一木皆至理”,是以天下万事万物能够形成就是理,这就是朱熹的穷理学说格物,而致知是在事物形成之后才有感悟。

根据朱熹的这一穷理论,就是任何事物的性质就是固有的天理,把人的意愿完全割裂开来看问题,人的认知放在事物之外。物理与吾心,不得契合,根本没有格物效果。

为此,朱熹的“一草一木皆至理”,是很肓目是从统治阶级利益的理说,“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这一空谈读书之说,完全没有循序以致精。

朱熹的“性即理”,把“心”和“性”一分为二来谈天理。心不存于天理,而是万事万物的属性才符合天理。天造就了万事万物并有了各自的属性而存在“性即理”,性行在先,心得理在后。

再说,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主张,表面上是在消除封建社会严重的等级制,而实际上在为他的“性即理”观点辨护。没有从人“心”这个根本找原因,结果也完全没有打破严重的社会等级制度。

王阳明格物“心即理”。

格物在王阳明的学说观点上,就是人的意志“止至善”的功夫。明白了至善,也就明白了“格物”。

王阳明的“心即理”,天理存在于自己本体心内。从对事物的认知上,以“心外无理”论出发,让心空灵而不糊涂,各种道理存于心中,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来。

“学贵得之于心”,在人本心外没有什么天理,离开了人的本心,也就没有什么事物,所以,“心”为万物的之主。一切事物形成的理由就是“心即理”而致知。

为此,王阳明把《大学》格物和致知相结合并统一起来,发明了“知行合一”核心观点。并行成了《大学》新的宗旨,“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就是格物的先有条件,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就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也是“心即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之区别。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学说“心即理”观点与朱熹“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学说“性即理”观点,显然很有差别。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有知行合一的效果,而朱熹“穷天理”,是不存在知行合一,或颠倒了知行成为了行知(行在先知在后)。这就是王阳明的创造新儒家思想与朱熹加以完善的儒家思想真正区别点。

总之,朱熹的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造,成为符合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封建迷信思想。使社会更加封闭和固化,并阻碍了社会追求变革。

而王阳明的思想是以一种新的儒家思想,对社会有着开放性的色彩。为封建统治者不看好,而不会采纳。但是,对推动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梦辉1445414400581


在儒家学说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出自《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后人将其总结为“格物致知”。然而《大学》中并没有具体地解释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因此不同的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解释,并以此阐发自己的思想。在诸多解释中,以朱熹与王阳明两人的阐释最为经典,影响最大。

朱熹与王阳明两人的格物致知理论有何不同。

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所谓“理学”,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后有物质,理和物质结合产生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每一个事物中都蕴含着理,事物就是由物质加规律构成的。

每一个事物中都有理,然而在不同事物中,理又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这被朱熹称为“理一分殊”:在自然事物中,理表现为事物的运动规律;在人身上,理表现为伦理道德。朱熹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完全认识理,他的一举一动就能自然符合伦理道德,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朱熹给出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既然每一个事物中都有理,那么你就去研究每一个事物之理,把事物的理研究到极点,这就是“格物”。我们刚开始接触事物所认知的,可能是事物的具体规律,但是研究久了,就会豁然贯通,对理的认识也就达到了极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致知”。那么,你既然已经认识到了最高的理,那么一切事物的理你都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了。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

王阳明所说的“格物致知”的意思,首先我们看这个“知”,朱熹认为知就是对理的认知,王阳明则认为知是良知。王阳明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事物的对与错。所以王阳明说的“格物”,指按照良知去做事情,用良知去端正(格)所有的事情(物),让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王阳明认为,格物的过程,也就是磨洗你心中镜子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也是他对“格物致知”的诠释。


青白世界


朱熹和王阳明是双峰并峙式的宋明理学大师,但两人的学问宗旨有根本的不同,尤其在"格物致知"的理解上,两人的区别最为明显,造成了后世不同的治学方向。

"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大学》云:"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关于"格物致知",朱子训"格"为探究,训"致"为得。他认为,只有探究具体的事物(主要是指事,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物体),才能获得(知晓、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穷尽了天下的事物,大道理自然豁然贯通。后学依朱子的意思,则理解为只有观摩学习模仿他人孝顺父母的行为,我们才能懂得孝顺的道理,才能在日常起居中践行孝顺;只有观摩学习模仿他人友爱孩子的行为,我们才能懂得友爱的道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友爱。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而阳明子训"格"为正,正即是归于正、使合乎正的意思;训"致"为"扩充、推广";训"知"为人生来俱有的良知。王阳明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广我们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因此,"致知在格物"应理解为,格物是致良知必不可少也必然的工夫,也即良知是体,格物是用。这同样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因为,固然良知天赋、人性本善,但是如何推广我们的良知也需要知识。所以终生对周公毕恭毕敬的孔夫子入太庙时唯恐自己在表达敬意的时候有差池,逢事必问。孔夫子欲表达敬意而问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就学到了关于祭祀的操作规程。但这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快乐的学习。(关于致良知,详见另一篇拙作)

阳明子的解释,较朱子的更为准确,也更富有生意。沿着朱子套路的人,会以为给父母洗脚才是孝顺,亲切抚摸孩子的头就是表示喜爱。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达自己的孝心竟然是让年迈的母亲俯身为他洗脚,殊不知在泰国抚触孩子的头是大不敬。人有孝心,有友爱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时境不同,如何正确表达,需要学习。所以阳明子事功远较朱子显赫,即是学以致用(良知之用)。

总体而言,阳明子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格物即是正物。是正解!至于朱子,错训"格"字,导致本末倒置。至于"致"字,朱子将"致"与"至"混为一谈,也不如阳明子的更令人信服。故,朱子一派,终身致力于学的居多;阳明子一派,终生重行的居多。


御前带刀侍卫


阳明先生和朱熹不是同一派,一个向内求,一个寻外知。

王阳明在竹林看一个星期的竹子,看到吐血,还落下肺病的病根。后来颠沛流离被太监追杀,再后来到贵州龙场,九死一生,在一个下大雨的夜里,坐在石棺中顿悟,阳明心学由此诞生。

我个人比较推崇阳明先生的心学,由内而外,不用去外面的世界到处寻找,什么事对不对,问问内心自己的本知,就是第一感觉(不要深想)就能知道初步的正确与否。

从阳明先生一生的作为来看,阳明心学威力无穷,平叛乱,平匪患,哪一件不是非常棘手的事情,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是说周瑜,阳明先生是上课时匪患渐平。不动声色,心不动。

“事上练”给了我们一个修行的新方法,不用去苦禅,不用去静修,工作上精进就是修炼,事事皆可修。

朱老夫子的格物致知讲究的是通过观察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那个“道”。这对一般人来说极难,没有一定的修为是很难静下心来通过看简单的事物知道大自然的本质道理。


米爸Derek


格物致知,对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和王阳明,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的背后,是王阳明、朱熹对成圣之路的方法论的分歧。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

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朱熹怎么看格物致知?朱熹认为道理散在事物上,人做不到一理通便万理皆通,故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只有穷理后知才能尽道才能明”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无数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故,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因为他有良知,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便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如何比对?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按朱熹的路子,天下学子终生都在求道的路上,像个苦行僧,却未能见道或感觉尚未圆满得道,故大多知而不行。而“致良知”是推广、扩充人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操作性。沿着王阳明的路子,有治病救人的良知,便去学点医术;有保家卫国的良知,便去学点军事;有教书育人的良知,便去做点学问。这是何等亲切简易的成才之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王阳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无需穷尽天下事物。他认为,万物一体,人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致良知,便是和谐社会。并且,沿着朱子路子的人,很容易陷入多识却无真知的地步。今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给父母洗脚就是孝顺,明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亲切抚摸孩子的头就是表达喜爱。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达自己的孝心是让年迈的母亲俯身为他洗脚,因为让母亲体会到“为人母”的温暖感觉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无限欣慰;殊不知在泰国抚触孩子的头是大不敬。而按照孔子和王阳明的路子,是不存在这种尴尬的。孝心,友爱之心,人与生俱来,但同时也清楚,时境不同,需要做正确的表达才行。有良知的人,自然会思考、会观察、会发问、会学习、会行动。这种学习,是因良知的推广和扩充的需要而做的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论语开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王阳明的理解最为准确。当我们每天因致良知而学到了些具体实践知识,并努力的不断践行时,比如天天尽孝悌、与人为善,就会感到很快乐。确实,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岂能不悦?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


丝路娇子


朱熹认为知就是对理的认知,王阳明则认为知是良知。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亲,应当友爱兄弟,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不能偷别人东西,不能欺骗别人。哪怕是那些犯法的坏人,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是知善知恶,知是非,知廉耻的。

王阳明说,虽然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很多人的良知被私欲遮蔽了,就像一面镜子沾满了灰尘、锈迹,不再明亮。因此我们要把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极致,让自己的内心一片光明,这就是“致知”,而“致知”的方法就是“格物”。

朱熹说的物,指外界事物,所以他的格物就是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而王阳明说的物,则是我们心中的物。王阳明说,物就是事情,每当你心中想到一件事,那件事就是物。比如你想到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个物。所以王阳明说的“格物”,指按照良知去做事情,用良知去端正(格)所有的事情(物),让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认为,格物的过程,也就是磨洗你心中镜子的过程。你每按照良知做一件事,你心中的私欲就去除一分,镜子也就明亮一点。到最后,你心中的私欲被扫荡干净了,你的心也就恢复了彻底的光明,这就是格物致知。

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爽爽的大跟班


朱熹,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是笨功夫,把孔孟儒学呆板化,严谨却不够洒落,搞得死气沉沉。

阳明,一路野蛮生长,一会佛一会道一会儒,最终归己于儒,却也离不开佛道二家的滋养。

从个人生平讲,一个是个书呆子,一个是个实干家;从学问渊源讲,一个以儒解儒,一个跳出儒学看儒学;按佛家的讲法,一个是日拱一卒的渐悟,一个是拈花一笑的顿悟。

不过,无论如何,不要忘却,阳明也是从朱熹学里走出来的。



蛋蛋的二蛋哥


两人都是理学大师,但两人学问的宗旨有根本的不同,造成了后世不同的治学方向。

朱熹主张以天理作为自己的学术支撑,偏向于对“识”的论究。王阳明主张以“本心”作为世界的本原,偏向于对“智”的发微。

朱熹认为世界的根底是理,每个事物都蕴含着理,理无处不在,终极目的是去认识万物的理。

王阳明早期运用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世界,然而看了三天竹子却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终于在三十四岁发生了著名的“龙场悟道”,从此奠定心学,认为自然规律于人类社会范畴的伦理道德没有关系,理并非在外的客观规律,而且我们心中的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