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外史》看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没落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官府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主要方法之一。科举,即"分科举人"。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简而言之,

科举制是官府通过举办各类科目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出人才,任命官员

在古代社会治理结构中,科举制度有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它创立于隋朝,唐朝时期各个方面得到了修正,宋朝时期不断发展与完善,于明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意义深远。这一制度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历朝历代的繁荣与发展。

一、科举制的由来与发展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选官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苏东坡集》中有句话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选官制度及其特征,"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苏东坡的这段话已经清晰地划分出了古代的几种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阶段性的发展。

根据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特征的不同,官吏的选拔方法和途径也不尽相同。

两汉时期

汉代始创察举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继承了古代经典所载的上古乡举里选遗风。察举制度设立了一些荐举的名目,如贤良方正、孝廉等,主要考察人的德行。但由于缺乏客观明确的衡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的主观性。同时,察举是由官员来操作,而官员不可能对所有考察对象都熟知明察。信息的不对称往往带来逆向选择,再加上利禄仕途的吸引力巨大,投机钻营者自不会在少数。正如苏轼所说:"夫欲兴德行,在于君人者修身以格物,审好恶以表俗,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

另一方面, 过大的任性权力空间为官员徇私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各种人情关系,奔竞钻营等因素融入到吏治当中,最终导致吏治的退化和社会利益结构的固化,社会精英的退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制度管理的松懈,利益、权力私有化的逻辑往往会压倒制度的良法美意。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社会一旦走向封闭就容易滋生舞弊。实际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越往后,尤其是东汉以后这一制度的弊端也越大。

隋朝时期

隋朝在建立初期沿用九品中正制。但由于被世族大家所垄断,已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不利于维护皇权的统治,不久即被废除。

隋文帝、隋炀帝期间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先后设立了"二科"、"十科"、" 四科"作为考试的科目,这是分科取士的雏形。后来,隋炀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也就正式形成。隋朝的科举制度较之前代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而言,具有显著特点:第一,科举制度下士人们可"怀碟自列于州、县",即无须官府推荐,可自由报考官府举行的考试;第二,科举制度建立之初,以考试为主,后来则发展为以考试为唯一的手段。随着隋朝的灭亡,科举制在隋朝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宋朝时期

宋朝极为重视科举考试,在承袭唐及五代之制后,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对科举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决定了元、明、清三代科举的基础。特别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解送试和省试之上,创立了殿试。殿试乃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在殿廷主持,并决定最终的录取名单及名次。由此,科举考试由唐代解试、省试二级考试,发展成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且分别由各州主持、礼部主持和皇帝主持。

二、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以往只注重血缘的世卿世袭制、空洞品德的察举制和只看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统治阶级在权力和财产权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他们的后代承袭着权力和财富,社会底层的贫民没有向上流动的途径和机会,不管多努力也难以改变自身贫贱的命运。

一旦社会的阶层固化,阶级流动就会迟缓,阶层之间的共识就会断裂,社会流动也随之会陷入凝滞化的状态,长此以往社会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而科举制度弥补了这一缺陷,拓宽了官员选拔的渠道,将广大底层人民纳入考虑范围,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平选拔,使得各阶层知识分子都可以参加考试,公平地获得名次,有机会一步登天,改变自己贫贱的命运。同时,这也是社会从下向上流动的最主要通道,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根血脉,为平民阶级提供了机会,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不再是空想乱谈。

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

科举考试为封建管理层选拔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将相和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等,提高了管理的效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尤其是在明朝英宗之后规定"非进士不迸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再比如,唐代科举出身的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柳公权、刘禹锡,宋代的王安石、范仲俺、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包挺、寇准;明清的张居正、纪晓、刘墉、林则徐等等,这些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们都是通过科举考试登上了政治的舞台。

不问家世出身的科举考试,将广大中下层贫寒的能人志士选拔到管理国家的队伍中,为封建统治阶级注入了新力量,促进了封建管理阶层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和建设。他们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高瞻远瞩,改革时弊,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科举考试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完全收回,由中央集中统一管辖,强化了中央集中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强化了人们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更有利于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统一。

普遍提高社会民众文化水平

隋唐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应科举而兴学重教"己经成了隋唐以后的一种社会风尚。科举和教育关系越来越紧密,不同种类的学校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各州、各县都设立了州学、县学,不断完善与更新学校的教育制度。

1044年,范仲淹普建州县学;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了太学三舍法;1102—1106年,蔡京增加太学名额,让更多的人进入太学学习,实行毕业授官制度;1179年,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拟制了《白鹿洞书院教条》。

宋朝时期官府在建立了大量的中央官学、地方州县学等宫办教育机构基础上,还大量兴办私学、家学、宗学等民间教育机构。直至元代,这种官民合力兴办教育的宏大局面还延续着,此风有过之无不及,《明史选举志》中写道"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庠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徼,山陬海涯",这是对明代学校教育盛况最好的阐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科举制度引导人们学习书本知识,为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大力地推动多种教育形式的出现,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读书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民众积极向学,文化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载:"师僧往往读儒书,段氏而上,有国家者设科选士,皆此辈。"由此可以看出科举对读书向学的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极为可观的举业人口在社会上大量出现。

三、从《儒林外史》窥探科举制的弊端

任何一种制度的实行效果如何,均可从制度实施过程中与初衷的相符程度得出总结。科举制的初衷是为古代中国朝廷选拔人才和官员,打破选拔官员为世家大族所掌控的局面,为朝廷选拔出可用之才,巩固中央的权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科举制在历史长河中曾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能选拔出可用的人才,使科举制的存在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或者说背离了初衷。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至鼎盛,但也逐渐僵化和腐朽。在清代科举制度下,士子们经受着严酷的生活压力和精神摧残,心灵扭曲人格破损,数十年寒窗苦读,用尽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以求榜上有名,但往往金榜题名者少,名落孙山者多。许多人甚至老死科场,终为一场空。在年复一年的科举考试中,他们还必须忍受各种凌辱,例如参考入场须经过搜身;考场中要忍饥受冻;出场后提心吊胆;及到榜发,中举者甚至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兴奋过度而痴迷癫狂;名落孙山者则沮丧颓废,失魂落魄,痛不欲生。

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清代生活写实巨著,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刻画了将近三百个,儒林士子的形象尤为生动。众所周知,"《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都实有其人,而以象形谐声或庾词隐语寓其姓名,若参以雍乾间诸家文集,往往十得八九。"

范进,一个60岁的老童生,屡次参加科考,都以失败告终,在家倍受亲人的冷落,在外遭遇别人的冷眼,在那样一个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妻子对他呼东唤西,老丈人胡屠户对他更是百般呵斥,冷眼相对。小说在描述范进中举发疯的这一幕时,既夸张又写实,贫困療倒的穷苦生活,辛酸悲惨的人生命运使范进产生了卑怯屈辱的性格。不安于这种生活现状,却又难以摆脱这种命运,他只能把希望一次次地寄托在科举考试上,对他来说,这是唯一一条能改变命运的出路。数十年的寒窗苫读,呕心沥血,但每一次考试结果都让人如此失望,这几乎让他绝望,却又不肯放弃希望,一次次赴考,接二连三的失败让他又完全不相信自己真的会命中。放榜那天,捷报传来,他权当是众人在拿他开玩笑,听而不闻,低着头,只顾自己一味地往前走,那身姿、神情,逼真而形象地表现出他怕人奚落嘲笑的精神状态,写出了范进当时灵魂深处的颤抖。

读书、参试、做官是清代科举制度下士人谋求社会地位、改变人生命运、增加经济收入的唯一途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成了广为民间流传的名言警句,"遗子黄金满歳,不如一经"做官成了知识分子读书的最终目的,成为光宗耀祖的一种重要手段,使得各个阶层的读书人都试图想通过科考中举进入官场,把入仕为官当成了他们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儒林外史》俯仰百年,写尽了天下寒儒科场失利的辛酸与血泪,科举制度下迂儒士子的人生选择和命运迫求,他们为追名、逐利、求富贵而不顾"文行出处",把毕生的精力和生命都耗在了科考中举这条路上,被弄得神魂颠倒,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失去了正常的人性,可泣又可悲的命运。借科举制度之下形形色色的士人,表现了对腐朽的封建社会下的科举制度的严厉批判。最终,科举制度在1905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科举的没落

起初,科举制度只是用于考试选才,但发展到后期,科举制逐渐担负起选拔治国人才、维护社会公平与秩序、促进民间教育的重任,利害关系重大,最终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集合点。当科举竞争过于激烈,各种弊端日益突出,它承载了太多读书人的希望,终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由于过度拥挤,科举这艘大船甲板受损严重,再加上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及到清朝末年,古老的科举制终于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剑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科举制的局限和消极影响十分显著,但其功能和积极作用也十分强大。对科举制的利弊得失,应本着冷静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过去只是一味地将科举视为可恶、腐朽落后的取士制度,对科举弊端的批判连一般受过义务教育的孩子都已耳熟能详,现今我们要纠正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有必要对科举制的正面意义强调得多一些。

古代科举被废, 并不是考试选才制度很坏, 而是特定历史时代的必然结果。实际上, 科举是废于时而不是废于制。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制度发展不断变化:有些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如唐朝武则天时期增设武试;有些方面则起到消极作用,如"八股取士"。随着时代的进步,考试科目非但没有跟上科技、社会发展的脚步而做出改变,还故步自封,清朝的八股文正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制度的发展变化是否适用于时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从制度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出发,制度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制度本身就会与时代的发展更加契合。科举制的最终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所试之科目不足致用也"。

总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东西方文化了解的加深, 相信国人会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 清朝末年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被时代所淘汰的科举制,尽管有着许多局限和弊端,但它也曾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为古代中国贡献过很多文人志士,是中国不应忽视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