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念活天麻“致富经”



 

  “宁强天麻外观好,品质佳,药效成分含量高……”宁强县燕子砭镇沈家坝村的沈荣谦讲起“天麻经”头头是道。

  “秦巴山区无闲草。”地处秦巴山区的宁强,是天麻、白芨、柴胡等药材的最佳适生区,尤以天麻历史最为悠久,带贫效果最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徐锦堂就带领科研团队,到宁强进行天麻实验,1972年人工栽培技术获得成功;1976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天麻研究所。

  沈荣谦当过兵、修过手机、做过生意。2009年尝试种了500窝天麻,收入1万余元。后来几年,因技术、菌种和市场原因,天麻种植连栽跟头。爱好钻研的沈荣谦,潜心研究培育天麻零菌种,2013年获得成功,次年吸纳本村7位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边育种边种植商品天麻,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宁强天麻产业从育种、种植到销售,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沈荣谦主要做的是育种。在沈家村后坡湾里零代种天麻基地,沈荣谦随便刨开一块空地,密密麻麻的小天麻种子就露了出来,现场给贫困户传授起零代种种植技术。

  贫困户姜开富自己育种,栽种了2亩天麻失败后,用沈荣谦免费给他提供的50公斤零代种获得成功,采挖天麻800多公斤,收入2万余元。

  贫困户姜兴明也从沈荣谦那里免费拿到50公斤零代种,自己又筹资1.6万元,采购了200公斤种子,天麻种植全部成功,目前正在采挖,预计收入7万元。合作社直接带贫20户,间接带贫100多户。吸纳村民到基地边学技术边务工,每年支出工资40余万元。

  连日来,记者在燕子砭镇采访时看到,随处可见天麻加工作坊。从地里挖出来的天麻,经挑选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小天麻经过清洗、蒸煮、切片和晾晒烘干,进入市场销售。“我们从事天麻加工20多年了,有稳定客源,客商每年把钱打过来,我们及时发货就行了,都是诚信交易。”镇上一加工作坊负责人说。


 宁强县高度重视天麻产业发展,利用苏陕合作和涉农整合资金支持天麻产业,种植已覆盖18个镇(街道),育种2000亩,商品天麻种植面积1.5万亩。培育每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大户45家,拥有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26家,每年采挖鲜天麻1.2万吨,折合干品2000余吨,主要销往云南、贵州、河北、安徽等药材市场,产值超过3亿元。

  全国天麻的蜜环菌和萌发菌,60%的菌种都来自汉中。宁强天麻,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