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女能人”晏丽娟:拓宽乡亲致富路

在略阳县观音寺镇包家沟村,只要一提起晏丽娟,乡亲们总会亲切地称赞她为“咱们村的女能人”。现如今,这位“女能人”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用真情真心谱写了一曲曲扶贫帮困的赞歌。

历尽艰辛,换得今日丰硕果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偶然的,对于晏丽娟而言,也同样如此。在从事天麻、猪苓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岁月里,晏丽娟带领一家人开垦荒坡、培育菌材、栽种管理,连续6个年都与产业园捆绑在一起。

让产业高产高效是晏丽娟一直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在天麻、猪苓生产关键时期,她除了每天给数十位工人做几餐饭外,其余时间几乎围着产业园“团团转”。

由于长时间辛勤劳作,她的双手皲裂出血了,可从不叫一声苦;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也从不喊一声累。记得一个寒冷的冬日,她在山坡上用镢头平整天麻场地时,不慎被一根竹叉刺伤了左手,顿时鲜血直流。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忙劝她去村卫生室消毒、上药,可她却若无其事地说:“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草草包扎一下,又继续干活......

勤劳换得甘甜来。晏丽娟2015年5月成功注册了“略阳县晔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她的中药材产业园面积发展到120多亩,其中天麻种植达3万余窝、猪苓3500余窝,仅去年年底收获鲜天麻1.5万公斤,种麻4000公斤,产值达55万元。

潜心研学,拓展创业增收链

为了增强广大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发展产业的能力,晏丽娟经常把乡亲们召集在一起,讲解有关天麻、猪苓种植知识。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本领,去年以来,她先后参加了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陕西理工大学承办的“2018年第六届全国天麻会议暨宁强县第二届天麻贸易洽谈会”和由中国菌物学会、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食用菌、红托竹荪、冬荪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为自己“充电”,为产业发展蓄能。

她从2015年开始,进行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2万窝、猪苓3000窝,2016年产鲜天麻4000余公斤,获纯收入7万多元。为了提高天麻产量,她又于2017年3月引进云南大草坝乌杆天麻和本地红杆天麻杂交育种,培育高产优质天麻良种,当年有性繁殖播种天麻12000窝。2018年春生产蜜环菌、萌发菌3万套,林下种植天麻2万窝,其中引进云南大草坝乌杆良种天麻花粉播种1000窝,预计到今年底产值将突破60万元。

甘愿奉献,同圆乡亲“富裕梦”

“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拓宽乡亲们的致富路。”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她默默为镇域内广大中药材种植户提供无偿服务。在生产关键时节,还向群众讲解天麻种植新技术。

群众遇到技术难题,她总是有求必应。毛垭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龚荣斌天麻产量一直上不去,找晏丽娟帮忙。她二话没说,到龚荣斌天麻种植现场查看,帮助分析原因,最终发现场地排水不畅,导致天麻受损严重,随即教给排水等管理方法。在晏丽娟的扶持下,去年年底,龚荣斌收获鲜天麻700余公斤,纯收入达1.3万余元,加上在产业园区务工,龚荣斌全年累计收入3.1万余元,一举摘掉“贫穷帽”。

为了扩大产业规模,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晏丽娟流转5户贫困户的荒山荒坡100余亩,让其在产业园区务工,并采取托管的方式,指导发展天麻种植。据悉,2017至2018年她已为全镇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扶持“两菌一果”资金2万元,引导种植天麻5000余窝,实现劳务增收12万元,其中有10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今年将吸纳40户贫困劳动力到产业园务工,同时做好8000窝托管天麻管理,保证其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户户脱贫目标。”谈起扶贫帮困打算,晏丽娟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