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一而再再而三推迟“国六”,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新冠肺炎疫情对轻型车国六标准实施的影响及建议》,提出了推迟执行国六6个月的建议,文件见下图:

1. 国六是什么?

国六,全称“轻型汽车污染物及测量方法-第六阶段”,相比于国五,对汽车的排放污染等限值进行了大大加严。

国六主要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分别计划于2020年7月和2023年7月在全国实施。

国六a和国六b主要区别在于排放限值的不同,国六b比国六a更严格,国六a也可以理解为国六b的过渡阶段。

2. 推迟国六的利与弊

疫情下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行业协会给出相关建议无可厚非,也能传递正能量。

但汽车人参考对推迟国六,特别是推迟6个月执行,最终能起到的效果存有疑问,主要理由三点:

第一,逻辑不成立;

中汽协推迟国六的主要逻辑在于,疫情影响汽车销量,进而影响国五库存消化,同时,疫情导致误工,影响国六车型的开发和认证。

事实上,国六早在2016年就已正式发布,不包括之前的意见征求以及贯宣,据正式实施有三年时间。

一家成熟的车企完成研发、生产、认证等一系列工作,特别是面对新的法规,并不是一蹴而就。成熟的车企不会明知2020年国六实施在即,还卡着点在2020年安排国五的车型生产和认证。

而国六的到来,导致国五车保值率变低,销量本身就不会太高,库存其实早就应该在2019年开始清理了。

第二,影响公平性和权威性;

推迟国六,对之前已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技术升级,平衡成本压力,同样需要大力清理国五库存的车企,还有提前实施国六的城市,不公平。

在多方的游说下,国六在包括执行时间和标准限值上改了又改,推了又推,如果一个已经发布的政策朝令夕改,会不会影响权威性,会不会让老百姓更加困惑,会不会再次加重消费者的观望情绪?

第三,效果甚微;

汽车行业不景气,销量不好,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环境不行,消费者需求和购买意愿并不强烈,而与国六推不推迟没有太大关系。

推迟国六对促进汽车销量影响很小,而且建议只是推迟半年,其最大受益者不是消费者,不是经销商,更也不是已经开发出国六产品的车企,而是那些没有国六产品,抱着侥幸心理的末位企业。

推迟国六,更像是他们借着疫情的借口,不愿意履行义务,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和行业的利益。

本文为“汽车人参考”原创,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转发此文,关注“汽车人参考”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