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那么大!为何皇帝、太后、嫔妃的床都非常小?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走进故宫,便被眼前雄伟庄重的建筑群所吸引。与宫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宫殿里的床,故宫里的床貌似都不大,给人的感觉很拘谨,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人都希望房子越大越好。但古人讲求“屋大人少切莫住”。意思就是说,人少了最好不要住大房子,因为房子是一个吸收人气的地方,当一幢房子吸收了足够的人气之后才会与居住者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房子才算是“有了人气”,才适合居住。如果房子太大,居住的人又太少,居住人的人气就会被房子过多的吸收,长此以往人的身体就会受到损伤。卧室面积变小,若是在摆个大床,有些不妥当。

房间大了会使我们心理上产生一定的空旷感和孤独感。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同样皇帝也不希望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睡眠。大房子虽然看起来气派,可是以古代的建筑水平,房子越大,就意味着架构越不稳定,皇帝住在这样的屋子里,实在是不安全。

另外一种说法:故宫里的床又长又窄,与长寿谐音,取“长寿”之意,是很好的寓意。所以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皇室,卧室的床一般都比较小。古代床有两种,架子床和罗汉床。架子床像一个小房间一样,四周都有“护栏”,给人一种“温暖小家”的感觉,很符合人渴望安全温暖的心理需要。

罗汉床是一种兼具坐卧两种功能的床,有点古代版“沙发”的感觉,古人小睡估计就是睡这种床。

古人制床的尺寸很讲究,木匠师傅都懂得床的规格:床不离七,高一尺七、长六尺七、宽是三尺七。相比来说,皇帝的床还是大一点的,太后和妃嫔们的床,确实很小。按照现在的标准,也就是一个单人床。其实,单人床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妃嫔们的床,确实只是她们自己睡。有人可能会反驳:这不对啊,按照后宫电视剧里描述的,皇帝想要临幸哪位妃嫔,就在哪位妃嫔的宫里睡下了,怎么可能是妃嫔自己睡自己的床呢?事实上,皇帝是不会睡在任何一位妃嫔的床上的,只能是妃嫔睡到皇帝的床上——这也正是皇帝的床比较大的原因。

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皇帝的床很小,欧洲那些国王的床也非常小。比如说人高马大的彼得大帝,他的床看起来还没有雍正重华宫里的那张床大——尽管他的寝宫面积非常大,不信请看:

看来,西方的统治者与东方的皇帝,在选择床的问题上,还是非常具有一致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