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疆域远超汉唐两朝,其他史书:不准确,西藏当时不算

明朝的疆域一直以来都令许多明朝史学者所迷惑,在史料当中的记载,对于明朝的疆域记载为"幅陨之广,远迈汉、唐"

,那么照这个说法来看,就是比起唐朝还有汉朝的土地都要广,不过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的呢?

依照这个说法看来,我们不防先分析一下明朝的地域,明朝的东北方包含了外兴安岭,而西南则到达了今天的东南半岛,西方则是帕米尔高原,东则是大海,根据推算,疆域面积有997万平方公里。比起我们今天的中国版图来看,确实要大出许多了。不过在有些史书当中指出,其实有关于对明朝疆域的记载其实并不准确。

首先,在古时候人们所宣称的疆域,与我们现代所说的领土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古代的疆域有两个部份,一个是中原故土另外一个则是羁縻控制地区。中原故土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汉人居住的地方,长期地区,我们所熟知的汉地十三省。而羁縻控制地区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中原王朝以以夷制夷的一种方式,中原王朝会给夷人的头目封官,给予他们一些特征,允许他们可以在此经商。对于这一部份地区,朝廷不能派兵镇守,也不能征锐。

羁縻控制不过并不是都一样,明朝所宣称的羁縻控制地区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细账,另外一个则是外兴安岭还有库页岛等地方,明朝在乌思藏都司以及奴儿干都有驻军,对此地方进行统治,有人认为,明朝对这两个地区,实施了非常有效管控。其实不然。

在明朝,西藏当时有好几个寺院派别,不过没有那个派占领了上风,成为主导地位。洪武皇帝也曾经派使者前往过西藏,给出了一些藏族首领官职,还在此处设立了乌思藏都司。但这些首领其实都不具备有统治权,甚至不算是主流势力。那么朝廷在此设立的乌思藏都司也只能说是名义上存在,明朝在此没有官员,也没有驻军,仅仅只在地图上声称此为明朝疆土,可是西藏的许多主流势力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愿意承认,这根本算不上明朝的领土。


虽然西藏是这么个情况,不过东北地区可不是,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可要好太多了。在永乐九年,明成祖朱棣派太监亦失哈率远渡黑龙江口,安抚女真人。在经过一番交流之后,成功的在这里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因为亦失哈率本身就是出身于此,一来到这里,就受到了女真首领的热烈欢迎,在交流上也方便许多。

不仅如此,明朝很快派了官员驻守在此,虽然在东北地区还是女真首领说了算,但好歹比与西藏地区相比,还是好很多。而且这里确确实实可以纳入到明朝的版图当中,比起西藏可是要有很大的区别。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奴儿干都司更北的地区在当时都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无人区,后世不少人将这些地方也归入大明版图那就有点牵强了。


但值得说的是,奴儿干都司更北的地方,其实主要是无人区了,要是也纳入到明朝的版图当中,实在是有点牵强,那么在上述之下 ,明朝的997万平方公里其实是有点分了。能够在明朝控制区的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幅陨之广,远迈汉、唐"的描述,与实际还是有很大差距了。

所以,看到这我们就可以明白了,明朝的地域是怎么一回事了,哪有那么大。毕竟唐朝与汉朝相比,还是要差距很多的,当朝时期,汉武帝骁勇善战,远征匈奴,所以土地大也是自然的,毕竟江山可是他一手打下的,再加上汉武帝善于带兵打仗,在他的带领之下,队伍骁勇善战,百战百胜。版图一度被他打到最广。

而唐朝时期,唐玄宗李世民所创下的大唐,昌盛程度不在话下,连日本的使者更是几唐远渡重洋,来到大唐学习先进文化。在这时,不仅国富民强,就连边疆的少数民族也不敢来犯。既无外患,也无内忧,没有外族人的侵扰,所以版图大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唐朝之后,也没有几个朝代可以到达这样的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不仅心系百姓,而且确确实实是有真本事,善于打江山,也更会治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