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非吴臣,他的志向是光复汉室?

东吴官修史书《吴书》记载:(太史)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太史慈的临终遗言道出了平生壮志,后世不知多少人还念叨着“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但这样的豪言壮语,往往以“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遗憾结局。

太史慈壮志未酬,听来让人伤感,也令人不解。

“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剑,是功勋和权力的象征,在古代不仅仅是兵器,还是礼器。臣子能配剑履殿,是一种特权,是莫大的光荣,也只有功勋盖世的人才有这样的资格。

太史慈有这般壮志毫无问题,问题是“升天子之阶”作何解释?他的“天子”是谁?后来读史者多未留意,也很少看到有人质疑,难道都觉得“天子”是孙权?细想大有问题。

太史慈

而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则将这句遗言改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完全避开了为哪家“天子”打工的问题。

太史慈非纯正吴臣

太史慈死于建安十一年(206年),东汉亡于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220年),孙权称帝还在229年,就算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黄武,也在222年,群臣劝即尊号也在黄武二年(223年),称帝前还曾向曹魏称臣。

按生卒年月算,太史慈也是妥妥的汉臣。当时天子只有一个,那就是汉献帝。他死后近二十年,东汉才灭亡,死后近三十年,孙权才称帝,他口中的“天子”只能是汉家天子,绝非孙吴家。

太史慈虽然在东吴为孙家尽心尽力打工,但内心真的完全就臣服于一方诸侯了吗?或者安心割裂汉家天下而替诸侯打出一个新天下?

乱世之中,遍地野心家,但心怀汉室的猛将良臣也大有人在。

太史慈死后6年,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重要谋士,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去世,但现在一般认为荀彧心怀(王佐)汉室,属于汉臣而非魏臣。太史慈也可类比,从他临终前的不甘可以看出,他还梦想着能够荡平天下,光复汉室,届时剑履上殿,何等荣耀。

陈寿将太史慈与刘繇、士夑同传,也可以说明在当时人们心中,太史慈不算真正的吴臣。

清代学者康发祥(著《三国志补义》)对此很不解,“太史慈、士燮皆臣于吴,即与张昭、顾雍等同传可也。三人同传而列于嫔妃(传)之上,是所不解。”

清代梁章钜也有类似疑问:“《吴志》于嗣主后独为刘(繇)、太史(慈)、士(燮)三传,然后述妃嫔、宗室,不知于例若何也。”

还有学者认为,“(太史)慈、(士)燮皆仕吴,自当入《吴志》,(刘)繇则不可。且列于妃嫔之前,尤为非礼。”

卢弼著《三国志集解》则认为上面的说法都不对,刘繇、士燮对于孙吴,就相当于二袁、刘表对于曹魏,他们属于一方诸侯,开拓了一方土地,而被后来者兼并占有,他们的地位“例不在后妃皇子之后”,而太史慈是刘繇的旧部,《吴书》“诸传皆本孙氏之臣僚,惟(太史)慈本敌人”,所以附在《刘繇传》之后。

卢弼还给出了一种解释,“或曰:三人或为之驱除,或委质未纯,故传列妃嫔之先。”刘繇是被孙氏兄弟驱除之人,而太史慈和士夑则属于“委质未纯”,没有真正的归附,不算纯正的吴臣。

元代郝经《续后汉书》中,“如士燮、太史慈皆委质吴廷,而入之汉臣”。郝经认为,太史慈“终委身孙氏,受其驱防,以不能为王爪士咄唶自恨,衔愤以死,其志可哀已”。在郝经看来,太史慈在孙吴也是不受信任的,一直被排挤提防,他自身也以不能为汉室“王爪之士”而衔愤遗恨。

太史慈大战孙策


志不得伸,含恨而死

士夑虽然委身东吴,但终其一生,交州如同一个独立王国,226年士燮病逝后,士家子孙才被孙权剿灭。

太史慈被孙策生擒后,虽然被孙策赏识,他也视孙策为知己,但孙策的嫡系并不信任太史慈。

太史慈和孙策约定明日来归附,孙策手下诸将都表示怀疑。刘繇死后,孙策让太史慈去豫章安抚刘繇旧部,孙策左右都说太史慈必然一去不回。

《江表传》曰:“议者纷纭,谓慈未可信,或云与华子鱼(华歆)州里,恐留彼为筹策,或疑慈西讬黄祖,假路还北,多言遣之非计。”

只有孙策相信太史慈,他对太史慈的评价是“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太史慈跟随孙策,但并不能说明他以臣事孙策,也许他觉得可以跟随孙策平定汉室乱局。

曹操也对太史慈有意,曾赠送他一盒当归。太史慈家在北方,是青州人,在曹营的故人想必也不少,曹操有意招纳他,也说明在曹操看来,太史慈与孙氏嫡系不同,并非不能拉拢之人。联系到姜维母亲曾写信提到当归,暗示让姜维北归,曹操也可能是以太史慈母亲为人质要挟。

孙策死后,孙权统事,“以(太史)慈能制(刘)磐,遂委南方之事”。刘磐是刘表从子,有骁勇之名,屡次寇扰孙吴,孙策时已让太史慈搞定刘磐,使“绝迹不复为寇”,孙权上位后又委任他处理南方军政事务,这相当于让亡兄孙策的腹心去戍边。

孙权实际上是不信任太史慈。孙策死时,史书记载当时天下英豪分布在各州郡,只是像门客一样寄寓篱下,士人都以个人安危可以随意去留,没有建立起稳固的君臣关系。

太史慈与张昭、周瑜、黄盖等不一样,他是孙策的降将,难免被新主疏离。他远离了权力中心,也远离了历史舞台中心。像太史慈这种级别的高知猛将,不在魏蜀边境征战,他在南方的事迹,自然无人书写,此后史书记载也语焉不详。

他被孔融赏识,又曾向刘备搬救兵搭救孔融以报恩,与孙策从拼命到相随不打不相识,又受到曹操青睐,最后在孙权帐下却志不得伸,含恨而死,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