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朱元璋肇建的大明宗庙,为何太宗被争夺却没有传世?

向敬之

1

中国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要建立太庙,以供奉祖先牌位。

立庙祭祀先帝,俨然成了后继之君的传统。

按帝制中国的皇帝古谥法,祖功宗德,是后继之君上尊大行皇帝庙号的基本原则。从唐朝伊始,唐、宋、辽、金、元,首任皇帝为高祖或太宗,二任皇帝则曰太宗。

洪武三十一闰五月初十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六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第一时间上尊皇祖朱元璋为太祖高皇帝。


陈宝国在《山河月明》中再次演绎朱元璋

大明王朝进入了建文时代。

若不是四年靖难,燕王朱棣造反成功,篡夺侄皇帝位,大明太庙中的太宗之位,定然属于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也早早地为自己预留了太宗的位置,他要按照惯例,将上尊的任务交给嗣君,待其驾崩后升祔太庙时享受太宗庙的殊荣。他在尊谥皇祖的不久,将其六年前病逝的父亲、故太子朱标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没有做过一天皇帝但做了二十五年太子的朱标,父凭子贵,进入了太庙,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宗庙。

而太宗这一宗字序列的最高美誉,建文帝是要留给自己的。

2

事与愿违,靖难之战打了四年,建文帝占有最佳优势和最强兵力,却因严重缺乏战斗策略和统兵大将,加之谋臣黄子澄中途推荐草包将军替代洪武老将耿炳文,导致中央军一败再败,重损数十万兵力。最后,燕王靖难成功,建文帝制造了自焚的事实。

朱棣不但不情愿尊谥侄儿任何庙号,就连其曾经非常敬重大哥朱标的兴宗庙号也给褫夺了。朱棣称帝后,将朱标复称懿文太子,废黜了建文帝为之上尊的皇帝殊荣——他的神位被移出了原为自己的独立之庙,顶多得了一个配享其父太祖庙的安慰奖。


《山河月明》冯绍峰版朱棣

做了四年皇帝的建文帝,却因身死位落,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一个隐帝。

即便建文帝的忠臣梅殷、黄彦清等人,哀痛主子被迫自焚,曾为之私加庙谥,尊为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却不得行。

大明皇家的宗庙,空出了太宗的宗庙。

二十一年后,朱棣病逝,皇太子朱高炽即位,为自己的老爸朱棣上庙号太宗,使其如愿以偿。

明朝的宗庙中,还是有四个没有做过一天皇帝的独立宗庙。《明史·太祖本纪二》开篇即曰:“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皆皇后。”

草根朱元璋一人称帝,祖宗四代泥腿子升天。

然而,两个真正做过几年皇帝、坐拥万里疆域的皇帝,却因为宫廷政变,大位旁落,而遭到了后继之君无情的打击。

3

除了败于靖难一役的建文帝朱允炆外,还有一个拯救大明危亡的景泰帝朱祁钰。

《明史·景帝本纪》云:景泰八年春正月“丁丑,帝舆疾宿南郊斋宫。己卯,群臣请建太子,不听。壬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迎上皇复位。二月乙未,废帝为郕王,迁西内。皇太后吴氏以下悉仍旧号。癸丑,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毁所营寿陵,以亲王礼葬西山,给武成中卫军二百户守护。”

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的正统帝朱祁镇,被景泰帝上尊为太上皇,幽禁南宫。石亨、徐有贞等追逐权利的最大化,利用朱祁钰病重,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将给了自己不公正待遇的朱祁钰致命一击。朱祁钰死得不明不白,以恶谥盖棺论定,就连自己生前修建的陵寝也被平毁。

他自然进不了太庙。


《大明风华》张艺兴版朱祁镇

朱祁钰做了七年多的景泰皇帝,却被复位的朱祁镇下诏,申斥为“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复称“郕戾王”。他被按藩王之礼葬在北京西山,而没有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

虽然朱祁镇的后继之君、也曾遭受朱祁钰不公正待遇的宪宗朱见深,因为父亲复位,而二次重获储位继承大统。他同情叔叔的遭遇,终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下诏恢复其景泰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但始终没有给其尊庙号。

无庙号,便无法称宗袝庙。

今日所称的朱祁钰庙号代宗,是为南明偏安皇帝弘光帝朱由崧上尊的,那时的北京太庙已由清廷接管,清帝自然不会将一个既成事实的前朝废帝朱祁钰重新奉入太庙、立庙祭祀。

朱厚照不然,虽然其死后无嗣,内阁大臣议立其堂弟朱厚熜做了嘉靖皇帝时,就早早地就为沉湎豹房、疾发而崩的朱厚照定好了庙号——武宗。嘉靖帝捡漏即位,煞费苦心地挑起三年半的大礼议事件,终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追尊为帝。嘉靖十七年九月,大权在握的嘉靖帝追尊太宗朱棣为成祖,追尊兴献帝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

这是闹得君臣长期不欢,嘉靖帝虽在武宗前插入一个假皇帝的神位,但他还是不敢再起事端地将朱厚照的神位撤出太庙。一百多年过去,以小宗入承大统的嘉靖帝,为将生父兴献王挤入皇帝序列和太庙,掀起一场大礼议事件,不惜将朱棣的靖难篡位歌唱为开疆拓土的再创之功,成功改太宗为成祖。


《大明王朝1566》陈宝国版嘉靖帝

明朝的太宗,因为政治需要,而被闲置。

4

明朝貌似没有太宗。

而建文帝的惠宗庙号,为明朝正统覆灭后,偏安的南明弘光帝修复明朝皇帝体系,将被废的真皇帝恢复庙号,追尊建文帝为惠宗。

惠者,惠及他人也。没有他的“恩惠”,贸然削藩引发靖难一役,也就没有朱棣世系帝业的世袭罔替,也就没有朱由崧作为皇室近支被拥立为流亡政府的皇帝。

弘光官方加庙谥,流转近百年,得到了清朝乾隆的认可,追谥其为恭闵惠皇帝。

弘光最初的举措,并非最早的官方行为。《明史·恭闵帝本纪》曰:“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万历神宗,即位弘光帝的祖父。

偏安一隅的弘光帝,也算是完成了皇祖未竟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