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成都青白江的老工业基地以后会如何发展?

四川发布



青白江因工业兴城,也曾经因为工业短暂失落,如今的青白江老工业区正在经历凤凰涅槃,变身“智慧产业城”。



北宋名臣赵抃入蜀为官,途经成都北部,见江水清清以江明志: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青白江因此得名。


千年以后,青白江,是西南地区“工龄”最长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四川化工厂和成都钢铁厂的相继建设,开启了这座城市的工业重镇之路。巅峰期,这两大巨头产值占当地工业产值近7成。 2014年—2016年,一个巨头全面退出化工产业,另一巨头彻底关闭冶炼生产线。


【老工业基地变身青白江未来CBD】



近日,青白江区规划局组织召开了《成都市青白江区分区详细规划(2016-2035)》专家及部门审查会。会议邀请了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涂海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张晶、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郑连勇、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汪晓岗和刘丰等5名专家,区发改局、区科经信局等32家单位共同参加了审查会。


《成都市青白江区分区详细规划(2016-2035)》是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指导下进行编制的,该规划立足“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的总体定位,提出“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的城市空间结构和“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原川化、攀成钢片区规划为“三城”之一智慧产业城



老工业基地发展发展将发展智慧产业。早在2013年3月,青白江区被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5年8月,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决定在以川化、攀成钢片区为核心的15.05平方公里区域内规划建设智慧产业城。



智慧产业城未来将成为青白的CBD(中央商务区)。以总部办公、高端商务、智慧物流、科技研发、文旅创意为发展主导,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质量和能级;

以建设国际智慧产业城,打造亚欧共享商务圈为目的,构建智慧产业城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争取通过3—5年,成功创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千亿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成集“产、研、住”一体化、高端型、花园式智慧产业新城区,为青白江区“1+3+6”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产业城围绕高端中央商务区发展核心,构建以人才、创新、交通、生态、宜居、宜商等要素支撑体系,实现以商务、商业、金融、贸易、服务、展览、研发、咨询等多元复合功能集聚,最终形成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凤凰新城、欧洲产业城、工业区和6个特色小镇互利互补、资源共享、互促融合的国际人才共享生活品质城,建成富有特色的国际化高端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生态圈。


青白江着力建设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而三城当中的智慧产业城将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定位,重点布局总部办公、科技研发、品质居住、国际会议等功能,争取通过3—5年成功创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千亿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成产城融合、集“产、研、住”一体化、高端型、花园式智慧产业新城区。



而正在建设走过来的总占地约2000亩的长流河中央湿地公园会让新兴的产业园区实现生态化、绿色化、宜人化发展。



2016年5月,长流河中央湿地公园项目招标已经完成,根据计划长流河中央湿地公园将于2018年建成!



除了智慧产业城,青白江还将重点发展:国际铁路港、凤凰新城、欧洲产业城及6个特色小镇。


【成都国际铁路港】



老工业基地给青白江打开了一扇窗,而“蓉欧+”战略给青白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012年蓉欧铁路试运行,2013年4月26日,在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成都国际铁路港,第一列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的驶出,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抵达欧洲大陆腹地——波兰罗兹。这是青白江转身的开始,也打开了成都通往世界的大门……


2016年,蓉欧铁路根据要求,改名为中欧班列,这个开行3年的班列已经成长为全国第一的中欧班列。依托中欧班列,成都构建了“蓉欧+”战略,成都将成为中国通往欧洲的桥头堡,而青白江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青白江坚持“国际领先、亚洲一流、国内第一”目标,大框架、大手笔规划建设国际铁路港,打造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400万标箱以上的内陆铁路枢纽,打造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400万标箱以上的内陆铁路枢纽,构建通达全球、功能强大、陆海内外联动的铁公空水多式联运中心。


【欧洲产业城】



欧洲产业城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雄踞沪蓉(成南)、成巴、成都二绕(六环路)、成巴入城段(规划E5线)等多条高速形成的“钻石围合”中心。北靠新青城市风廊,南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


欧洲产业城区位优势非常独特。为了建好欧洲产业城,该区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制定相关规划,聘请上海城建、日本日建、美国AECOM和北京赛迪等知名设计单位担纲整体规划设计。


新城规划定位为“国际高端制造服务核心基地,蓉欧保税产品加工制造中心,龙泉文化休闲旅游服务基地”


欧洲产业城,以承接适铁适欧产业为重点,规划建设以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产业新城,打造“两头在外”产业聚集区,争取通过3—5年,建成以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聚集区。


【凤凰新城】



凤凰新城,依托城市北部凤凰湖良好的水系景观与生态本底,以完善配套、改善环境、提升品质为重点,争取通过3—5年,建成体现人性化、包容性、宜业宜居的国际品质生活城区。


【6个特色小镇】城厢天府文化古镇蓉欧国际物流小镇七星岛国际会议度假小镇福洪亚欧特色农产品小镇人和国际康养运动小镇弥牟文化旅游小镇

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争取通过3—5年,建成产业突出、形态优美、韵律悠长、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具体说来就是,传承历史文化,留住根与魂,打造城厢天府文化古镇;


配套国际铁路港,提升商贸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能级,打造蓉欧国际物流小镇;


坚持国际化标准,以五星级酒店、专业会展和高端居住为重点,打造七星岛国际会议度假小镇;


利用对外口岸、便利交通和本地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福洪亚欧特色农产品小镇;


抓住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契机,发挥举办国际山地运动赛事和康养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人和国际康养运动小镇;


挖掘三国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好现存遗址,打造弥牟文化旅游小镇。

未来的青白江将成为成都北部的生态屏障吗,构建“一山、两廊、三带”。


作为成都的北部生态屏障。未来,青白江将加强生态保护与绿地管控,夯实“依山成环,串绿成网”的生态本底。构建“一山、两廊、三带”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山”,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加强山地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推动山地运动、康养健身产业发展。


“两廊”,即青新通风廊道、青彭通风廊道。加强城市发展边界管控,严格限制风廊内开发与建设强度,突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三带”,即第二绕城高速绿带、毗河绿带、长流河绿带。突出国际铁路港、智慧产业城、老城区和凤凰新城等重点区域开敞空间和道路沿线、河流岸线,构建城市绿地景观体系,打造森林之城、樱花之城。加快实施城市生态廊道改造提升、凤凰湖绿道、毗河、绣川河滨水绿道等重大绿道项目,推动全域绿道“内联成环、外联成网”,构建“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依托毗河、长流河、绣川河等水系,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滨水空间,整体提升“十河贯城、十湖润区”水网体系。



从国家“一五”时期西南地区第一个工业区,到“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的青白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青白江的未来必将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