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L雪媛


两方面原因。一是长平之战前,秦、赵的实力都远强于齐国,对于这场龙虎斗,齐国打心眼里不想掺和;二是秦国的外交工作做的比较到位。

长平之战前,齐国因为“五国伐齐”事情,元气大伤,国力衰退,无力再与秦国相抗衡。

而在这种大背景下,赵国又是当时关东六国中唯一还保存有强大实力,能与秦国在军事上硬钢的国家。赵国的这种实力,让齐国对它很是怀疑——怀疑赵国是不是也有秦国一样的野心。

所以在这种一个超强(秦国),一个次超强(赵国),五个弱者(齐楚燕韩魏)的前提下,包括齐国在内的“弱者”们,对长平之战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对待的。

比如当时的楚国,楚顷襄王重病,太子却在秦国,若不能回楚,则一旦楚王死,王位必定落于他人。秦昭襄王对放归楚国太子一事本来有疑虑,但春申君黄歇秘密派人护送太子返回了楚国,再加上范睢在一旁替楚太子说好话,于是秦昭襄王就默认了楚太子归国一事。

楚太子归国后,楚顷襄王果然去世,于是太子立即继位,是为楚考烈王。考烈王考虑到自己新君登基,国内的局势不太稳定,再加上秦王也没追自己,默认了自己归国。因此他也就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没掺和进长平之战。

还有韩国和魏国。韩国因为被打怕了,整个长平之战期间都是战战兢兢,不敢吭声。魏国很搞笑,长平之战期间,魏国国内还举办了一场热烈的廷议——讨论长平之战。

最后这场廷议的结果竟然是秦国伐赵有利于魏国,魏国不掺和长平之战……

为此有人反问魏王,说秦胜赵败,我魏国何利之有?魏王大言不惭的说:赵国的羞辱就是我国的福气啊。(邻之羞,国之福也)

十足的看热闹不嫌事大。



相比于被打怕了的韩国,暧昧的楚国,不要脸的魏国,齐国的态度比较特殊。其实齐国有救赵国的想法,比如长平之战前,齐国就曾经救援过赵国(中学课本上的《触龙说赵太后》就是讲的这次事件)一次。

但是,还是前面提到的老问题。赵国实力强于齐国,而且赵国不知收敛,经常干一些让人怀疑它有野心的事,比如接纳齐国叛逃的大将田单(摆火牛阵的那位猛人),还比如赵国主动收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这都让齐国对赵国很不放心。

再加上齐襄王死后,继任的齐王建(最后一任齐王)年少,国事皆决于君王后,而君王后又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不想把齐国拖入战火。因此在长平之战期间,当秦赵双方的规模越打越大,君王后害怕了,她怕齐国也卷入大战。于是她就坚决拒绝了赵国的求援。


当然了,看戏归看戏,各国也不傻,如果赵国玩完了,各国也要跟着倒霉。所以在长平之战期间,各国之所以会坐山观虎斗,与秦国的外交斡旋以及赵国君主在决策方面的失误,也有一定的原因。


长平之战期间,为了断绝赵国的外援,秦国先是忽悠了赵国,借赵孝成王派来媾和的使臣之嘴,大肆宣扬赵国主动来使,骗得其他诸侯国以为赵国已经和秦国谈和,错失了第一时间援救的时机;紧接着,秦国散尽财宝在各国内部运作,使得各国都有“看戏派”在摇旗呐喊,劝各国国君不要管闲事。

比如这些人就曾经跟齐国君王后说,齐国如果增援,秦国就会撤退。但秦撤军的后果就是赵国兵不血刃拿下上党地区,并坐得上党十七座城。此事对齐国无益,只会白白便宜赵国。齐国君王后就是因此被说动了心,才下定决心不管闲事。

最后,秦国又派兵守住各国通往赵国的隘口,比如秦军提前占领垣雍这个战略要点,让魏国无法支援。就这样,赵国的外援彻底被秦国断绝。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期间,如果齐国答应救援赵国,秦国是很有可能退兵的。但是以齐国代表的“五弱国”出于坐视秦赵厮杀,想渔翁得利,并且也不想让赵国白捡上党十七座城池的心态,最后都没有援赵。


Mer86


赵国借粮,齐国拒绝。

表面看来是秦国的策略起了作用,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有两点:

一是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所出现的必然现象。

为什么这个时期叫战国时期?因为周朝已经实际上分崩离析,诸侯国的思维模式就是一个“战”。这和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各国虽然打起来不客气,但打完很快就没事了,因为大家还要想着维护周天王的名声,想着同在一个屋檐下。那时候,各诸侯国相互救济帮助非常普遍。在“战”的思维定势下,相互支援的潜在成本就要高多了。

二是在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重压之下,为了生存,人们身上自私、胆怯、虚伪、短视等人性的负面要素都被挤压出来。在这样的局面下,那些无能的君王的决策必然出现混乱。借与不借都是小事,短见灭国是必然。

战国时期或许是我国历史上尔虞我诈现象最普遍的一个阶段。在此以前华夏民族积累的守信美德差不多被糟蹋的荡然无存,后来恢复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还有人还为一些所谓成功的阴谋诡计唱赞歌,其实是很可悲的。

实际上,战国是我国历史的一段悲剧,它打开了背信弃义的潘多拉魔盒。这些魔在今天仍没有灭掉。


原无


原因如下:

其一,秦国相国范雎“远交近攻”策略的成果。打长平之战前,范雎逢秦王令带重金贿赂各国掌权人氏,因而导致齐不援粮于赵也属正常;

其二,齐王建为报“五国伐齐”时赵国参战的一箭之仇。五国伐齐差点儿把齐国灭掉,但之前赵国被魏国庞涓率大军战于邯郸,孙膑派军击大梁解了邯郸之围,所以齐王觉得赵背信弃义不愿意救;

其三,齐国君臣战略眼光短,不明“唇亡齿寒”道理;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王建立六年,秦攻赵,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齐国大臣周子说: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这说明齐国有识之士周子看出了秦国逐一击破的计谋,想要帮助赵国,并给齐王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但齐国君臣不听,于是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北疆刀客


秦赵长平相持三年,消耗甚大,胜负未分,军事态势是秦强赵弱。赵国粮草缺乏,向齐国借粮,不料齐王忌当年赵联合燕,魏,韩,秦五国伐齐之恨,不肯借粮。赵拖耗战事不能长久,想换将速决,赵王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老成持重的廉颇。对阵百战名将白起,招致惨败。


文舀


长平之战,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因为齐国的末代国君田建即位了。

齐国早已风光不再

乐毅率领六国联军讨伐齐国,齐国本已奄奄一息,田单又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将燕军逐出齐国,光复齐国的大好河山,并拥立田建的父亲齐襄王即位。后来,田单遭到国人排挤,去了赵国。

齐湣王遇害后,齐襄王曾经流落民间,做过一段时间的佣人。从那时起,田齐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高贵和霸气,即便齐襄王被田单迎接回宫后,受过惊吓的他,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夹紧尾巴做人。

齐襄王早逝,其子齐王建继位时不过16岁。于是,大小事务都由其母君王后代为处理。君王后处理国际关系与齐襄王一般,同样是谨小慎微。本着不得罪其他各国的原则,加上齐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她只希望齐国能够长期置身于战事之外就行了。

田齐不敢得罪秦国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关于齐王建,虽然其在位40多年,然而所记载的事情不过3件。第一件就是长平之战拒绝向赵国借粮,第二件是去秦国赴酒会,第三件就是向秦国投降。如果将这三件事情连起来看,不难发现齐王建对秦国的态度倒是自始至终的阿谀奉承。

长平之战爆发,秦、赵两国对峙两年多,大量的青、壮劳力被困于前线,使得农田歉收,国力透支,尤其是赵国,粮食供给难以为继。而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置身于战事之外多年,因此,齐国倒是粮多草广。此时秦国也在观望,如果齐国救赵,那么秦国退兵,不然就进攻。所以,彼时齐国的态度非常重要。


这时,齐国的大夫周子就劝告齐王建,赵国是齐国重要的屏障,一旦赵国灭亡,祸患马上就到齐国,所谓唇亡齿寒啊!齐王建不听劝谏,45万赵军因此在长平之战惨遭屠戮。

总的说来,那时还很年轻的齐王建不愿借粮食给赵国,想必这也是其母君王后的主张。

一是借粮给赵国就得罪了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相当于引火烧身,万一赵国失败,秦国马上进攻齐国,到那时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是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迷惑了这对短视的母子,以为站对队伍,就能换来齐国长久的平安;

三是六国伐齐的阴影还没消退,对齐国来说,那六国都不是什么善茬。齐国更乐意做壁上观,看着六国互相功伐,也能消除一些往日的心头之恨。

可是,事实是残酷的,当其它五国相继倒下后,秦王政并没有停下他统一六国的脚步。虽然齐王建因阿谀秦国而享受了40多年的安宁日子,但是当他被迫向秦国投降的那一刻,不知道是否还记得当初长平之战时齐大夫周子的劝谏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读春秋思无忌


齐王建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

秦国的战略是,齐楚救赵,如果他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相机退兵,再等待机会;如果他们的联盟并不牢固,就集中力量猛攻,逐个击破。

战争最终打的是后勤。秦国兵精粮足,旷日持久,赵国的粮食不够用了,向齐国求粮,齐国却没答应。

齐国大夫周子说,我们既然是来救援赵国的,现在赵国乏粮,我们就应该尽快借给他粮食,与之齐心协力打退秦兵,如果不这样,秦兵势必攻破赵国,这恰好中了秦国的计策。再说赵国对于齐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屏障作用,就好比牙齿有嘴唇的保护才会牢固,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就该轮到齐楚了。所以我们现在救援赵国,好比捧着一个漏水的水缸往被烧焦的锅里倒水一样,形势危急,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顶得住,为何还要犹豫呢?总之,救赵,是国际间的道义,是齐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击退秦兵,又可以扬威世界,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凭正义援救将要灭亡的盟国,扬国威击退强秦之兵,这是多么好的战略机遇呀,如果我们不敢决策,不积极作为,却斤斤计较一点粮食,就未免太不明智了。

齐王建被秦国吓破了胆,最终还是没听周子的建议。

赵国失去齐楚强大的外援,长平一战,遭到秦国毁灭性打击。

四十四年,秦国灭掉了其他五国,集中力量收拾齐国。

大兵压境,齐王建听从相国后胜的主意,不战而降秦。

秦王将王建流放到共城,齐国遂宣告灭亡。

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齐国灭亡后,天下终于归于一统,秦王政自称始皇帝。


梅轩速写课


这要从齐闵王国破身死和齐赵的地缘矛盾两个方面说起。

齐国在齐闵王时期国力强盛,与秦国并立为双雄。当时秦国称“西帝”,齐国称“东帝”。但是齐闵王并不满足于此,决意继续扩张。宋国便成了他下手的目标。

当时的宋国在国力上仅次于七雄,是战国第八强,国土面积不算小,典型的中等国家,而且这是个商业国家极为富庶。宋国是当时周边各国眼里的肥肉。齐闵王狂妄的以为自己哪怕灭了宋国其它国家也不敢反对,于是齐国悍然出兵吞并了宋国,齐国国势达到巅峰。

本来齐国就是一流强国,各国内心已是忌惮不已,现在齐国又吞并了宋国,引起了周边各国的恐慌。于是与齐国有世仇的燕国联合各国一起讨伐齐国。燕赵韩魏秦楚各国从不同方向出兵攻齐,齐国哪里招架得住。没多久,齐国便山河破碎,一代霸主齐闵王被身边人杀死,齐国绝大多数领土也被瓜分,几乎走到了亡国的边缘。后来很侥幸才得以复国。自那以后,齐国便与各国产生了深深地隔阂。一蹶不振的齐国变得越发保守,经常坐视各国互斗而置身事外。

再者,齐赵两国是邻国,在黄河以北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五国伐齐时赵国侵占了不少齐国领土。而且赵国实力很强,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不断蚕食齐国领土。所以齐赵两国有着不小的地缘矛盾。

在长平之战时,秦赵两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齐国乐的看两强互相残杀,这样齐国才能过安稳日子(当时各国普遍这种心态)。所以齐国拒绝了赵国的粮食请求。



临瀛殿


长平之战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战役,当时秦国大将白起,坑杀了40万的赵国军队,秦国和赵国都倾尽了全国之力,就在他们打到白热化的时候,赵国派出使者,像齐国借粮食。齐国当时就拒绝了,为什么齐国不愿帮助赵国呢?当时很多的齐国大臣都不理解,其中有位大臣叫周子,他就建议齐王借粮食给赵国,他的理由是赵国是齐国西方的屏障,两国应该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赵国被秦国灭了,下一个灭亡的国家就该是齐国了。而且在这个时候帮助赵国,赵国一定会对齐国感恩戴德,也会在众多诸侯国中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一举三得。这个粮食应该借。但是呢,齐王建就是不听。任由你老周唾沫星子乱飞,就是铁了心的俩字“没门”。

众所周知,赵国国力不如秦国强盛,在秦国的猛烈攻势之下,赵国已经支撑不住,在赵国寻求其他诸侯国的帮助时,首先距离赵国最近的是韩国与魏国,但是这两国在秦国的打击下,只能勉强自保,已经无力救援赵国;附近的燕国曾与赵国关系亲密,但是自从邯郸之战后,燕国偷袭赵国,两国反目成仇自然不会再相互帮助;楚国也是极为强大,但是毕竟距离赵国太远,无法及时送粮;只剩下齐国有条件帮助赵国,但最后齐国坐视不理,他们拒绝赵国的求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齐国为了报一箭之仇

在战国中期,齐国极为强大,西秦东齐都是各自区域内最为强盛的国家,齐国击败了楚国之后,又趁热打铁击垮了魏国与赵国,随后又锐不可当地攻下秦国函谷关;另外齐国还拿下了宋国,附带一千多里的肥沃土地,要钱有钱要兵又兵,齐国一时气焰滔天,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这时其他五国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随后秦、魏、韩、燕、赵五国联手攻打齐国,齐国一时难以招架,虽然最后齐国靠着丰厚家底得以自保,但国力也因此大大受损;赵国在此次事件中没少坑害齐国,在其他三国退兵后,赵国依然联手燕国痛打落水狗齐国,大有把齐国赶尽杀绝之势;因此受到伤害的齐国,在赵国遭难之时,齐国不乘火打劫已经算厚道了,拒绝赵国的借粮,就是为了报当年赵国伤害齐国的仇。

第二,秦国远交近攻计策奏效

范睢对秦昭王献计,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此战略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当时秦国奉行此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魏、韩两国,对于齐国与燕国则是百般拉拢交好;在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国力一落千丈,周边国家纷纷落井下石,楚国趁机吞并了鲁国,魏国攻占了齐国的领地平陆,赵国霸占了齐国的土地昔阳,一时战国各国局势重新洗牌;齐国为了不被吞并,抱上了秦国的大腿,加入了秦国“远交”的战略成员国内,既然铁了心与秦国修好,自然不敢再给秦国的敌人赵国借粮。

第三,齐国君臣目光短浅

在五国伐齐之后,战国七雄中数秦国最为强大,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与实力,其他六国势必会遭到秦国的吞并;赵国地处秦、齐之间,可谓是齐国的缓冲屏障,如果秦灭了赵国后,齐国就将赤裸裸地暴露在秦国的利器之下,唇亡齿寒,赵国灭国后,齐国再也不会安稳度日;而当时齐国若借粮给赵国,不仅是帮助了赵国,也算是保护了自己;可齐国人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利益,放任了秦国击败了赵国;果然在秦国灭赵之后,就正式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进程,公元前221年秦国攻临沂,齐国亡,而这一切都是齐国拒绝借粮给赵国,自取灭亡的后果。

综上所述,齐国拒绝借粮给赵国的原因复杂,主要就是为了报当年赵国伤害齐国之仇,也有秦国战略奏效的因素在内,而且齐国君臣目光短浅,无视唇亡齿寒的道理,拒绝对赵国伸出援手;根据蝴蝶效应原理,赵国粮草不济被秦国打败,秦国开始踏上统一天下的进程,齐国也因此失去外部屏障,最终被秦国所灭。


真一个人的江湖


长平之战秦赵近百万大军对峙相持,粮草成为了重中之重。赵国国内粮草短缺,曾向齐国借粮,被齐所拒绝,从而破使赵国不得不与秦国进行决战。

可以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败,齐国的拒绝借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齐国为何不借粮给赵国呢?


其一,历史恩怨。

众所周知,乐毅率五国伐齐名动天下,致使齐国险些灭国,实力一落千丈,辉煌不再。而联军中除燕国外,最卖力的莫过于赵国了,而乐毅离开燕国后也是投奔了赵国。不仅如此,在长平之战前赵国还攻占过齐国的领土,齐国恨得咬牙切齿,又怎么借粮给赵国呢?

其二,齐国昏昧。

齐复国以后辉煌不再,朝廷软弱无能,只知固守偏安,对各国之事通常置身事外,不予理会。就连秦灭各国之时,也是无动于衷。


其三,外交政策。

秦国奉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交好拉拢齐国。此时齐国与秦国的关系要远好于赵国,又怎会借粮帮助赵国呢?

其四,坐观成败。

长平之战前,秦赵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此时尚未分出胜负,而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让秦赵相互消耗更有利于齐国。


首席水军大都督


原因有四:

一、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起到了作用。“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二、齐国对赵国有怨,魏国攻打赵国时,齐国派出孙膑围魏救赵,经过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打垮了魏国,使得赵国免于灭国,但是赵国却恩将仇报,参加五国伐齐,把齐国的钱粮珍宝洗劫一空。

三、五国伐齐,使得齐国元气大伤,无力救援。

四、齐想让赵与秦进一步消耗,想重复曾经围魏救韩的计策,让赵消耗殆尽,而秦也损失严重,自己坐收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