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他是南宋宰相,为岳飞平反,一心北伐却落得个“奸臣”骂名

韩侂胄可以说是南宋最冤的一个宰相。他虽然是个权臣,但一腔热血,渴望北伐,获得岳飞一样的功业,备战不周,用人不当,最后赢得仓皇北顾,被同类用计砍了头送给了金国,他的结局是一个悲剧。在他掌权期间,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的申王王爵,改谥号忠献为缪丑,使压抑数十年的南宋士民们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韩侂胄,北宋名相韩琦五世孙,因其父娶高宗皇后之妹,以外戚恩荫入仕,凭宁宗赵扩争夺皇位时跑腿有功,渐得宠信,成为宁宗早期的权臣。初拜少傅,再迁少师、太傅, 1205年,宁宗任他为平章军国事,从此,韩侂胄成为一代权相。

当时,蒙古渐渐崛起于金国之北,经常发动攻打金国的战斗,同时,金国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韩侂胄当上宰相后,认为这是个北伐金国、恢复中原的好机会,于是,他积极准备北伐。为了鼓舞全民的抗金斗志,他把死去的秦桧,列为与金国屈膝求和的罪魁祸首,追夺秦桧的王爵,改其谥号为“谬丑”。接着,他追封岳飞为“鄂王”,为韩世忠建庙,崇尚抗金英雄一时成为风尚。

1206年,在韩侂胄的领导下,南宋发动了北伐金国的战争,因为正是南宋开禧年间,史称此战为“开禧北伐”。对于韩侂胄发动的北伐,有两个著名诗人曾给予截然不同的评估,一个是陆游,一个是辛弃疾。当时,八十二岁的陆游听说朝廷启动北伐后,欢欣雀跃,特作《赛神》一诗说:“落日林间箫鼓声,村村倒社祝西成。扶翁儿大两髦髧,溉水渠成千耦耕。家受一廛修本业,乡推三老主齐盟。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而且,恨不能冲锋陷阵,发出“老不能从”的慨叹,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然而,辛弃疾却有不同看法,一贯主张北伐的他,但听说韩侂胄发动北伐后,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担忧,他特创作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其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便是他表达对北伐的深切忧虑。

最后,辛弃疾不幸言中,北伐终因准备不足,用人不当,特别是西线主将吴曦叛变投敌而全线溃败。

开禧二年北伐,宋军四路并举,统帅郭倪攻宿州(今安徽宿州);李爽攻寿州(今安徽凤台);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四道全部失败,金军渡过淮河追击,一连攻陷十余州。这时雪上加霜,韩侂胄任命的四川统帅吴曦叛乱,投降金国称王。郭倪平时自负,自比为诸葛亮,其实是个赵括。听到前线失利后,统帅郭倪竟然哭泣起来,被人讽刺为“带汁诸葛亮”。

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双方再一次订立和议。和议规定宋金改称为伯侄之国,岁币增为银绢各30万两、匹,宋另外给金“犒军银”30万两,同时,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斩元谋奸臣韩侂胄,函首以献。满足这些条件后,方可议和。不久,杨皇后和权臣史弥远合谋,将韩侂胄暗杀致死,并把韩侂胄的头割下,派专人快马加鞭送到金国,“开禧北伐”正式结束。

韩侂胄生前发动“庆元党禁”,得罪了朱熹为首的士大夫,斥为“伪学”。元朝修宋史,程朱理学成为儒家的正统,所以把韩侘胄打入《奸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