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吃亏一定要趁早,这句话有道理吗?从赵括,项羽,诸葛亮子侄聊起

吃亏一定要趁早,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这是知常容想和大家聊的一个话题。

长平之战,大家都知道,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使得赵国的精锐在这一场大战中被秦军坑杀,赵国元气大伤。

赵括自己战死,同时也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成语。赵括吃过亏吗?

赵括的父亲赵奢本来只是田部吏。秦国讨伐韩国,赵王想救之,问廉颇能不能救,廉颇说太远了,救不了。问名将乐乘也说救不了。这个时候赵奢说我行。

于是赵奢就带兵救韩大破秦军,一战成名,后来被赵王封为马服君。

赵括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他从小就研习兵法,表现十分出色,连赵奢都不是对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史记·七十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的名气自然在赵国传扬了。

一路顺风顺水的赵括根本没有机会吃亏,因为他太聪明了。

长平之战前,廉颇是赵军的统帅,稳扎稳打,秦军没有办法。所以他们就开始散播谣言。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史记·七十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种谣言会起作用呢?因为廉颇这种消耗战,秦国吃不消,赵国国力也吃不消,所以赵王想速战速胜。

虽然当时赵括的母亲,还有蔺相如出言劝阻。自信满满的赵王与自信满满的赵括自然不会听从他们的建议。赵括上场后,秦军偷偷换上名将白起。赵括一生就吃了这么一次亏,不但自己亏大了,而且赵国也亏大了。

项羽很厉害,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项羽像战神一样的人会败给像流氓一样的刘邦呢?

我们来看一看项羽有没有吃过亏。

老天对项羽不错,项羽各方面的素质都不错,天生神力,力能扛鼎,胆气过人。项羽跟随叔父项梁一起生活,从小就接受贵族教育,虽然楚国已经灭亡,但是项梁的气势还在。所以项羽从小就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学剑,学兵法等等。

后来跟着项梁一起起事,在项梁的保护下,项羽没有吃过大亏,而且吴中子弟对他也是很敬畏。

项梁死后,不肯吃亏的项羽冒险杀掉自己的顶头上司宋义,重新拿回被楚王熊心夺走的兵权。

接着项羽一路破竹,杀苏角,虏王离,降章邯,虽然这中间过程一路险事重重,但就是没有失败过,也没有机会吃大亏。

一路没有机会吃大亏的项羽自然对自己盲目自信了,他错过一次最好的机会。

韩生提了这么一个建议。

“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一》

结果项羽回了一句话,知常容每每看到这句话就会生出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一》

韩生也是长叹一口气,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项羽一听,你敢嘲笑我,于是这个有着远大目光的韩生就被项羽煮了。

后来项羽就吃了大亏了,不过没有机会了,只能不过江东而自刎。

项羽不用韩生之策,但是刘邦却用了,当然给刘邦提意见的不是韩生而是娄敬。

作为项羽的对手,刘邦吃过亏吗?

刘邦吃过的亏太多了,没有发迹的时候,他的嫂子和哥哥联手扫了他的面子。本来家中有饭,硬说是没饭,让刘邦的一帮朋友回去了。

任亭长时,如果不是夏侯婴帮着顶罪,估计他就要坐牢了。

他被萧何评价为: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起事之后,他的失败依旧很多,不说对抗项羽的屡战屡败,光他从一开始起事就经历了雍齿的背叛,让雍齿守城,结果雍齿把城送给别人了,刘邦没了老窝只好投靠项梁。

所以刘邦是一路吃亏,吃着吃着到后来就不吃了。

因为亏吃的多了,就知道自己很多不如别人,比如他说带兵我不如韩信,搞后勤我不如萧何,作规划我不如张良。

正因为这个不如,当他听到别人有用的东西,或者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他的脸就会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比如他骂陆贾你天天说诗书,诗书能夺得天下?

陆贾反问,你马上得天下,你能马上治天下吗?

刘邦马上变脸了,不是生气而是惭愧。

“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史记·七十列传·郦生陆贾列传》

他对陆贾说你写点东西给我,每一次陆贾写好,刘邦看完都很开心,左右高呼万岁。陆贾写的内容就是《新语》。

如果项羽听到这句反问,估计陆贾的命和韩生的命一样,被煮了。

这就是吃过亏和没有吃过亏的区别。

诸葛亮的儿子很聪明,他大哥诸葛谨的长子也很聪明。

但是诸葛亮和诸葛谨两兄弟却对自己的儿子不是充满欣喜而是充满担心。

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瑾对自己的长子诸葛恪也是类似的评价。

然瑾常嫌之,谓非保家之子,每以忧戚。——《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

实际上不管是诸葛恪还是诸葛瞻,他们表现都十分令人满意。诸葛瞻17岁就娶了刘禅的女儿为妻,大家也十分宠爱他。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书画水平高,记忆力好,这本来就是非一般人,所以上天对诸葛瞻是很宠爱的。

诸葛恪也是如此,他成了孙权最宠信的大臣之一,孙权临死托东吴与他,后来大权在握,一度时期受到东吴老百姓的喜爱。

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最后结果是诸葛瞻战死,诸葛恪被夷族。诸葛亮两兄弟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切太顺利了,没有机会吃亏,等到了吃亏的时候,那就是吃不起的大亏。

那么吃亏一定要趁早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你们可以评述一下。

此文赠予家有小孩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