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毛主席最經典詩詞:至情至性,霸氣十足

在詩詞上,毛澤東留下了諸多名篇。

著名詩人賀敬之評述毛澤東詩詞時曾這樣說:“毛澤東詩詞以其前無古人的崇高優美的革命感情、遒勁偉美的創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藝術思想、豪華精美的韻調辭采,形成了中國悠久的詩史上風格絕殊的新形態的詩美,這種瑰奇的詩美熔鑄了毛澤東的思想和實踐、人格和個性。”

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里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


| 關於冬天的詩詞 |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曾被南社盟主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這首詞也一直是眾人的最愛,每次讀來都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看到了那個指點江山的偉人,不由地沉醉於那種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

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是毛澤東讀陸游同題詞,反其意而作。寫嚴酷的生存環境中,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以此鼓勵大家蔑視困難,敢於戰勝困難。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裡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

風捲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處?

贛江風雪迷漫處。

命令昨頒,

十萬工農下吉安。


這首詞寫於雪中行軍。1930年1月,毛澤東率領的紅四軍第二縱隊抵達江西廣昌縣的塘坊,頂風冒雪,翻山越嶺,向廣昌縣城疾進。“漫天皆白”全景展現了惡劣的行軍氣候;一個“下”字,則加強了工農武裝力量雷霆萬鈞的氣勢和必勝的信念。

念奴嬌·崑崙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這首詞毛澤東作於1935年。當時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陝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崑崙山脈有感而作。

上片寫崑崙山之壯麗從冬天一直寫到夏日,氣勢流暢,有一洩千里之感。下片中詩人挺身而出,直面崑崙道:今天我要來談一談你了,這高度,這大雪都不需太多。從而引出反對帝國主義的主題。

七律·冬雲


雪壓冬雲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頭兩句肅殺茫茫之冬景昭然若揭,大雪橫飛,烏雲滾滾,萬紫千紅都已凋零。接著嚴峻局面中微露春光:冬天湍急的寒流終會過去,沒什麼可怕。至於兇獸自然也不必怕。這首詩構成了一幅革命英雄主義的讚歌,我們終將會像雪天的梅花一樣傲然挺立。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這首詞是毛澤東所有詞作中較為出色的作品綜觀全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筆簡而意無窮,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胸懷。

如夢令·元旦

寧化、清流、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讀詩君:此詩雖寫於冬天的行軍,但給人有如沐春風,如享春雨的感覺,毫無冬日的蕭索和寒冷。整個意境涼爽、輕靈、潔淨、開闊。詩中“風展紅旗”般的大氣使人深受鼓舞,力量倍增。


| 經典詩詞賞析 |

《無題》

一九一O年秋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詠蛙》

一九一O年秋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沁園春•長沙》

一九二五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候。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七律·長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採桑子•重陽》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菩薩蠻•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蝶戀花·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清平樂•六盤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水調歌頭·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