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怎么看待“舍得”二字,能具体说说吗?

讲给我听的故事


“舍得”。

“舍”是舍弃,放下,不在乎。

“得”是得到,获取,当人不让。

看似很简单的词汇,其实蕴藏着人生的大智慧。每个人都有获得的欲望,只不过存在着大小区别而已。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面对自身利益会“契而不舍”。

所以,让人得容易,而舍弃难。

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甘蔗没有两头甜”。人不可能只得不舍。

舍什么,得什么;什么事舍,什么事得;什么时间舍,什么时间得,等等,都需要人内心的抉择。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人设小和人设大,格局小和格局大的人,在“舍得”观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舍了不该舍的和得了不该得的,人生结局是大有不同的。

总之,懂得“舍得”是靠人的智慧和悟性的。



皛舒


舍得是正反比例,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舍弃才能得到,这是人生哲学。

我很小时,父亲总是说帮助别人会让人快乐,舍得放弃自己的东西帮助别人会获得更多的东西。

父亲不仅这样说还这样做了,他经常无偿帮助别人。把我喜欢吃还没有吃完的东西送给乞丐,来我们家借宿的人免费借宿免费吃饭(那时经济不发达,没有这么多的服务),那些过路的客人不好意思,送我们东西,父亲不让我们拿(货郎和小贩卖),我和姐姐问为什么呢?父亲说在路上讨生活的人不容易。

父亲还经常帮助邻居和村民,给人家免费办理红白喜事 ,给家畜看病,指导年轻人学习酿酒做豆腐打绳索等手工活,父亲做事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我还没有上学跟着他四处走动,老爸为啥不要钱呢!

后来实行生产责任制,我们家孩子多还小,干活不及时,赶不上种植收割的时节,村里的年轻人都会主动帮忙,很快就完成,后来我发现连我上学都占便宜,没有人欺负我还有人照顾我,我出去办事十里八村的人,提起父亲都知道,办事都很友好。我想父亲的威望咋这么高呢!我能像他一样就好好了。

父亲一直无偿的帮助别人,有人来给学生借学费,只要有,他从来不吝惜,我记得有人借过八十元一直没有还过,父亲也没有要过,他说那家人生活不容易,不让我们要,我说我们上学也要钱,还要买课本 ,他让我用姐姐的旧课本,我气地不想吃饭。

后来我们都长大离家工作,父亲和母亲还是在老家,可是他们从来不寂寞还是朋友多,经常有人来我家吃酒吃饭,父亲说好东西要分享才快乐,那烟酒都是我们孝敬他的,他拿出和别人一起享用,有时我说那酒很贵的你留着慢慢喝,自己好好享用,他说哪有啥意思? 再好的东西要舍得分享才快乐,你给我的东西就是我的,我想给谁喝你管不着,我想也是,只要你开心就好。

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还拿我们的东西出去给别人办事,如小孩上学补助孤寡老人的补贴等,有时名额不好要,父亲拿着我们家的东西给他们去争取。

父亲开心地活到84岁,生病住院一个月,十里八村的人都来看望父亲,有些在城市工作的人也抽空来看望,这时我彻底明白了舍得的人生哲学,父亲舍弃的在人生终点都回报了。

父亲的葬礼我们没有发讣告,只想把父亲好好安葬就行,因为人都忙,怕耽误人家的工作,可是父亲的葬礼来了很多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本想办一个简单的葬礼,但因为人太多而成了特大葬礼,轰动了十里八村,父亲最后一次又刷新我的认知,舍得才能受人爱戴和尊敬,他完美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我总是想,父亲的人生咋能做地那么完美呢,他咋做到的?后来才发现,我们的家谱祖训是:舍得才能获得。





横笛斜吹未解忧


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金刚经》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在传人中国后,迅速与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学思想相互融会,成为“禅”的一种哲理。随着光阴的流转,“舍得”这一禅理,又迅速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演进为一种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的“生活禅”。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标峰理评论


古人云:相由心生,烦恼皆自添,若为舍不得,又怎寻快乐。

文学大师贾平凹曾说:“会活得人,或者说会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得不赞叹,说得甚是绝妙。凤凰舍弃生命,才得以涅槃重生;壁虎临危弃尾,才得以保全生命;雄鹰舍弃襁褓,才得以翱翔蓝天;人舍得微笑,才能得到友谊,舍得放下面子,才能得到真实。

可见,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必须要学会舍与得,只有懂得了舍得的人生大智慧,你的生活才会愈发美好,你的工作才会愈发顺利;你的人生才会愈发精彩。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其实,在那个时代,孟子就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舍得的智慧——“有舍才有得”。舍得小,也许你能得到更大的,舍得某种物质、也许你能得到宝贵的精神价值。

其实,人生也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之中,也不过是许许多多“舍”与“得”的小浪花组成。万事万物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既是相生的也是相克的。

舍得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古陶渊明,舍弃繁华的生活,宁愿归耕田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生活;织女本是天上的仙女,集荣华富贵于一生,然而甘愿舍弃仙骨,与牛郎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男耕女织生活。文天祥为了祖国的统一,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舍得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司马光砸水缸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一个小孩掉入水中(存在被淹死的可能性),其他的孩子惊慌失措,而司马光却尤其的镇定,拿起石头砸向水缸,结果小孩得救了。正是因为司马光懂的舍,才换回了一条人命。

舍得是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俗话说:你把多余的东西分给其他伙伴,那么接下来你将得到更多的东西。是的,你把一种口味的蛋糕分享给你朋友,也许下一次你将得到10种不同味道的蛋糕。

懂得舍得,也就懂得人生。

有一句话很经典:当你紧握双手时,什么都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陈大圣


我是如何看侍“舍得”二字的,对"舍得"二字的理解,现在回答这个问题与朋友们说说。

舍得,这个名词,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应该有很多的感触。对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功课,我有一方印章就是舍得,每盖这方印章,我都要提醒自己所要做到的事情,其实有时候很难做到,在我们每个人讲到舍得的时候,其实都是舍不得。大家通常所说有舍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意思为付出,“得"意为得到,收获!

舍与得这两个汉字本身就很有趣,我们每个人都如此眷恋,就是放不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的舍不得,原来这些你都必须舍得,终究到最后只是妄想而已。其实你所舍不得都没有用,所以你该舍得的都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无论你甘心或者不甘心,无论多么的舍不得,种种一切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舍得。舍得才能放下,放下才得自在。所以舍得这个词贯穿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待人接物的人生艺术。

这就是我看待的“舍得"二字对它的理解,不知你们怎么看待,欢迎交流!




刘老师书画学堂


佛教教义里有一条关于舍得的解释:“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 “舍得”二字,在我国的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佛学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看来,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现代人眼里,“舍”就是付出、是贡献、是投入,“得”是成果、是产出、是认同。所以,“舍得”,就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人生必然面对的一项选择。

舍与得,需要大智慧才能悟到真谛。  人世间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主人,也没有永远的主人。事物在取舍之间,自有它的定数。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用  舍得是一种人生的哲学。舍是一种本领,一种态度,一种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舍与得是对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一个人只有施予才能获得,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施予。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当然,这种“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丰润,境界的升华。舍得之间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个去琢磨,去感悟。  有这样一个典故:一个贪财的人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却最终舍掉生命。身陷绝境,除自身之外,一样也留不得。想必,这财主一定是守财奴式的土财主,他不懂舍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克又相伴相生。在人们想到“得”的时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众不想“舍”的时候,可能已舍去很多了。历史中有很多贪财、贪权、贪色的人,常日里,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后却又什么也没得到,不想舍,可最后连自由、性命都舍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不“舍”而不“得”。这道理看似简单,很多时候就是领悟不到。  


胖姐爱生活啊


享受,一生一定有无福消受的那一天,只要你足够长寿。哪怕是你健康报酬不成问题,也未必有享受的能力,抑或保有财富生活的能力。积累财富给后代本质上是什么呢?舍与得之间如何取舍?普世观念却往往事与愿违,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富不过三代成了规律。如何及早让自己的享受能力长上隐形的翅膀?这个要从无字句处读书,细心领悟,读书,我喜欢关注书中的细节,细节彰显真情实感,“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星云大师的这句教诲颇有深意,体会书中实践情节,有助于理解舍得的概念是广泛的,认识自我“千古长夜一明灯”,须修行在个人,不得不感慨,冠军是每个人羡慕的,但桂冠的背后呢?“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走起来都有一定的规律的。——《荒漠甘泉3:22》[微笑]



祥瑞成记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文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单从字面来看,舍字在前面,得字在后面,那一定是要先舍出去,然后才会得到你想要的。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些东西你舍出去了,但是却没有得到回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忘恩负义。怎么办?凉拌。请大家理解舍的含义,舍是自己心甘情愿奉献出去的,得是别人感恩回馈给我们的。所以舍了没得到就没有必要和那种不知感恩的人斤斤计较。因为我们的初衷不是为了得到才舍的,没得到不必耿耿于怀,得到了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感性动物。别人在我们困难的时候,舍给我们财物,人力,我们得到了他们的帮助,顺利度过了难关。就象今日的武汉,全国上下都齐心协力支援武汉,武汉人民坚守自己家园,以封一座千万人的城来严防死守疫情保全国平安,这应该是舍得二字最好的诠释。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春天己经来了,我们必胜!你舍得关注转发吗?




悦阅zz


舍得:即愿意为对方付出,不小气。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格局和态度

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须舍弃。

舍得

舍得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意为“愿意把自己的某些东西分享给他人”,好亲不如近邻

舍得在山东地方方言中也有形容词“大方”的意思,山东人经常夸人大方的时候,就会说:这个人好舍得不抠门,

社交礼仪

舍得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圆滑技巧,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学问。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包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尺度,人生轮回,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北漂海涛哥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钓鱼,先放鱼饵。不舍得放饵,怎能得到鱼。同类事物很多,先要舍,才有得。奉献和索取,投资和收获,甚至义务和权利……都是舍与得的关系。糊涂人不懂其中道理,事前不舍,事后求多得,只不过痴人做梦空想而已。通达之人,有先见之明,通明事理,才会事前做足功夫,才能获得理想的收获。